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哲龙专利>正文

脚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884 阅读:4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脚板车,包括主支架部件、转动连接于主支架部件上的前轮和后轮、传动机构和压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向轴、与第一转向轴之间通过棘轮相连接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的变速齿轮组、与变速齿轮组的输出部分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使用者无需用脚踏地,借助传动机构驱动车体前进,同时它具有转向机构,能使脚板车自动转向,具有高安全性和稳定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借助传动机构前进的脚板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种脚板车,包括主支架部件、转动连接于主支架部件上前轮和后轮,前轮和后轮分别连接于主支架部件的前部和后部,前轮设置于前转轴上,后轮设置于后转轴上,前轮和后轮位于主支架下方。操作者使用时站在主支架上表面,用一只脚在地面踏行以驱动脚板车前进,同时脚板车不具有转向功能,在转向时需借助脚踏地面的驱动力来改变方向,不利于身体保持平衡,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板车,无需脚踏地,可直接借助传动机构使车体前进,同时具有转向机构并可作为行李拖车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板车,包括主支架部件、转动连接于主支架部件上的前轮和后轮,前轮和后轮分别连接于主支架部件的前部和后部,前轮设置于前转轴上,后轮设置于后转轴上,脚板车还包括传动机构和压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向轴、与第一转向轴之间通过棘轮相连接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输入部分与所述的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变速齿轮组、与变速齿轮组的输出部分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压杆的一端与第一转向轴相固定连接,压杆的一部分位于主支架部件的上方。变速齿轮组包括①、至少两个转轴与三个变速齿轮第一轴、第二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齿轮同轴固定在第一轴上,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同轴固定在第二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相啮合;②、至少两个传动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六齿轮位于变速齿轮和第七齿轮之间并同时与变速齿轮和第七齿轮相啮合,第七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同轴固定在第二转向轴上。变速齿轮有五个,还包括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同轴固定在第三轴上,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相啮合。主支架部件具有空腔,第一转向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变速齿轮组设置在主支架部件的空腔中。传动齿轮组中变速齿轮与传动齿轮的轴心线相平行且与地面垂直。主支架部件的前部设置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支架部件的上方的转向踏板、第三转向轴、连接所述的转向踏板与第三转向轴的连接杆、固定套接在第三转向轴上的第五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六锥齿轮、用于固定套接第六锥齿轮的转向支杆,转向支杆转动连接于前轮。主支架部件的前部设置有前支杆,前支杆的一端与主支架部件之间为转动枢轴连接,前支杆的另一端具有中空的前支杆顶部,前支杆顶管与前支杆之间有一定夹角,前支杆顶部中套接有方向支杆。方向支杆的两个端部分别沿着与方向支杆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后,对向延伸,形成方向支杆左弯把和方向支杆右弯把。前支杆顶部的轴向方向与前支杆的轴向方向垂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脚板车设置有传动装置,使用者无需用脚踏地,借助传动机构驱动车体前进,同时它具有转向机构,能使脚板车自动转向,具有高安全性和稳定性,且脚板车的前支杆可折叠,可作行李拖车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传动机构的部分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传动机构的另一侧面部分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的K向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主剖视图;附图6为附图5的另一侧面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其中1、主支架部件;2、前轮;3、后轮;4、压杆;5、压轴;6、驱动踏板;7、第一转向轴;8、第一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10、第一轴;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第二轴;14、第三齿轮;15、第四齿轮;16、第三轴;17、第五齿轮;18、第六齿轮;19、第七齿轮;20、第二转向轴;21、第三锥齿轮;22、第四锥齿轮;23、后转轴;24、传动机构;25.