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985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块电池板(1),该电池板(1)的表面盖有压花玻璃(2),电池板(1)的背面设有背板(3),所述电池板(1)、压花玻璃(2)和背板(3)之间通过硅胶连接,其中所述压花玻璃(2)的表面凹凸间隔设置。这种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在表面设置压花玻璃,其表面凹凸间隔设置,从而对光线形成漫反射,进而提高了电池板的光电转换率;同时通过在边框的硅胶注入通道中加装限位边,使得硅胶在加入时不会从边框里漏出,从而保证了硅胶的加入量,避免了边框与电池板结合不牢靠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配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一种低碳可再生能源,可免费使用,也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与常规能源相比,其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太阳能光伏板组件用于把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为电设备供电或者向电网输送电能,满足当今社会电能的需要。太阳能电池组件需要由电池片通过锡铜带焊接而成,然而以往拼接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率不高,从而影响了其发电效率。并且电池板在装框时需要在边框内注入硅胶,从而完成电池板和边框的固定。但硅胶在注入边框后,硅胶容易从边框中漏出,不仅浪费了硅胶,还可能影响硅胶的加入量,从而导致边框与电池板结合不牢靠。并且以往的边框和电池板直接插合,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率,防止硅胶漏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组件,它包括一块电池板,该电池板的表面盖有压花玻璃,电池板的背面设有背板,所述电池板、压花玻璃和背板之间通过硅胶连接,其中所述压花玻璃的表面凹凸间隔设置,所述电池板由多块电池片拼接而成,相邻两块电池片之间通过锡铜带焊接,所述电池片的外围固定有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竖直外边、竖直内边、竖边和底边,所述竖边位于竖直外边和竖直内边之间,竖直外边、竖直内边、竖边之间通过底部的底边相连,所述竖直外边和竖边之间设有横向布置的加强筋,所述竖边、底边、竖直内边之间围成的区域为硅胶注入通道,所述硅胶注入通道的两端设置有限位边,该限位边的三个边分别与竖边、底边、竖直内边固定,限位边的顶部低于竖直内边和竖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在表面设置压花玻璃,其表面凹凸间隔设置,从而对光线形成漫反射,进而提高了电池板的光电转换率;同时通过在边框的硅胶注入通道中加装限位边,使得硅胶在加入时不会从边框里漏出,从而保证了硅胶的加入量,避免了边框与电池板结合不牢靠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状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压花玻璃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边框的断面图。其中:电池板1、压花玻璃2、背板3、电池片4、锡铜带5、边框6、竖直外边6.1、竖直内边6.2、竖边6.3、底边6.4、加强筋6.5、硅胶注入通道6.6、限位边6.7。【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它包括一块电池板1,该电池板I的表面盖有压花玻璃2,电池板I的背面设有背板3,所述电池板1、压花玻璃2和背板3之间通过硅胶连接,其中所述压花玻璃2的表面凹凸间隔设置,从而对光线形成漫反射,进而提高了电池板的光电转换率。参见图3,所述电池板I由多块电池片4拼接而成,相邻两块电池片4之间通过锡铜带5焊接,所述电池片4的外围固定有边框6。参见图4,所述边框6包括竖直外边6.1、竖直内边6.2、竖边6.3和底边6.4,所述竖边6.3位于竖直外边6.1和竖直内边6.2之间,竖直外边6.1、竖直内边6.2、竖边6.3之间通过底部的底边6.4相连,所述竖直外边6.1和竖边6.3之间设有横向布置的加强筋6.5用于提供边框的强度,所述竖边6.3、底边6.4、竖直内边6.2之间围成的区域为硅胶注入通道6.6,所述硅胶注入通道6.6的两端设置有限位边6.7,该限位边6.7的三个边分别与竖边6.3、底边6.4、竖直内边6.2固定,限位边6.7的顶部低于竖直内边6.2和竖边6.3。限位边6.7可以使硅胶在加入时不会从边框6里漏出,从而保证了硅胶的加入量,避免了边框6与电池片4结合不牢靠的现象。【主权项】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块电池板(1),该电池板(I)的表面盖有压花玻璃(2 ),电池板(I)的背面设有背板(3 ),所述电池板(I)、压花玻璃(2 )和背板(3 )之间通过硅胶连接,其中所述压花玻璃(2)的表面凹凸间隔设置,所述电池板(I)由多块电池片(4)拼接而成,相邻两块电池片(4)之间通过锡铜带(5)焊接,所述电池片(4)的外围固定有边框(6),所述边框(6)包括竖直外边(6.1)、竖直内边(6.2)、竖边(6.3)和底边(6.4),所述竖边(6.3)位于竖直外边(6.1)和竖直内边(6.2)之间,竖直外边(6.1)、竖直内边(6.2)、竖边(6.3)之间通过底部的底边(6.4)相连,所述竖直外边(6.1)和竖边(6.3)之间设有横向布置的加强筋(6.5),所述竖边(6.3)、底边(6.4)、竖直内边(6.2)之间围成的区域为硅胶注入通道(6.6),所述硅胶注入通道(6.6)的两端设置有限位边(6.7),该限位边(6.7)的三个边分别与竖边(6.3)、底边(6.4)、竖直内边(6.2)固定,限位边(6.7)的顶部低于竖直内边(6.2)和竖边(6.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块电池板(1),该电池板(1)的表面盖有压花玻璃(2),电池板(1)的背面设有背板(3),所述电池板(1)、压花玻璃(2)和背板(3)之间通过硅胶连接,其中所述压花玻璃(2)的表面凹凸间隔设置。这种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在表面设置压花玻璃,其表面凹凸间隔设置,从而对光线形成漫反射,进而提高了电池板的光电转换率;同时通过在边框的硅胶注入通道中加装限位边,使得硅胶在加入时不会从边框里漏出,从而保证了硅胶的加入量,避免了边框与电池板结合不牢靠的现象。【IPC分类】H02S30-10, H01L31-048, H01L31-054【公开号】CN204597871【申请号】CN201520221731【专利技术人】刘军良, 张宏, 朱晓平, 王余祥, 王西保, 李光 【申请人】江阴晟翔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5年4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块电池板(1),该电池板(1)的表面盖有压花玻璃(2),电池板(1)的背面设有背板(3),所述电池板(1)、压花玻璃(2)和背板(3)之间通过硅胶连接,其中所述压花玻璃(2)的表面凹凸间隔设置,所述电池板(1)由多块电池片(4)拼接而成,相邻两块电池片(4)之间通过锡铜带(5)焊接,所述电池片(4)的外围固定有边框(6),所述边框(6)包括竖直外边(6.1)、竖直内边(6.2)、竖边(6.3)和底边(6.4),所述竖边(6.3)位于竖直外边(6.1)和竖直内边(6.2)之间,竖直外边(6.1)、竖直内边(6.2)、竖边(6.3)之间通过底部的底边(6.4)相连,所述竖直外边(6.1)和竖边(6.3)之间设有横向布置的加强筋(6.5),所述竖边(6.3)、底边(6.4)、竖直内边(6.2)之间围成的区域为硅胶注入通道(6.6),所述硅胶注入通道(6.6)的两端设置有限位边(6.7),该限位边(6.7)的三个边分别与竖边(6.3)、底边(6.4)、竖直内边(6.2)固定,限位边(6.7)的顶部低于竖直内边(6.2)和竖边(6.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良张宏朱晓平王余祥王西保李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晟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