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热泵的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565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31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器(1),其包括:处理室(3),在该处理室(3)中处理介质;热泵(6),该热泵(6)具有制冷剂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制冷剂回路(68),该制冷剂回路包括:第一热交换器(61),在第一热交换器(61)处冷却制冷剂并且加热所述处理介质;第二热交换器(62),在第二热交换器(62)处加热制冷剂;压缩机(63),其对制冷剂增压并且使制冷剂循环穿过制冷剂回路,该压缩机包括润滑剂;以及减压装置(64)。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压缩机以及减压装置通过制冷剂易流入其中的制冷剂回路管道系统(65)操作性地连接。制冷剂回路管道系统(65)包括具有窄水力直径(DHnarrow)的至少窄管道系统部分,并且窄水力直径(DHnarrow)与制冷剂回路管道系统(65)的剩余管道系统部分的水力直径(DH)之间的比率包括在0.4与0.95之间。至少一个窄管道系统部分位于下述中的至少一者中:第二热交换器(62)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63a)之间、或者第一热交换器(61)的出口与减压装置(64)的入口之间、或者减压装置(64)的出口与第二热交换器(62)的入口之间、或者压缩机(63)的吸入口水平面(L)下方或压缩机(63)的吸入口水平面(L)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器(1),其包括:处理室(3),在该处理室(3)中处理介质;热泵(6),该热泵(6)具有制冷剂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制冷剂回路(68),该制冷剂回路包括:第一热交换器(61),在第一热交换器(61)处冷却制冷剂并且加热所述处理介质;第二热交换器(62),在第二热交换器(62)处加热制冷剂;压缩机(63),其对制冷剂增压并且使制冷剂循环穿过制冷剂回路,该压缩机包括润滑剂;以及减压装置(64)。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压缩机以及减压装置通过制冷剂易流入其中的制冷剂回路管道系统(65)操作性地连接。制冷剂回路管道系统(65)包括具有窄水力直径(DHnarrow)的至少窄管道系统部分,并且窄水力直径(DHnarrow)与制冷剂回路管道系统(65)的剩余管道系统部分的水力直径(DH)之间的比率包括在0.4与0.95之间。至少一个窄管道系统部分位于下述中的至少一者中:第二热交换器(62)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63a)之间、或者第一热交换器(61)的出口与减压装置(64)的入口之间、或者减压装置(64)的出口与第二热交换器(62)的入口之间、或者压缩机(63)的吸入口水平面(L)下方或压缩机(63)的吸入口水平面(L)处。【专利说明】包括热泵的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器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电器。
技术介绍
衣物干燥机通常包括干燥室、鼓风机和加热系统,其中,干燥室设置成用于容置待 干燥的物品,鼓风机用于循环热空气并将热空气给送到干燥室中,加热系统用于对待给送 到干燥室中的空气进行加热以用于对干燥室中容置的物品进行干燥。 近来,热泵技术已经应用于衣物干燥机以提高干燥衣物的效率。更普遍地,热泵当 今已经应用于例如洗碗机、洗涤机、洗涤干燥机和滚筒干燥机的多种不同电器中以提高其 工作的效率。 在传统的热泵干燥机中,加热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来自滚筒的湿热空气被给送 到该制冷剂回路中,使热空气中包含的水分借助于制冷剂流体被冷凝并且因此被排出,同 时将热的干燥空气再次给送至滚筒。更详细地,通过风扇运动的空气穿过滚筒以从湿衣物 去除水分,并且随后该空气在热泵蒸发器中被冷却和除湿并且在热泵冷凝器中加热以被再 次送入滚筒中。 制冷流体通过压缩机运动并压缩。 制冷剂回路的压缩机中设置有通常为润滑油的润滑剂以促进压缩机内的安全液 体动力润滑。 润滑油在压缩机的例如活塞、轴、轴承等运动部件内形成薄膜,从而减小了运动部 件的由于摩擦的磨损。 润滑油还可以有助于冷却压缩机的电动马达。这种效果在与环境的热交换非常少 的半密闭式或密闭式压缩机中是非常重要的。 上述类型的衣物干燥机例如从EP 1405946中已知。 欧洲专利EP 1405946中所描述的干燥机包括干燥室和旋转压缩机,其中,待干燥 物品被给送到该干燥室中,旋转压缩机与蒸发器、膨胀阀以及气体冷却器一起以环形形状 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旋转压缩机为将CO2用作制冷剂的内部中压型多级压缩类型。旋转 压缩机包括圆筒形气密容器以及由通过旋转轴驱动的第一旋转压缩元件(第一级)和第二 旋转压缩元件(第二级)构成的旋转压缩机构部分。压缩机的机械部件通过借助于相关的 孔从储蓄器给送至压缩机的适当部件的油来润滑。来自干燥室的空气中包含的水分通过蒸 发器被冷凝以排出。 美国专利申请US 2005/0086827描述了一种设置有热泵的衣物干燥机,该热泵由 压缩机、加热盘管、膨胀阀和冷却盘管构成并且能够使热交换介质循环。待干燥的物品通过 由加热盘管加热的高温空气进行干燥,并且从已干燥物品蒸发的水分通过冷却盘管冷凝并 排出。 另外,在US 2005/0086827中公开的干燥机中,提供了多级压缩机。