转向机构;26、转向踏板;27、第三转向轴;28、第五锥齿轮;29、第六锥齿轮;30、转向支杆;31、前转轴;32、主支架上表面;33、主支架下表面;34、连接杆35、前支杆36、方向支杆;37、方向支杆左弯把38、方向支杆右弯把39、前支杆顶部;40、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至附图7,一种脚板车,包括主支架部件1、转动连接于主支架部件1上的前轮2和后轮3,前轮2和后轮3分别连接于主支架部件1的前部和后部,前轮2设置于前转轴31上,后轮3设置于后转轴23上,脚板车还包括传动机构24和压杆4,传动机构24包括第一转向轴7、与第一转向轴7之间通过棘轮相连接的第一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8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9、输入部分与第二锥齿轮9啮合连接的变速齿轮组、与变速齿轮组的输出部分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21、与第三锥齿轮21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2。压杆4包括驱动踏板6和固定连接于驱动踏板6的压轴5,驱动踏板6位于主支架上方,压轴5的一端与第一转向轴7相固定连接。主支架部件1具有主支架上表面32和主支架下表面33,第二转向轴20贯穿主支架下表面33。变速齿轮组包括①、三个转轴与四个变速齿轮第一轴10、第二轴13、第三轴16、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三齿轮14、第四齿轮15和第五齿轮17,第一齿轮11与第二锥齿轮9同轴固定在第一轴10上,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之间相啮合,第二齿轮12和第三齿轮14同轴固定在第二轴13上,第三齿轮14与第四齿轮15相啮合,第四齿轮15和第五齿轮17同轴固定在第三轴16上;②、两个传动齿轮第六齿轮18、第七齿轮19,第六齿轮18位于第五齿轮17和第七齿轮19之间并同时与第五齿轮17和第七齿轮19相啮合,第七齿轮19与第三锥齿轮21同轴固定在第二转向轴20上。使用者站在脚板车的主支架上表面32,无需借助脚踏地面的动力驱动车体前进,用脚踏住驱动踏板6,与驱动踏板6固定连接的压轴5带动第一转向轴7转动,与第一转向轴7之间相棘轮相连接的第一锥齿轮8随之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锥齿轮8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9转动,再通过与第二锥齿轮9啮合连接的变速齿轮组,将转动传到第三锥齿轮21,由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21和第四锥齿轮22改变传动方向,带动后转轴23转动,使得设置在后转轴23上的后轮3转动。由此驱动车体前进。主支架部件1具有空腔,第一转向轴7、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变速齿轮组设置在主支架部件1的空腔中。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主支架部件1的前部设置有转向机构25,转向机构25包括设置在主支架部件1的上方的转向踏板26、第三转向轴27、连接转向踏板26与第三转向轴27的连接杆34、固定套接在第三转向轴27上的第五锥齿轮28、与第五锥齿轮28相啮合的第六锥齿轮29、用于固定套接第六锥齿轮29的转向支杆30,转向支杆30与前轮2之间相转动连接。使用者用脚压转向踏板26,带动第三转向轴27转动,通过固定套接在第三转向轴27上的第五锥齿轮28、以及与第五锥齿轮28相啮合的第六锥齿轮29,将转动传到前转轴31上,从而带动设置于前转轴31上的前轮2转动,使得车体前进方向改变。如附图1和附图7所示,主支架部件1的前部设置有前支杆32,前支杆35的一端与主支架部件1之间为转动枢轴连接,使得前支杆35能折到靠近主支架上表面32的位置,前支杆35的另一端具有中空的前支杆顶部39,前支杆顶管39与前支杆35的轴向方向垂直,前支杆顶部39中套接有方向支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板车,包括主支架部件(1)、转动连接于所述的主支架部件(1)上的前轮(2)和后轮(3),所述的前轮(2)和后轮(3)分别连接于所述的主支架部件(1)的前部和后部,所述的前轮(2)设置于前转轴(31)上,所述的后轮(3)设置于后转轴(2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板车还包括传动机构(24)和压杆(4),所述的传动机构(24)包括:第一转向轴(7)、与所述的第一转向轴(7)之间通过棘轮相连接的第一锥齿轮(8)、与所述的第一锥齿轮(8)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9)、输入部分与所述的第二锥齿轮(9)相啮合的变速齿轮组、与变速齿轮组的输出部分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21)、与所述的第三锥齿轮(21)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2),所述的压杆(4)的一端与第一转向轴(7)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杆(4)的一部分位于主支架部件(1)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哲龙
申请(专利权)人:金哲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