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春光专利>正文

一种微压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929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用于处理树木或植物的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微压注射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不易漏液、注药准确、不会产生气栓、密封性好的注射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了一种微压注射器,所述的注射器包括管状针管、推进杆,所述针管管体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螺纹I,所述的注射器还包括一个与针管内壁相匹配的管塞,所述管塞一侧设置有拉杆,所述管塞内置于针管管体内,在外力作用下,管塞可在针管管体内移动;所述针管另一端有针头端口,所述注射器还包括一个可刺穿的密封塞,所述的密封塞固定在针头端口内;所述推进杆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与螺纹I相匹配的螺纹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用于处理树木或植物病虫害处理的辅助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微压注射器
技术介绍
当前树木蛀干害虫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很多树木由于蛀干害虫的危害,特别是一些名贵、濒危树木,一旦受害,损失极为严重。在城市街道两边为了整齐美观往往栽种同一种树种,这样一旦发生蛀干害虫的危害,大多会迅速蔓延,难以控制,再加上常规的叶片和茎干喷雾对已经蛀食到茎干木质部的害虫几乎没有作用;蛀干害虫的危害盛期往往在雨季,常规喷雾上去的药液被稀释或淋洗,效果不佳;现在还有个问题是侵害树木的木质部的病害,这种病害危害树木的木质部,导致木质部导管的堵塞或腐烂,木质部不能正常的输送养分和水分,导致树木的大量死亡,旱柳细菌性枯萎病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些蛀干害虫和木质部病害仅仅通过喷雾,根本起不到作用。打孔注药是目前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目前的具体做法是:用手电钻打孔,然后向孔内注射药物,这种办法的优点是省事,但不足之处在于:1、药液容易倒流,进药量有限;2、打孔后,插入药壶(桶、袋),这种施药方式进药量能保证,但树木有效吸收量难以保证,往往是药壶嘴和孔壁接触处容易松动,导致漏液,还有就是壶嘴容易堵;再一种施药方式是注干机施药,先打孔,然后插入注干机插头,用高压,瞬间打入药物,这样药能打入,但每株的注药量难以控制,而且容易引起药液倒喷和木质部的永久伤害;注干机注药容易形成气栓,导致无效注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不易漏液、注药准确、不会产生气栓、密封性好的注射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压注射器,所述的注射器包括管状针管、推进杆,所述针管管体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螺纹I,所述的注射器还包括一个与针管内壁相匹配的管塞,所述管塞一侧设置有拉杆,所述管塞内置于针管管体内,在外力作用下,管塞可在针管管体内移动;所述针管另一端有针头端口,所述注射器还包括一个可刺穿的密封塞,所述的密封塞固定在针头端口内;所述推进杆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与螺纹I相匹配的螺纹II。优选的,所述注射器还包括注射头,所述的注射头包括带有导肩槽的钻头和空心扣槽,所述钻头的尾端与扣槽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扣槽的末端或空心钻头的末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针头端口固定密封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的钻头还包括具有可穿刺功能的空心导管,所述空心导管一端与钻头连接,并与导肩槽连通形成通道。优选的,所述的注射头的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导肩槽中设置有与所述中心通孔连接的侧孔,所述的侧孔为至少一个。优选的,所述导肩槽尾端设置有一个与所述中心通孔连接的侧孔。优选的,所述导肩槽带有刃口。优选的,所述的扣槽首端带有刃口。优选的,所述推进杆带有螺纹II的一端有助推件,所述助推件与推进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助推件为直径小于推进杆的弹簧或管体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塞为橡胶塞或中空塞,所述中空塞一端粘结有易撕裂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塑料片、箔纸、铝箔纸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钻头从尾端至首端依次变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密封性好,注射头和针管部分离,可以保证先将注射头方便地固定在树干上,在扣槽的作用下,又可保证针头和树体的紧密、密封接触;药物注入量可控;装好药后,用密封塞封好,可以避免气栓的形成,防止药液倒喷或使针头或管头与树体结合松动。