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内LED子母灯调光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2011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8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内LED子母灯调光驱动器,包括有外壳、电路板、第一控制钮及第二控制钮;该电路板集成设有变压电路和调光电路,电路板设置于外壳内,电路板上设有第一控制开关及第二控制开关;该第一控制钮和第二控制钮分别通过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安装在管体的外壁面上,且第一控制钮和第二控制钮均伸入管体内并分别对应与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对接安装。藉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安装在子母灯的管体内,通过在电路板上集成设置有变压电路和调光电路,实现将适配器和调光器二合一的目的,以有效减少零配件数量,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体积更小,产品的组装以及使用和操作都非常方便,并且不会出现匹配性问题,保证了子母灯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管内LED子母灯调光驱动器
技术介绍
因环保节能之需求,目前的家用照明已由传统的卤素灯被LED灯取代,因而可省下90%的电力。目前,广泛使用在家庭中的子母灯均采用LED灯,其通常具有两个灯组,一个为子灯灯组,另一个为母灯灯组,母灯灯组的功率远高于子灯灯组的功率,如此人们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选择开启子灯或母灯。子母灯在工作的过程中均需要进行变压,将交流电转成直流电,然后再进行调光,以选择所需的亮度。现有技术中,变压和调光的实现是分别采用适配器和调光器完成,适配器和调光器是完成分离的两个物件,如此方式,不但使得子母灯的零配件过多,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并且适配器与调光器容易产生匹配性问题,影响子母灯的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内LED子母灯调光驱动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采用适配器和调光器实现变压和调光存在零配件多、成本高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管内LED子母灯调光驱动器,其安装于管体内,包括有外壳、电路板、第一控制钮以及第二控制钮;该外壳与管体的内腔相适配;该电路板集成设置有变压电路和调光电路,电路板设置于外壳内,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子灯进行打开、关闭及调光的第一控制开关以及用于对母灯进行打开、关闭及调光的第二控制开关;该第一控制钮和第二控制钮分别通过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安装在管体的外壁面上,且第一控制钮和第二控制钮均伸入管体内并分别对应与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对接安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体上开设有两安装孔,两安装孔均连通管体的内腔,该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均为螺母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孔而分别与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螺合连接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安装孔沿管体的轴向间隔排布。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钮包括有第一旋钮柱塞和第一旋钮帽,该第一旋钮柱塞的内端伸入管体内与第一控制开关对接安装,该第一旋钮柱塞的外端穿过第一安装件而与第一旋钮帽连接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控制钮包括有第二旋钮柱塞和第二旋钮帽,该第二旋钮柱塞的内端伸入管体内与第二控制开关对接安装,该第二旋钮柱塞的外端穿过第二安装件而与第二旋钮帽连接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为长条状,其包括有前半壳和后半壳,前半壳与后半壳彼此扣合连接并围构形成容置空间,该电路板位于容置空间内,该前半壳开设有两通孔,前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露于对应的通孔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可安装在子母灯的管体内,通过在电路板上集成设置有变压电路和调光电路,实现了将适配器和调光器二合一的目的,取代了传统之采用适配器和调光器分开设置的方式,以有效减少零配件数量,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体积更小,产品的组装以及使用和操作都非常方便,并且不会出现匹配性问题,保证了子母灯工作的稳定性。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管体11、安装孔20、外壳21、前半壳22、后半壳201、容置空间202、通孔30、电路板40、第一控制钮41、第一旋钮柱塞42、第一旋钮帽50、第二控制钮51、第二旋钮柱塞52、第二旋钮帽60、第一控制开关70、第二控制开关80、第一安装件90、第二安装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安装于管体10内,包括有外壳20、电路板30、第一控制钮40以及第二控制钮50。该外壳20与管体10的内腔相适配,该电路板30集成设置有变压电路(图中未示)和调光电路(图中未不),电路板30设置于外壳20内,电路板30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60和第二控制开关70,该第一控制开关60用于对子灯(图中未示)进行打开、关闭及调光,该第二控制开关70用于对母灯(图中未示)进行打开、关闭及调光。该第一控制钮40和第二控制钮50分别通过第一安装件80和第二安装件90安装在管体10的外壁面上,且第一控制钮40和第二控制钮50均伸入管体10内并分别对应与第一控制开关60和第二控制开关70对接安装。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该管体10上开设有两安装孔11,两安装孔11均连通管体10的内腔,该两安装孔11沿管体10的轴向间隔排布,该第一安装件80和第二安装件90均为螺母件,第一安装件80和第二安装件90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孔11而分别与第一控制开关60和第二控制开关70螺合连接固定。该第一控制钮40包括有第一旋钮柱塞41和第一旋钮帽42,该第一旋钮柱塞41的内端伸入管体10内与第一控制开关60对接安装,该第一旋钮柱塞41的外端穿过第一安装件80而与第一旋钮帽42连接固定。该第二控制钮50包括有第二旋钮柱塞51和第二旋钮帽52,该第二旋钮柱塞51的内端伸入管体10内与第二控制开关70对接安装,该第二旋钮柱塞51的外端穿过第二安装件90而与第二旋钮帽52连接固定。以及,该外壳20为长条状,其包括有前半壳21和后半壳22,前半壳21与后半壳22彼此扣合连接并围构形成容置空间201,该电路板30位于容置空间201内,该前半壳21开设有两通孔202,前述第一控制开关60和第二控制开关70露于对应的通孔202中。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组装时,如图2和图3所示,将第一控制开关60和第二控制开关70固定设置在电路板30上,然后将前半壳21和后半壳22彼此扣合固定同时将电路板30、第一控制开关60和第二控制开关70安装于外壳20内;接着,将组装好的外壳20放入管体10内,然后,将第一旋钮柱塞41的内端由外向内穿过对应的安装孔11伸入管体10内与第一控制开关60对接安装,以及将第二旋钮柱塞51的内端由外向内穿过对应的安装孔11伸入管体10内与第二控制开关70对接安装;接着,将第一安装件80和第二安装件90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孔11而分别与第一控制开关60和第二控制开关70螺合连接固定;最后将第一旋钮帽42和第二旋钮帽52分别对应与第一旋钮柱塞41的外端和第二旋钮柱塞51的外端连接固定即可。使用时,当需要开启子灯时,只需旋动一下第一控制钮40即可,当需要对子灯进行调光时,继续同一方向旋动第一控制钮40选择所需亮度即可,而当需要关闭子灯时,只需将第一控制钮40反向旋到位即可。同样地,当需要开启子母灯时,只需旋动一下第二控制钮50即可,当需要对母灯进行调光时,继续同一方向旋动第二控制钮50选择所需亮度即可,而当需要关闭母灯时,只需将第二控制钮50反向旋到位即可。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本技术可安装在子母灯的管体内,通过在电路板上集成设置有变压电路和调光电路,实现了将适配器和调光器二合一的目的,取代了传统之采用适配器和调光器分开设置的方式,以有效减少零配件数量,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体积更小,产品的组装以及使用和操作都非常方便,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内LED子母灯调光驱动器,其安装于管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电路板、第一控制钮以及第二控制钮;该外壳与管体的内腔相适配;该电路板集成设置有变压电路和调光电路,电路板设置于外壳内,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子灯进行打开、关闭及调光的第一控制开关以及用于对母灯进行打开、关闭及调光的第二控制开关;该第一控制钮和第二控制钮分别通过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安装在管体的外壁面上,且第一控制钮和第二控制钮均伸入管体内并分别对应与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对接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高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