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光束质量是激光定向传输能力或聚焦焦斑能量集中程度的量度,是激光器的一项重要技术性能指标。国际标准化委员会1991年公布了光束质量评价标准,即以光束质量因子M2评价光束。激光器作为光源,亮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其与激光功率成正比,与光束质量因子M2的平方成反比。获得高峰值功率脉冲激光输出一般采用调Q技术,而调Q激光固有的特性是随着重复频率的增加,脉冲宽度也增加,脉冲稳定性变差。在高重复频率下压缩脉冲宽度、提高脉冲峰值功率一直是调Q技术的难点。在固定重复频率下,脉冲时域参数不可控制。目前广泛使用的脉冲激光器输出的激光脉冲时间波形一般是固定的,呈近高斯分布,脉冲宽度一般为数十纳秒(ns,即10_9秒)。脉冲波形不可调节,脉冲宽度在预定重复频率下也不可调节,这是由激光谐振腔和增益介质的物理相互作用决定的,这种特点制约了脉冲激光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甚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严重制约了脉冲激光的应用。现有技术中光束质量控制方法主要采用谐振腔选模以及腔内放置选模元件等方式,这些方式效率低下,在高功率情况下不能实现良好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时域可编程脉冲激光器、光纤放大器级、模式匹配器、固体放大器级以及反馈装置,所述时域可编程脉冲激光器、光纤放大器级、模式匹配器以及固体放大器级依次设置,所述反馈装置连接在所述时域可编程脉冲激光器与所述固体放大器级之间;所述时域可编程脉冲激光器,用于产生预设时域波形的初始脉冲激光;所述光纤放大器级,用于将所述时域可编程脉冲激光器产生的初始脉冲激光进行功率放大;所述模式匹配器,用于将经所述光纤放大器级功率放大的激光与所述固体放大器级中的泵浦光进行模式匹配;所述固体放大器级,用于将经所述模式匹配器处理后的激光进行功率放大;所述反馈装置,用于发送反馈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强,聂明明,陆富源,巩马理,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