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倾角溜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711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31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倾角溜管,所述小倾角溜管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溜管以及平辊皮带机,所述平辊皮带机作为溜管与物料接触的主受力面,替代常规溜管的钢板、衬板部分;溜管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α,通过设置较小的倾斜角度α,利用物料产生的向下的分力带动皮带转动,使物料通过溜管时的滑动摩擦变成平辊皮带机的滚动摩擦,减少了能量损耗;解决了小倾角溜管物料如何快速通过的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倾角溜管,所述小倾角溜管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溜管以及平辊皮带机,所述平辊皮带机作为溜管与物料接触的主受力面,替代常规溜管的钢板、衬板部分;溜管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α,通过设置较小的倾斜角度α,利用物料产生的向下的分力带动皮带转动,使物料通过溜管时的滑动摩擦变成平辊皮带机的滚动摩擦,减少了能量损耗;解决了小倾角溜管物料如何快速通过的课题。【专利说明】一种小倾角溜管
本技术涉及散货物料输送行业,尤其涉及一种小倾角溜管。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料的转载和接卸点日益增多,因此,溜管的使用和布置日益重要。现有的溜管一般由钢板围成方形的桶状结构,倾斜角度一般布置为60°,最小不能小于55°,此种结构的溜管在输送物料的同时,物料将会与溜管壁产生较大相对滑动速度,二者之间产生激烈摩擦,这样,就要布置大量衬板以应对磨损。同时,由于倾斜角不能小于55°,输送设备的转载点、接卸点处空间布置高度落差大,需耗较大提升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倾角溜管,以保证物料顺畅通过,同时降低给料与受料间物料的落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倾角溜管,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溜管以及平辊皮带机,所述平辊皮带机位于溜管的下部,且平辊皮带机的皮带位于溜管中,溜管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α。 优选的,所述夹角α为5° -55°。 优选的,所述平辊皮带机的皮带宽度大于溜管的开口宽度。 优选的,所述皮带的带宽与溜管的开口宽度之间的差值为50-150mm。 本技术所述的小倾角溜管,通过设置较小的倾斜角度α,并将平辊皮带机的一部分皮带设置在溜管中,利用物料产生的向下的分力带动皮带转动,使物料与皮带之间不产生相对滑动,从而有效减小胶带的磨损。因倾斜角度小,则空间落差高度可降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I是本技术所述小倾角溜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述自卸溜槽的俯视图。 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小倾角溜管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图I是本技术所述小倾角溜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自卸溜管的俯视图。如图I所示,所述小倾角溜管I包括支架(未示出)、固定在支架上的溜管2,所述溜管2与地面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物料在溜管2中沿图I中箭头d所示的方向运动,直至到达溜管的低端。 如上所述,在此种结构的溜管中,物料与溜管2的壁之间易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导致物料或者溜管壁的磨损,为克服此缺陷,本技术所述的小倾角溜管I还包括平辊皮带机3,如图I和图2所示,所述平辊皮带机3位于溜管2的下部,且平辊皮带机3的皮带31的带宽B大于溜管2的开口宽度BI,即平辊皮带机3的一部分位于溜管2中,另一部分位于溜管2的外部,溜管2中的物料位于平辊皮带机3上沿上述箭头d所示的方向运动,此种设计可有效防止物料从溜管2中溢出或洒落,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皮带31的带宽B与溜槽2的开口宽度BI之间的差值为50-150mm。 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小倾角溜管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示意图以实线5表示地面,溜管2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α,物料4位于溜管2中,并处在位于溜管2中的皮带上。 所述物料4的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物料4的自身重力F = mg(m为物料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物料4对皮带的压力为Fl = F*cos a = mg*cos α,物料4在溜管2中沿箭头d的方向产生的分力F2 = F*sin a = mg*sin α,皮带对物料4产生的摩擦力F2’ =μ *F1 = μ *mg*cos α,当 F2 > F2’ 时,即 mg*sin α > μ *mg*cos α,物料 4 即能带动平棍皮带机3转动,同时,物料4沿箭头d所示方向相对溜管2运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溜管倾角α的范围为5° -55°。 如上所述,由于所述夹角α设置的满足物料4沿箭头d的方向产生的分力F2大于皮带对物料4的摩擦力F2’,因此,平棍皮带机3可被此向下的分力带动,同时,带动位于皮带上的物料4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运动,此时,物料4与皮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因而,物料4通过溜管2时,物料与溜管壁之间的磨损可有效降低,物料4可被安全的输送至溜管2的底端。 本技术所述的溜管2,通过设置较小的倾斜角度α,并将平辊皮带机3设置在溜管下侧(溜管下侧无钢板),皮带代替溜管下部的钢板并成为溜管的一部分。利用物料4产生的向下的分力带动皮带转动,使物料4与皮带没有相对滑动,从而有效减小物料4与溜管2之间的磨损;同时,由于所述倾斜角度α设置的较小,本技术所述的小角度溜管2还可有效减少设备的整体高度,从而降低上游设备的提升功耗;物料4与皮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因此,物料4可平稳到达溜管2的底端,可有效减小物料4对下游设备受料处的冲击。【权利要求】1.一种小倾角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倾角溜管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溜管以及平辊皮带机,所述平辊皮带机位于溜管的下部,且平辊皮带机的皮带位于溜管中,溜管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倾角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适用范围为5。-55° 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倾角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辊皮带机的皮带宽度大于溜槽的开口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倾角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的带宽与溜槽的开口宽度之间的差值为50-150mm。【文档编号】B65G11/20GK204250754SQ201420519331【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专利技术者】董学军, 薛凤娇, 董学敏 申请人:天津中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倾角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倾角溜管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溜管以及平辊皮带机,所述平辊皮带机位于溜管的下部,且平辊皮带机的皮带位于溜管中,溜管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学军薛凤娇董学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