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普洱茶饼茶的正六边形裹包装置,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折叠装置、气压压紧装置、折叠板传动装置、旋转台传动装置、贴标签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折叠板和旋转台,当棉纸和茶饼供送到工作台指定位置后,折叠板折叠可完成一定位置的折叠工作,再通过旋转台带动茶饼和棉纸同步旋转来改变折叠位置,从而完成整个折叠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完成正六边型的折叠过程,能用于替代饼茶手工裹包工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茶饼的裹包效率,降低了人员劳动成本,且整个机械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普洱茶饼茶的正六边形裹包装置,属于农产品加工
,它接近于手工包装过程,能有效的替代现有的手工包装过程。
技术介绍
普洱茶饼的包装工序大致为:下料、内包、装筒、装盒、装箱。根据销售的情况不同,有时不需要装盒、装箱,直接装筒即可出售。最近通过对云南省一些生产普洱饼茶的企业的考察,发现这些茶厂的普洱饼茶包装生产线还是人工包装。一条普洱饼茶包装生产线需要的人数达到近50人。过去普洱饼茶的产量小,采用人工包装还可以满足包装要求,但现在随着普洱饼茶产量的增大,人工包装已逐渐的不能满足包装要求了。为了改进这种市场状况机械式裹包装置必须产生,而裹包纸一般采用棉纸,棉纸由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与通风性,而且对饼茶无污染,因此是普洱饼茶包装的上等选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更好的包装材料能代替棉纸。但同时棉纸容易破损且产生折痕易恢复,这些都使得裹包的机械化难度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普洱茶饼茶的正六边形裹包装置,能用机械实现饼茶的裹包过程,通过其与常规送饼、送纸、送标装置的配合能有效的实现饼茶包装的自动化,解决了传统裹包工艺过程中的效率低,人员劳量大等问题,能效大的增加裹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有助于改善生产模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普洱茶饼茶的正六边形裹包装置,包括折叠装置、气压压紧装置、折叠板传动装置、旋转台传动装置、贴标签装置; 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工作台1、折叠板I 2、折叠板II 3 ;折叠板I 2和折叠板II 3装在工作台I左右两侧,与工作台I构成转动副,所述工作台I上设有旋转台传动装置,旋转台传动装置包括旋转台4、齿轮VID 21、齿轮VE 20、电机II 31 ;旋转台4上有一个一定尺寸的饼茶定位槽27和旋转台凹槽29,旋转台4置于旋转台凹槽29内,旋转台4下端固连着齿轮VID 21,齿轮VID 21与齿轮VE 20相互啮合,电机II 31带动齿轮VE 20旋转,从而保证旋转台4转动,折叠装置通过折叠板传动装置来实现折叠板I 2、折叠板II 3的开合,并通过气压压紧装置使折叠装置在折叠过程工作台I上的棉纸32平整,通过贴标签装置在包装好的饼茶33上贴上标签。所述折叠板传动装置包括电机I 5、齿轮I 6、齿轮II 7、蜗杆I 8_1、蜗杆II 8_2、涡轮 I 9_1、涡轮II 9_2、齿轮III 10_1、齿轮IV 11_1、齿轮IX 10_2、齿轮X 11_2、齿轮V、12_1、齿轮VI 13_1、齿轮XI 12_2、齿轮ΧΠ 13_2 ;所述电机I 5与齿轮I 6连接,齿轮I 6与齿轮II 7啮合,齿轮II 7与蜗杆I 8_1和蜗杆II 8_2固连组成传动杆I,蜗杆I 8_1与涡轮I 9_1啮合,蜗杆II 8_2与涡轮II 9_2啮合,涡轮I 9_1与齿轮III 10_1和齿轮IV 11_1固连组成传动杆II,涡轮II 9_2与齿轮IX 10_2和齿轮X 11_2固连组成传动杆III,齿轮IV 11_1与齿轮V 12_1啮合,齿轮X 11_2与齿轮XI 12_2啮合,齿轮III 10_1与齿轮VI 13_1啮合,齿轮IX 10_2与齿轮ΧΠ 13_2啮合,齿轮V 12_1和齿轮VI 13_1固连在折叠板I 2上,齿轮XI 12_2和齿轮ΧΠ13_2固连在折叠板II 3上,折叠板I 2和折叠板II 3通过中间杆与工作台I构成转动副,通过电机I 5的正反转动同步带动折叠板I 2和折叠板II 3完成折叠和回复动作。