更普遍地,已 知电器的热泵包括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可以在该制冷剂回路中流动并且该制冷剂回路经由 管道系统连接第一热交换器或冷凝器、第二热交换器或蒸发器、压缩机和减压装置。制冷剂 通过借助压缩机的系统增压并循环。在压缩机的排出侧上,热的且高度增压的蒸汽在冷凝 器中被冷却,直到该蒸汽冷凝成高压、中温的液体为止。冷凝的制冷剂随后穿过诸如例如阻 气门(choke)、阀或毛细管的膨胀装置之类的减压装置。低压液体制冷剂随后进入蒸发器, 流体在该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并蒸发。制冷剂随后返回至压缩机并且重复该循环。 在已知的热泵系统中使用的压缩机中,某润滑剂可以与制冷剂流体一起从压缩机 流入制冷剂回路中并与制冷剂流体混合。 根据热泵中所使用的制冷剂的类型,润滑油和制冷剂能够相互完全混溶以使得液 相具有仅一个相并且在这两种流体之间形成均匀的溶液;或者这两种流体能够部分地混 溶,使得这两种液体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形成溶液,而是以限定的压力水平和温度水平形成 具有不同成分的两种单独的液相。通常,溶解度随着压力水平增加并随着温度水平降低,并 且这两种液体通常在压缩机的出口处形成溶液。最终,润滑油和制冷剂可能完全不能混溶, 在这种情况下,在任何温度、压力和成分状态下都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液相。就热泵中所使用 的典型制冷剂而言,制冷剂和润滑剂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部分地混溶(即,大约90%的制 冷剂和润滑剂能够部分地混溶),并且因此下文仅考虑第二种可能性和第三种可能性,具有 完全可混溶性的第一种可能性与本专利技术不相关。 润滑油和制冷剂的部分可混溶性(或不可混溶性)的结果在于:这两种流体可能 会沿着制冷剂回路分离并且在管道中流动的流体可以为制冷剂与一定量的呈液滴形式的 润滑剂的混合物。 更详细地,润滑油和制冷剂例如可以由于改变了这两种流体的相互可混溶性的不 同操作条件(温度、压力)而在热泵回路的任何位置处互相分离。更详细地,因某些热动力 学条件,制冷剂不能将分离的润滑剂输送回压缩机,即,例如制冷剂不能足够快速地流动以 使润滑剂与管道系统壁脱离并将润滑剂带回至压缩机。 因此,由于以上原因可能形成油捕集(oil trap),并且特别地该捕集可能在制冷 剂回路的任何位置中发生。 然而,压缩机的机械部件在其运作期间必须一直保持润滑,并且因此优选的是将 润滑油返回至压缩机以在压缩机内始终保持一定量的润滑剂。 此外,在热交换器中以及制冷剂回路的管道中捕集的润滑油的存在可能会影响系 统的效率,即,其阻碍了处理介质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 因此, 申请人:已经认识到润滑剂的捕集可能会不利地影响热泵的热效率并且还影 响压缩机的正常运作。 因此, 申请人:已经实施了一种构造成克服上述问题的新型热泵电器。 然而,例如特别是衣物干燥机、洗涤干燥机、洗涤机和洗碗机的家用电器的电器的 设计选择受到了有限的可用空间和在该电器中存在的热交换器的尺寸的极大的限制,因 此,促使油返回至压缩机的管道系统的适当设计以及/或者压缩机和热交换器在设备壳体 内的避免油捕集的适当布置并非总是可能的。因此,实施了除对制冷剂回路的不同设计进 行选择以外的不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热泵的下述电器,该电器克服了已知的 具有热泵的电器的缺点。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热泵的下述电器,该电器具有简单的结构并 且在该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包括热泵的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器(1),包括:·处理室(3),在所述处理室(3)中引入处理介质;·热泵(6),所述热泵(6)具有制冷剂能够在其中流动的制冷剂回路(60),所述制冷剂回路(60)包括:第一热交换器(61),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61)处冷却所述制冷剂并且加热所述处理介质;第二热交换器(62),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62)处加热所述制冷剂;压缩机(63),所述压缩机(63)对所述制冷剂增压并且使所述制冷剂循环穿过所述制冷剂回路,所述压缩机包括润滑剂;以及减压装置(64),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减压装置通过适于所述制冷剂流入的制冷剂回路管道系统(65)操作性地连接;·其中,所述制冷剂回路管道系统(65)包括具有窄水力直径(DHnarrow)的至少一个窄管道系统部分(70),并且所述窄水力直径(DHnarrow)与所述制冷剂回路管道系统(65)的剩余管道系统部分的水力直径(DH)之间的比率包括在0.4与0.95之间;所述至少一个窄管道系统部分(70)位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62)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63)的入口(63a)之间,或者‑所述第一热交换器(61)的出口与所述减压装置(64)的入口之间,或者‑所述减压装置(64)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62)的入口之间,或者‑所述压缩机(63)的吸入口水平面(L)的下方或所述压缩机(63)的吸入口水平面(L)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朗切斯科·卡瓦雷塔毛里齐奥·于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比利时;B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