从而避免了药液倒流;用压簧压管塞,这样既可以实现药物有一定的压力注入树体,由于缓慢注入可以保证树干充分吸收药物,还不至于对木质部形成大的危害;本装置可重复利用;材料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完整说明本技术的内容,下面提供几幅最能说明本技术构思的附图。当然,所提供的附图旨在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并不是本技术设计方案的全部,更不应该视为本技术设计内容的局限。在所提供附图的启示下,所作出的任何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是注射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针管及密封塞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针管的A-A剖视图图4是推进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注射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注射头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完整说明本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技术的构思。一种微压注射器,所述的注射器包括管状针管1、推进杆2,所述针管管体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螺纹111,所述的注射器还包括一个与针管内壁相匹配的管塞12,所述管塞一侧设置有拉杆16,所述管塞内置于针管管体13内,在外力作用下,管塞12可在针管管体内13移动;所述针管另一端有针头端口 14,所述注射器还包括一个可刺穿的密封塞15,所述的密封塞15固定在针头端口 14内,密封塞15可以全部放入,也可以只放入一部分;所述推进杆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与螺纹Ill相匹配的螺纹1121。所述注射器还包括注射头3,所述的注射头3包括带有导肩槽的钻头31和空心扣槽32,所述钻头31的尾端与扣槽32内壁中部固定连接,钻头31和扣槽32可以是一体式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扣槽32的末端或空心钻头的末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针头端口固定密封连接的连接孔33,连接孔内壁设置有螺纹,以便于其和针头端口14的紧密连接;所述的钻头还包括具有可穿刺功能的空心导管34,所述空心导管34 —端与钻头连接,并与导肩槽36连通形成通道,以用于进药。为了使药物被充分吸收,所述的注射头的中心设置有通孔35,所述导肩槽中设置有与所述中心通孔连接的侧孔37,所述的侧孔37为至少一个。为了使药物被充分吸收,在所述钻头上设置导肩槽36,所述导肩槽36中设置有与所述中心通孔连接的侧孔37,所述的侧孔37为至少一个。为了充分利用导肩槽输药,从而保证树干的充分吸收药物,在所述导肩槽尾端设置有一个与所述中心通孔连接的侧孔37。为了便于钻入,在所述德导肩槽上设置有刃口。为了不使药液流出来,所述的扣槽首端带有刃口,从而使得注射头可以稳定地固定在树干上。为了便于推进药物,所述推进杆带有螺纹II的一端有助推件22,所述助推件与推进杆固定连接,即可以使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的助推件为直径小于推进杆的弹簧或管体中的一种,在使用有助推件的推进杆时,拉杆14则会进入弹簧的中心或管体的中心,以便于推进。为了便于打开,所述的密封塞为橡胶塞或中空塞,所述中空塞一端粘结有易撕裂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塑料片、箔纸、铝箔纸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钻头从尾端至首端依次变细。使用方法简介:以包含注射头的注射器为例,先借助手钻等外力将注射头插入需要注射的树干,并通过扣槽扣紧在树干上(可以避免药物外溢),再将装有药物的注射器插入注射头,旋紧,空心导管将密封塞刺穿,开始推动拉杆,开始注射;在推动拉杆时,可以借助推进杆推进。使用推进杆时,将拉杆伸入弹簧或管体中,旋转推进杆,推动管塞,挤压药物,使药物缓慢流出(如果是实心钻头,则药物通过空心导管进入导肩槽,在进入树干;如果是空心钻头,药物沿着空心导管同时进入导肩槽和钻头的中心通孔,在通过通孔的同时,部分液体会沿着侧孔流出,沿着导肩槽进入树干)。进药结束后,将推进杆旋出;如果需要继续注药,则在拔出管塞的同时吸入药物,药物吸入好之后在针头端口加入密封塞,继续下次使用。依次循环。当然,所提供的实施例旨在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器包括管状针管、推进杆,所述针管管体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螺纹I,所述的注射器还包括一个与针管内壁相匹配的管塞,所述管塞一侧设置有拉杆,所述管塞内置于针管管体内,在外力作用下,管塞可在针管管体内移动;所述针管另一端有针头端口,所述注射器还包括一个可刺穿的密封塞,所述的密封塞固定在针头端口内;所述推进杆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与螺纹I相匹配的螺纹II。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春光徐丽吴秀花杨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魏春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