所述气压压紧装置包括气压泵30、气压管23、抽气泵19、抽气孔24 ;旋转台4中心处开有抽气孔24,抽气管23与抽气孔24相连且位于旋转台4下端,抽气泵19安装在旋转台4下端并与工作台I固定,折叠板I 2和折叠板II 3上开有透气孔25和通风槽26,用于保证所述折叠板传动装置在折叠过程中气流能通过透气孔25施加到棉纸32上,当棉纸完成一定折叠动作后,开启气压泵30 (四个)和抽气泵19,产生的气流压力来对棉纸施压,保证其折叠过程正常进行。所述气压压紧装置中的气压泵30、气压管23为4个,均匀的分布在工作台I的四周。所述贴标签装置包括气压缸28、贴标杆22 ;气压缸28与贴标杆22相连接,通过气压缸28做180度的旋转运动和沿气压缸28方向的往复直线运动完成向下运动吸取标签和旋转后贴上标签的动作。所述电机I 5通过支撑架I 14固定在工作台I上,齿轮I 6通过支撑架II 15固定在工作台I上,传动杆I通过支撑架III 16固定在工作台I上。所述传动杆II穿过工作台I右侧的孔I 17_1、孔II 17_2分别与齿轮V 12_1、齿轮VI13_1啮合,传动杆III穿过工作台I左侧的孔III 18_1、孔IV 18_2分别与齿轮XI 12_2和齿轮ΧΠ 13_2啮合。所述贴标签装置包括气压缸28、贴标杆22 ;贴标杆22可以绕气压缸28做180度的旋转运动和沿气压缸方向的往复直线运动,它可以完成向下运动吸取标签和旋转后贴上标签的动作。所述气压压紧装置能过气流产生的压力来保证棉纸的正常折叠且有效的解决了棉纸在折叠过程中的破损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将棉纸供送到工作台指定位置后将普洱茶茶饼供送到饼茶定位槽27。首先通过控制电机I 5的正向转动来实现折叠板I 2和折叠板II 3同步折叠运动,完成第一次折叠动作,随后电机I 5反转使装置恢复原位;其次开启气压压紧装置,保证棉纸不还原,再通过电机II 31来控制旋转台4带动棉纸和茶饼完成顺时针60度的旋转运动;再次控制电机I 5的正向转动重复实现折叠板I 2和折叠板II 3的同步折叠运动,完成第二次折叠动作,随后电机I 5和电机II 31反转使装置恢复原位;再控制电机II 31使旋转台带动棉纸和茶饼完成逆时针60度的旋转运动;再次控制电机I 5的正向转动重复实现折叠板I 2和折叠板II 3的同步折叠运动,随后电机I 5和电机II 31反转使装置恢复原位,完成第三次折叠运作;随后贴标杆从送标机构处吸取标签后旋转到工作台I中心处向下运动完成标贴动作;即完成了整个裹包过程。具体的,将棉32供送到工作台指定位置后将普洱茶茶饼33供送到饼茶定位槽27。首先通过控制电机I 5的正向转动180度,带动齿轮I 6正向转动180度,随后带动齿轮II 7、蜗杆I 8_1、蜗杆II 8_2、涡轮I 9_1、涡轮II 9_2、齿轮III 10_1、齿轮IV 11_1、齿轮IX 10_2、齿轮X 11_2、齿轮V、12_l、齿轮VI 13_1、齿轮XI 12_2、齿轮ΧΠ 13_2转动,由于齿轮V12_1和齿轮VI 13_1固连在折叠板I 2上,齿轮XI 12_2和齿轮ΧΠ 13_2固连在折叠板II 3上,折叠板I 2和折叠板II 3通过中间杆与工作台构成转动副,因此实现折叠板I 2和折叠板II 3同步折叠运动,完成第一次折叠动作,随后电机I 5反转使装置恢复原位;其次开启气压压紧装置,四个气压泵30和抽气泵19同时开启,通过四个气压管23吹出气流和抽气孔24吸取气流,来给棉纸产生压力,保证棉纸不还原,再通过电机II 31顺时针转动60度来带动齿轮VE 20和齿轮VID 21使得旋转台转动60度,饼茶和棉纸在旋转台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普洱茶饼茶的正六边形裹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装置、气压压紧装置、折叠板传动装置、旋转台传动装置、贴标签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工作台(1)、折叠板Ⅰ(2)、折叠板Ⅱ(3);折叠板Ⅰ(2)和折叠板Ⅱ(3)装在工作台(1)左右两侧,与工作台(1)构成转动副,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旋转台传动装置,旋转台传动装置包括旋转台(4)、齿轮Ⅷ(21)、齿轮Ⅶ(20)、电机Ⅱ(31);旋转台(4)上有一个一定尺寸的饼茶定位槽(27)和旋转台凹槽(29),旋转台(4)置于旋转台凹槽(29)内,旋转台(4)下端固连着齿轮Ⅷ(21),齿轮Ⅷ(21)与齿轮Ⅶ(20)相互啮合,电机Ⅱ(31)带动齿轮Ⅶ(20)旋转,从而保证旋转台(4)转动,折叠装置通过折叠板传动装置来实现折叠板Ⅰ(2)、折叠板Ⅱ(3)的开合,并通过气压压紧装置使折叠装置在折叠过程工作台(1)上的棉纸(32)平整,通过贴标签装置在包装好的饼茶(33)上贴上标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刚,何邦贵,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