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夹芯层分层壳单元的混凝土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1988166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夹芯层分层壳单元的混凝土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根据夹芯混凝土墙或板结构中实际夹芯孔洞面积和受弯刚度相等原则确定分析单元中连续夹芯层的厚度h和对截面中性轴距离x;基于分层壳单元原理,根据计算得到的h和x,对夹芯混凝土墙或板构件沿厚度方向进行层划分,确定夹芯层、混凝土层和钢筋层数量、厚度以及在厚度方向上的具体位置;根据实际夹芯材料力学属性等要求设置分层壳单元中夹芯层材料属性,对实际为空心孔洞可通过将夹芯层的弹性模量设置为相对很小的数值予以考虑;根据实际夹芯混凝土墙或板等结构受力情况,建立基于夹芯层分层壳单元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实现结构的静动力弹塑性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现诱混凝±空屯、楼板、空屯、剪力墙、复合墙板结构W及配筋搁块搁体 剪力墙等一系列夹巧混凝上墙或板结构的静动力弹塑性分析
,具体设及一种基于 夹巧层分层壳单元的混凝±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现诱混凝±空屯、楼板、空屯、剪力墙、复合墙板结构W及配筋搁块搁体剪力墙等一 系列夹巧混凝±墙或板结构,其内部因存在不连续的圆洞或方洞,导致其内部受力异常复 杂,尤其是其弹塑性力学行为很难被准确高效的计算出来。 当前,实体单元精细化建模,尽管能准确反映结构的裂缝、钢筋屈服等非线性力学 行为,但要求单元数量多,计算效率低,很难用于整体结构的大规模静动力弹塑性分析。W 等效梁模型、=垂直杆元模型为代表的宏观分析方法,尽管计算效率高,但无法深入构件截 面内部展现构件损伤的具体位置及大小,无法满足计算精度要求。 因此,亟待采用一种新型的有限元分析单元,使其可W解决夹巧混凝上结构的大 规模快速准确计算,适用实际工程的静动力弹塑性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夹巧层分层壳单元的混凝±结构受力分析 方法,该方法可快速准确的实现现诱混凝±空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夹芯层分层壳单元的混凝土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顺序的步骤:(1)以筒状芯为例,分别采集夹芯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宽度B和高度H,夹芯孔洞半径r、孔洞数n,夹芯材料弹性模量E、泊松比μ及本构模型基本力学参数;(2)设置两条且对称于截面中性轴的连续夹芯条带层以等效实际构件截面中非连续的夹芯孔洞层,建立夹芯层分层壳单元;(3)根据步骤(1)采集到的B、H、r以及n参数,由面积相等原则,建立以下等式:nπr2=2Bh          (1);根据抗弯刚度相等原则,建立以下等式:nπr44=2×(112Bh3+Bhx2)---(2);]]>由式(1)~(2)求解,可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伟荣吴彬李强徐昌慧刘雪梅祝明桥黄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