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799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属于太阳能发电产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太阳能光伏组件灰层易在光伏组件下坡边缘形成堆积,而遮挡电池片,造成组件发电效率降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外围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矩形框架,框架由纵、横两组边框组成,边框依次首尾相接将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围合起来,太能电池板上排布有多排电池片,太阳能光伏组件倾斜设置时,其最下排的电池片与该侧边框之间留有集灰间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最下排的电池片与该侧边框之间留有集灰间隔,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重力作用灰尘杂物累积于最下排的电池片上形成清洁死角遮挡电池片,提升了组件的效率和发电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发电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为目前市场主流的太阳能发电产品一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市场份额逐年大幅攀升,应用前景甚为广阔。但常规光伏太阳能组件在一些外部环境中的发电效率和产品质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灰尘和杂物遮蔽的不均匀性,在降低辐照强度的同时,也会引起辐照强度的不均匀性,这会导致电池片的电流失配,会降低组件的输出功率,随着光辐照不均匀性增大,组件的输出功率和发电效率会降低。当光伏组件安装在电站及屋顶时,安装倾角一般为15°?45°,即光伏组件存在15°?45°的坡度,光伏组件在沙尘较大的地区工作时,灰层易在光伏组件下坡边缘形成堆积,从而遮挡电池片,造成组件发电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尤其是一种发电效率高、功率损耗少的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外围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矩形框架,框架由纵、横两组边框组成,边框依次首尾相接将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围合起来,太能电池板上排布有多排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倾斜设置时,其最下排的电池片与该侧边框之间留有集灰间隔。太阳能光伏组件倾斜设置时,落下的灰尘或杂物会顺着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到达集灰间隔内,而不会累积于最下排的电池片上,形成清洁死角遮挡电池片,影响组件发电效率。在上述的一种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中,所述的框架高出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表面。在上述的一种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中,所述的框架的底面超出太能电池板的背面,超出部分开设有穿线孔。穿线孔可供相邻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线缆通过,实现组件线缆在组件内部进行无缝连接,从而减少线缆的长度余量,提升线缆的防水性,减少线缆的功率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在最下排的电池片与该侧边框之间留有集灰间隔,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重力作用灰尘杂物累积于最下排的电池片上形成清洁死角遮挡电池片,提升了组件的效率和发电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2、边框;3、电池片;4、集灰间隔;5、穿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外围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矩形框架1,框架I由纵、横两组边框2组成,边框2依次首尾相接将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围合起来,框架I高出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表面,太能电池板上排布有多排电池片3,太阳能光伏组件倾斜设置时,其最下排的电池片3与该侧边框2之间留有集灰间隔4。框架I的底面超出太能电池板的背面,超出部分开设有穿线孔5。在穿线孔5上还设置有密封圈。穿线孔5可供相邻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线缆通过,实现组件线缆在组件内部进行无缝连接,从而减少了线缆的长度余量,提升线缆的防水性,减少线缆的功率损耗。使用时,太阳能光伏组件倾斜设置时,落下的灰尘或杂物会顺着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到达集灰间隔4内,而不会累积于最下排的电池片3上,形成清洁死角遮挡电池片3,影响组件发电效率。应该理解,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外围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矩形框架(1),框架(I)由纵、横两组边框(2)组成,边框(2)依次首尾相接将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围合起来,太能电池板上排布有多排电池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倾斜设置时,其最下排的电池片(3)与该侧的边框(2)之间留有集灰间隔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I)高出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I)的底面超出太能电池板的背面,超出部分开设有穿线孔(5)。【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属于太阳能发电产品
它解决了现有太阳能光伏组件灰层易在光伏组件下坡边缘形成堆积,而遮挡电池片,造成组件发电效率降低等问题。本技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外围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矩形框架,框架由纵、横两组边框组成,边框依次首尾相接将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围合起来,太能电池板上排布有多排电池片,太阳能光伏组件倾斜设置时,其最下排的电池片与该侧边框之间留有集灰间隔。本技术在最下排的电池片与该侧边框之间留有集灰间隔,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重力作用灰尘杂物累积于最下排的电池片上形成清洁死角遮挡电池片,提升了组件的效率和发电量。【IPC分类】H02S30-10【公开号】CN204578448【申请号】CN201520231135【专利技术人】商华荣, 陈辉 【申请人】浙江雄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外围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矩形框架(1),框架(1)由纵、横两组边框(2)组成,边框(2)依次首尾相接将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围合起来,太能电池板上排布有多排电池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倾斜设置时,其最下排的电池片(3)与该侧的边框(2)之间留有集灰间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华荣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雄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