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8153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铲装置,其包括:能够绕锅体的轴心线作自转运动的铲臂连接件,连接在铲臂连接件上、且能够作自转的第一铲臂,连接在铲臂连接件上的第二铲臂,连接在第二铲臂上、与锅体的轴心线呈一定夹角布置、并且能够绕锅体的轴心线转动的第三铲臂,连接在第一铲臂上且与锅体内壁贴合或靠近布置的第一锅铲,连接在第三铲臂上且与锅体内壁贴合或靠近布置的第二锅铲,以及带动铲臂连接件、第一铲臂和第三铲臂转动的驱动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自动炒菜机锅体内的食品进行翻炒、拌和等多功能加工效果,提高自动炒菜机对菜肴的翻炒质量和翻炒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铲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自动炒菜机上的锅铲装置,属于餐饮自动化设备

技术介绍
食品加工时,常常需要在一定容器内对被加工物品进行拌和、翻炒。一般都用手工操作,特别是用铲进行翻动和把食品铲出容器时还离不开手工操作。也有一些食品加工机械能完成拌和、搅拌等功能,由于基本上都是采用把固定在转轴上的搅拌工具单向或双向的旋转作为方式,所以不能实现包括翻炒、拌和、铲动和铲出等多种功能的工作,在加工功能要求较多和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自动炒菜,往往不能实现对被加工食品进行翻炒、拌和等多功能加工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锅铲装置,以实现对自动炒菜机锅体内的食品进行翻炒、拌和等多功能加工效果,提高自动炒菜机对菜肴的翻炒质量和翻炒速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铲装置,包括:能够绕锅体的轴心线作自转的铲臂连接件,连接在所述铲臂连接件上、且能够作自转第一铲臂,所述第一铲臂绕所述锅体的轴心线作公转,连接在所述铲臂连接件上的第二铲臂,连接在所述第二铲臂上、与所述锅体的轴心线呈一定夹角布置、并且能够绕所述锅体的轴心线转动的第三铲臂,连接在所述第一铲臂上且与所述锅体内壁贴合或靠近布置的第一锅铲,连接在所述第三铲臂上且与所述锅体内壁贴合或靠近布置的第二锅铲,以及带动所述铲臂连接件、第一铲臂和第三铲臂转动的驱动设备。本专利技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铲臂与所述第二铲臂的连接处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而使得所述第三铲臂在所述第二铲臂上的连接位置角度可调。所述第三铲臂与所述第二铲臂的连接处设置有伸缩调节机构,而使得所述第二锅铲与所述锅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驱动设备为电机,该电机与所述铲臂连接件、第一铲臂和第二铲臂通过齿轮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铲臂连接件由自转轴、以及与自转轴一端部固定的连接臂构成,所述自转轴与锅体同轴布置、且能够在所述驱动设备的带动下绕锅体的轴心线作自转运动,所述第一铲臂的一端和第二铲臂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臂两个相对端。所述第一锅铲和第三铲臂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铲臂和第二铲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锅铲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二锅铲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这种锅铲装置在实际应用时,第一锅铲和第二锅铲在围绕锅体的轴心线作公转运动的同时,还作自转运动,从而实现对自动炒菜机锅体内的食品进行翻炒、拌和等多功能加工效果,提高自动炒菜机对菜肴的翻炒质量和翻炒速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具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这种锅铲装置的自动炒菜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这种锅铲装置的自动炒菜机的侧视图;图3为具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这种锅铲装置的自动炒菜机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其中:1_锅体,a-锅体的轴心线,2-铲臂连接件,21-自转轴,22-连接臂,3_第一铲臂,b-第一铲臂的轴心线,4-第二铲臂,C-第二铲臂的轴心线,5-第三铲臂,d-第三铲臂的轴心线,6-第二锅铲,7-第三锅铲。