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德国专利>正文

可正反向驱动正向行驶的自行车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250 阅读:5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正反向驱动正向行驶的自行车传动机构,它包括安装在后轮轴上的双级飞轮和安装在自行车车架后下方的平叉小管上的导向机构,当正向或反向驱动自行车后轮时,两个飞轮外套由挂在中轴轮盘上、导向轮上和两个飞轮外套上的链条带动正向或反向转动,使套在飞轮芯子上的两个外套内的棘齿交替与千斤咬合或脱离,从而达到正反向驱动正向行驶的目的,在正向或反向蹬车时易疲劳的部位感到疲劳时,易疲劳的部位肌肉松弛,起到健身的作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的动力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可正反向驱动正向行驶的自行车传动机构。在现有技术中,驱动自行车后轮向前行驶,其动力是通过链条、单级飞轮传递给后轮的。如普通单级飞轮的结构分解图图31所示,它包括铆接在飞轮芯子一端端头上的平挡,飞轮芯子,安装在飞轮芯子两个千斤槽内的千斤,套在飞轮芯子上的外套外缘有链齿、内孔有棘齿、外套两侧面有钢球滑道,处于平挡与外套相对的圆环形滑道内的一组钢球,处于丝挡与外套相对的圆环形滑道内的另一组钢球,丝挡和安装在丝挡与外套之间的调节装配间隙的垫圈。以上所述的单级飞轮,只有正向转动时,安装在飞轮芯子上的千斤的头部斜面才与棘齿的斜面相吻合,才能驱动自行车的后轮向前行驶。反向转动(倒转)时,安装在飞轮芯子上的千斤的头部斜面脱离棘齿的斜面,造成空转,无法驱动自行车的后轮向前行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正反向转动自行车链条,正向驱动自行车后轮向前行驶的双级飞轮和双级飞轮的导向机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结构实现的可正反向驱动正向行驶的自行车传动机构,它是由双级飞轮,导向机构来实现的。双级飞轮构成双级飞轮的芯子的腰的环形凸起处设计有四个安装千斤的千斤槽,每个千斤槽内安装有与飞轮外套的内孔棘齿相吻合的千斤。飞轮芯子腰部环形凸起的内侧面有对称的安装千斤的插入孔。飞轮芯子腰部环形凸起上的外端两个千斤槽的边缘的飞轮芯子壁有安装千斤的通孔。飞轮芯子腰部环形凸起的两侧至芯子两端头分别加工有安装内外丝挡的外螺纹,外侧螺纹段的根部对称的加工有穿过芯子壁的安装扭力弹簧的斜孔。飞轮芯子的内孔壁上加工有与后轴花盘相配合的连接螺纹。飞轮芯子套有两个飞轮外套,外套的外缘分别有连接链条的链齿,两个飞轮外套的相对面各设计有安装钢球的滑道,中间一组钢球安装在相对的钢球滑道内。两个飞轮外套的相背面各设计有与内侧丝挡和外侧丝挡上的钢球滑道相对的钢球滑道。内侧一组钢球安装在内侧丝挡与内侧外套相对的滑道内。外侧一组钢球安装在外侧丝挡与外侧外套相对的滑道内。飞轮芯子两侧的丝挡通过丝挡的内螺纹和飞轮芯子两端的外螺纹安装在飞轮芯子的两端。外侧丝挡至外侧外套之间安装有调节装配间隙的垫圈,内侧丝挡至内侧外套之间安装有调节装配间隙的垫圈。在飞轮芯子外侧孔口里端有一个磨擦环,通过环内的螺纹安装在自行车的后轴上。磨擦环上套有一个带膨涨收缩口的磨擦圈,磨擦圈的外壁上对称的设计有两个竖向凸起,凸起处加工有连接千斤簧的连接杆插入孔。磨擦圈的两端安装有防止套在磨擦环上的磨擦圈滑脱的挡圈(垫圈)。控制飞轮芯子腰部环形凸起处外端两个千斤槽内千斤离合的两个千斤簧,其中部为螺旋管状,构成安装连接杆的插入孔,千斤簧的一端的头部弯折成直角弯,带直角弯的一段穿过飞轮芯子的通孔后,其弯折段插入千斤的侧孔内,千斤簧的另一端的头部弯折成钝角弯,带钝角的一段穿过飞轮芯子的斜孔后,其弯折段趴伏在芯子外螺纹的根部。连接千斤簧、磨擦圈的连接杆两端为直角弯,一端的弯折段插入磨擦圈凸起处的孔内,另一端的弯折段插入千斤簧中部的螺旋管内。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带有轮齿的导向轮,安装在导向轮中心孔内的管状芯子,导向轮的两侧设计有安装防尘罩的环形凹槽,防尘罩为瓶盖状,防尘罩的中心有轮轴插入孔,导向轮通过内外夹板、内外夹板上的轴孔、轮轴将其安装在内外夹板之间。安装导向轮的外夹板的中部还加工有安装限位挡杆(螺杆)的螺孔和夹板端头上的安装夹套的通孔,内夹板在对应外夹板中部螺孔的部位加工有螺孔,旋入内外夹板对应螺孔内的限位挡杆(螺杆)还用于调整内外夹板的平行度。外侧夹板的端头安装有椭圆形的夹套,夹套的两头加工有螺栓安装孔,夹套通过螺栓固定在自行车车架后下方平叉小管上。扭力弹簧的中部为螺旋管状,螺旋管的一端为直杆,别在限位挡杆的内侧,螺旋管的另一端有一段弯折成与自行车车架后下方平叉小管相吻合的弧形弯。扭力弹簧通过中部螺旋管套在固定夹套的螺栓上。链条4与双级飞轮、导向轮的连接关系及工作过程是如图30所示,挂在中轴轮盘上的链条4从上端拉向双级飞轮1,首先将链条4挂在双级飞轮的外侧的外套链齿上,然后将链条4拉向导向轮,从下方沿右侧向上挂在导向轮上,最后从导向轮的上方将链条拉向双级飞轮,从双级飞轮内侧外套下方沿左侧向上挂在内侧外套外缘的链条上,即链条安装完毕。通过上述结构及链条的连接,均可正反向驱动正向行驶。当双级飞轮的外侧外套正转时,处内侧的外套反转,处于外侧外套内的棘齿与千斤闭(咬)合,而内侧外套内的棘齿与千斤呈离合状态而空转。当双级飞轮的内侧外套正转时,外侧外套则反转,处于内侧外套内的棘齿与千斤闭(咬)合,而处外侧外套内的棘齿与千斤里离合状态而空转。骑上述结构的自行车,在正向蹬车时易疲劳的部位感到疲劳时,采用反向蹬,易疲劳部位的肌肉松驰而得到休息。正常骑车时可交替采用正、反向蹬车,起到健身的作用。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详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双级飞轮1、导向机构3的安装位置和链条与双级飞轮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2是双级飞轮的结构图。图3是双级飞轮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双级飞轮芯子13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图4的右视图。图7是图4A-A的剖视图。图8是磨擦圈16的主视图。图9是图8的B-B剖视图。图10是千斤12、千斤21的主视图。图11是图10的仰视图。图12是千斤28、千斤34的主视图。图13是图12的仰视图。图14是千斤簧14、千斤簧20的主视图。图15是图14的俯视图。图16是磨擦环17的主视图。图17是图16的左视图。图18是双级飞轮的导向机构的结构图。图19是图18中导向轮外夹板57的主视图。图20是图18中导向轮内夹板64的主视图。图21是图18中导向轮防尘罩60、防尘罩65的主视图。图22是图21的左视图。图23是图18中导向轮芯子62的主视图。图24是图23的左视图。图25是图18中扭力弹簧63的主视图。图26是图18中导向轮59的主视图。图27是图2bC-C的剖视图。图28是图18中夹套55的主视图。图29是图28的俯视图。图30是双级飞轮1、导向轮3、链条4、轮盘6的连接示意图。图31是原单级飞轮的结构分解图。