【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这种锅铲装置应用在自动炒菜机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具有锅体1,为了尽可能避免炒菜过程中锅体内的菜肴洒出,本例将该锅体I的开口部竖直朝上布置。所述锅铲装置主要包括:铲臂连接件2、第一铲臂3、第二铲臂4、第三铲臂5、第二锅铲6、第三锅铲7和驱动设备这些部件。其中:铲臂连接件2能够绕所述锅体I的轴心线a作自转运动,也就是说铲臂连接件2能够绕作自转运动,而且其自转轴线与所述锅体I的轴心线a重合。第一铲臂3连接在铲臂连接件2上、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作自转运动,而且第一铲臂3的轴心线b (也即第一铲臂的自转轴线)与所述锅体I的轴心线a平行布置。第二铲臂4连接在铲臂连接件2上,第三铲臂5连接在第二铲臂4上,并且第三铲臂5与锅体I的轴心线a呈一定夹角布置。为了方便装配,本例将第二铲臂4的轴心线c与锅体I的轴心线a平行布置,可见第三铲臂5与第二铲臂4也呈一定夹角布置。第一锅铲6连接在所述第一铲臂3上,且与所述锅体I内壁贴合或靠近布置。第二锅铲7连接在所述第三铲臂5上,且与所述锅体I内壁贴合或靠近布置。驱动设备用于带动所述铲臂连接件2、第一铲臂3、第二铲臂4和第三铲臂5转动。该锅铲装置在工作时,铲臂连接件2在驱动设备的带动下绕锅体I的轴心线a作自转运动,从而带动安装在该铲臂连接件2上的第一铲臂3和第二铲臂4绕锅体I的轴心线a作公转运动,进而带动连接在第一铲臂3上的第一锅铲6、与第二铲臂4相连的第三铲臂5、以及连接在第三铲臂5上的第二锅铲7也围绕锅体I的轴心线a作公转运动。同时,第一铲臂3在驱动设备的带动下绕着其自身轴心线(即第一铲臂的轴心线b)作自转运动,进而带动第一锅.产6作自转运动。由上可见,本实施例这种锅铲装置在实际应用时,第一锅铲6和第二锅铲7在围绕锅体I的轴心线a作公转运动的同时,第一锅铲6还作自转运动,从而实现对自动炒菜机锅体内的食品进行翻炒、拌和等多功能加工效果,提高自动炒菜机对菜肴的翻炒质量和翻炒速率。本例不但所述第三铲臂5与所述第二铲臂4的连接处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从而使得所述第三铲臂5在所述第二铲臂4上的连接位置角度可调。而且在所述第三铲臂5与所述第二铲臂4的连接处设置有伸缩调节机构,而使得所述第二锅铲7与所述锅体I内壁之间的距离可调。本例中所述驱动设备为电机,该电机与所述铲臂连接件2、第一铲臂3和第二铲臂4通过齿轮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机构包括齿轮箱、齿轮传动轴等部件。本例中,所述铲臂连接件2由自转轴21、以及与自转轴一端部固定的连接臂22构成,所述自转轴21与锅体I同轴布置、且能够在所述驱动设备的带动下绕锅体I的轴心线a作自转运动。所述第一铲臂3的一端和第二铲臂4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臂22两个相对端,而第一锅铲6和第三铲臂5分别连接在第一铲臂3和第二铲臂4的另一端。本例中,第一锅铲6与第一铲臂同轴布置,第二锅铲7与第三铲臂同轴布置。所述第一锅铲6和第二锅铲7的数量可以只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本例中,所述锅体I可在炒菜机机架作翻转运动,以方便菜肴倒出,如图3。而且锅体I为标准的半球面形结构,其内壁面各处曲率半径一致,以保证锅铲能够平稳运动。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锅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锅铲装置包括: 能够绕锅体⑴的轴心线(a)作自转的铲臂连接件(2), 连接在所述铲臂连接件(2)上、且能够作自转第一铲臂(3),所述第一铲臂(3)绕所述锅体⑴的轴心线(a)作公转, 连接在所述铲臂连接件(2)上的第二铲臂(4), 连接在所述第二铲臂(4)上、与所述锅体(I)的轴心线(a)呈一定夹角布置、并且能够绕所述锅体⑴的轴心线(a)转动的第三铲臂(5), 连接在所述第一铲臂(3)上且与所述锅体(I)内壁贴合或靠近布置的第一锅铲(6), 连接在所述第三铲臂(5)上且与所述锅体(I)内壁贴合或靠近布置的第二锅铲(7),以及 带动所述铲臂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锅铲装置包括:能够绕锅体(1)的轴心线(a)作自转的铲臂连接件(2),连接在所述铲臂连接件(2)上、且能够作自转第一铲臂(3),所述第一铲臂(3)绕所述锅体(1)的轴心线(a)作公转,连接在所述铲臂连接件(2)上的第二铲臂(4),连接在所述第二铲臂(4)上、与所述锅体(1)的轴心线(a)呈一定夹角布置、并且能够绕所述锅体(1)的轴心线(a)转动的第三铲臂(5),连接在所述第一铲臂(3)上且与所述锅体(1)内壁贴合或靠近布置的第一锅铲(6),连接在所述第三铲臂(5)上且与所述锅体(1)内壁贴合或靠近布置的第二锅铲(7),以及带动所述铲臂连接件(2)、第一铲臂(3)、第二铲臂(4)和第三铲臂(5)转动的驱动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佳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东风自动化餐饮设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