附图中1双级飞轮 2后轮轴 3导向机构 4自行车链条 5自行车架后下方平叉小管 6中轴轮盘 7链齿 8飞轮外侧外套 9钢球 10棘齿 11装卸孔 12千斤 13飞轮芯子14千斤簧 15千斤簧连接杆 16磨擦圈 17磨擦环 18千斤簧连接杆 19垫圈 20千斤簧 21千斤 22垫圈 23丝挡 24链齿25防尘罩 26钢球 27钢球 28千斤 29装卸孔 30千斤簧31垫圈 32垫圈 33千斤簧 34千斤 35棘齿 36丝挡 37飞轮内侧外套 38千斤槽 39千斤槽 40千斤槽 41千斤槽 42千斤簧插入孔 43千斤簧插入孔 44千斤簧安装孔 45千斤簧安装孔46千斤簧安装孔斜孔 47千斤簧安装孔斜孔 48连接杆插孔49连接杆插孔 50膨涨收缩 51条形凹槽 52千斤簧安装孔53千斤簧钝角弯弯折段 54千斤簧直角弯弯折段 55夹套 56螺栓 57外夹板 58限位挡杆 59导向轮 60防尘罩 61轮轴52芯子 63扭力弹簧 64内夹板 65防尘罩 66安装孔 67螺孔68通孔 69螺孔 70螺孔 71轮齿 72环形槽 73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正反向驱动正向行驶的自行车传动机构,它包括自行车车架(5),后轮轴(2),中轴轮盘组件(6),链条(4),飞轮芯子(13),安装在飞轮芯子内侧端的丝挡(36),丝挡(36)外表面上有两个对称的装卸丝挡(36)的装卸孔(29),丝挡(36)的内侧边缘的安装钢球(27)的圆环形滑道(57)、套在飞轮芯子(13)内端的外套(37),外套(37)的外缘有连接链条(4)的轮齿(24),外套(37)的内孔壁上有与千斤(28)、千斤(34)相配合的棘齿(35),外套(37)的内侧面上有安装钢球(27)与丝挡(36)上的钢球滑道(57)相对的钢球滑道(55),外套(37)的另一侧面有安装钢球(26)的圆环形滑道(56),安装在内侧丝挡(36)与飞轮芯子(13)之间的调节内侧丝挡(36)与飞轮芯子(13)装配间隙的垫圈(31),其特征是:飞轮芯子(13)腰部的环形凸起处设计成对称的安装千斤(12、21、28、34)的四个千斤槽(38、39、40、41),内侧两个千斤槽(38、41)内安装有千斤(28、34),千斤(28)和千斤(34)的内弓形面设计有安装千斤簧(30、33)的条形凹槽(51),千斤簧(30、33)的柄段坐落在千斤(28)、千斤(34)的条形凹槽(51)内,飞轮芯子(13)腰部环形凸起的内侧面设计有对称的安装千斤簧(30、33)两个孔(44、45),千斤簧(30、33)为一个正折角弯,两个反折直角弯两个千斤簧(30、33)、千斤簧(30、33)的头部弯折段插入飞轮芯子(13)腰部环形凸起内侧面对称的两个孔(44、45)内,飞轮芯子(13)腰部环形凸起处的两个千斤槽(39、40)内安装有千斤(12、21),千斤(12)和千斤(21)的侧面加工有安装千斤簧(14、20)的插入孔,在外侧千斤槽(39、40)边缘的里侧飞轮芯子壁上对称的加工有千斤簧(14、20)可穿过的两个通孔(42、43),飞轮芯子(13)的两端即腰部环形凸起的两侧端头段有安装内侧丝挡(36)和外侧丝挡(23)的外螺纹,飞轮芯子(13)外端外螺纹的根部对称的加工有安装千斤簧(140、20)的两个斜通孔(46、47),千斤簧(14、20)的中部为安装连杆(15、18)的螺旋孔(75),在螺旋孔(75)一端的直杆的端头向下弯折成直角弯,在螺旋孔(75)的另一端直杆段的端头向外侧弯折成大于90°的钝角弯(53),千斤簧(14、20)直角弯的弯折段(5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国
申请(专利权)人:张德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