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阀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嘴,包括水嘴体及与水嘴体活动连接的手柄,手柄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安装筒及活动臂,活动臂包括与安装筒连接的摇臂及节部,节部呈拇指状;水嘴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段、驱动段及本体段,体段包括相互连接的蓄水筒及出水段,出水段的端口设有节水器,蓄水筒与出水段的端口之间贯通有出水流道,出水流道包括相互贯通的直道及缓冲道,节水器卡设于缓冲道内,直道呈倾斜状,直道倾斜的角度为40°-45°,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出水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阀门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嘴。
技术介绍
水嘴包括水嘴体及与水嘴体活动连接的手柄,目前水嘴的手柄上的安装筒与活动臂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低,而且活动臂的抗扭及抗压能力很低,在运输过程中,活动臂受外力容易变形或断裂。目前的水嘴流出的水会产生飞溅的状况,弄湿使用者的衣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出水效率高的水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嘴,包括水嘴体及与水嘴体活动连接的手柄,其特征是:所述手柄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安装筒及活动臂,活动臂包括与安装筒连接的摇臂及节部,摇臂包括与安装筒外壁贴合的第一贴合段、过渡段及与节部外壁贴合的第二贴合段,第一贴合段的的弧形方向与第二贴合段的弧形方向相反,过渡段的两侧壁向内凹陷,且过渡段的两侧壁的弧形方向相反,节部呈拇指状;所述水嘴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段、驱动段及本体段,驱动段包括与输入段连接的外包段及与本体段连接的内包段,外包段与内包段之间设有若干适配槽,适配槽的内壁呈弧形状为适配弧,该适配弧的弧度为35° -40°,所述本体段包括相互连接的蓄水筒及出水段,出水段的端口设有节水器,蓄水筒与出水段的端口之间贯通有出水流道,出水流道包括相互贯通的直道及缓冲道,节水器卡设于缓冲道内,直道呈倾斜状,直道倾斜的角度为40。-45。。进一步,所述输入段与驱动段内构成有第一输入腔室,所述安装筒内设有与第一输入腔室贯通的第二输入腔室,第二输入腔室内设有增压腔室。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水嘴:手柄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安装筒及活动臂,安装筒是安装与水嘴体活动连接的阀杆的,活动臂是驱动安装筒转动的施力臂,活动臂又包括安装筒连接的摇臂及节部,通过第一贴合段及第二贴合段大大提高了过渡段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提高过渡段的抗扭及抗压的能力,而且第一贴合段能提高活动臂与安装筒连接的结构强度及连接稳定性,第二贴合段能提高摇臂与节部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由于第一贴合段的弧形方向与第二贴合段弧形方向相反,在推动活动臂时,第一贴段产生的内力与第二贴合段产生的内力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活动臂的抗扭及抗压的能力,而且过渡段的两侧壁向内凹陷,且过渡段的两侧壁的弧形方向相反,大大提高了过渡段的抗扭能力,将节部设置成拇指状符合人体工程学,因为人在扳活动臂时,习惯是拇指作用在节部上,采用拇指状的节部具有方便施力的效果。2.旋转活动臂带动安装筒内的阀杆,使得第二输入腔室与出水流道贯通,水从第一输入腔室进入第二输入腔室内,再通过增压腔室的内增压的方式将水压至出水流道内,水在出水流道的直道内会加速流向缓冲道,通过缓冲道与节水器配合,会产生很多气泡,防止流出水的出现飞溅的状况,而且大大提高了出水的效率。当直道倾斜的角度为40° -45°时,水的流速及缓冲道受到的水压效果最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水嘴,包括水嘴体2及与水嘴体2活动连接的手柄1,所述手柄I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安装筒11及活动臂12,活动臂12包括与安装筒11连接的摇臂121及节部122,摇臂121包括与安装筒11外壁贴合的第一贴合段1211、过渡段1212及与节部122外壁贴合的第二贴合段1213,第一贴合段1211的的弧形方向与第二贴合段1213的弧形方向相反,过渡段1212的两侧壁向内凹陷,且过渡段1212的两侧壁的弧形方向相反,节部122呈拇指状。所述水嘴体2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段21、驱动段22及本体段23,驱动段22包括与输入段21连接的外包段221及与本体段23连接的内包段222,外包段221与内包段222之间设有若干适配槽223,适配槽223的内壁呈弧形状为适配弧,该适配弧的弧度为35° -40°,所述本体段23包括相互连接的蓄水筒231及出水段232,出水段232的端口设有节水器5,蓄水筒231与出水段232的端口之间贯通有出水流道3,出水流道3包括相互贯通的直道31及缓冲道32,节水器5卡设于缓冲道32内,直道31呈倾斜状,直道31倾斜的角度为40° -45°。当直道31倾斜的角度大于40° -45°时,直道31过于倾斜,导致水流速度过快,对缓冲道32的冲击过大,间接影响节水器5的安装稳定性。当直道31倾斜的角度小于40° -45°时,直道31的倾斜角度过小,导致出水的效率大大降低。输入段21与驱动段22内构成有第一输入腔室41,所述安装筒11内设有与第一输入腔室41贯通的第二输入腔室42,第二输入腔室42内设有增压腔室43,通过增压腔室43产生的压力,将水快速压入出水流道3内,提高水的流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水嘴,包括水嘴体及与水嘴体活动连接的手柄,其特征是:所述手柄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安装筒及活动臂,活动臂包括与安装筒连接的摇臂及节部,摇臂包括与安装筒外壁贴合的第一贴合段、过渡段及与节部外壁贴合的第二贴合段,第一贴合段的的弧形方向与第二贴合段的弧形方向相反,过渡段的两侧壁向内凹陷,且过渡段的两侧壁的弧形方向相反,节部呈拇指状; 所述水嘴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段、驱动段及本体段,驱动段包括与输入段连接的外包段及与本体段连接的内包段,外包段与内包段之间设有若干适配槽,适配槽的内壁呈弧形状为适配弧,该适配弧的弧度为35° -40°,所述本体段包括相互连接的蓄水筒及出水段,出水段的端口设有节水器,蓄水筒与出水段的端口之间贯通有出水流道,出水流道包括相互贯通的直道及缓冲道,节水器卡设于缓冲道内,直道呈倾斜状,直道倾斜的角度为40。-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嘴,其特征是:所述输入段与驱动段内构成有第一输入腔室,所述蓄水筒内设有与第一输入腔室贯通的第二输入腔室,第二输入腔室内设有增压腔室。【专利摘要】本技术阀门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嘴,包括水嘴体及与水嘴体活动连接的手柄,手柄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安装筒及活动臂,活动臂包括与安装筒连接的摇臂及节部,节部呈拇指状;水嘴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段、驱动段及本体段,体段包括相互连接的蓄水筒及出水段,出水段的端口设有节水器,蓄水筒与出水段的端口之间贯通有出水流道,出水流道包括相互贯通的直道及缓冲道,节水器卡设于缓冲道内,直道呈倾斜状,直道倾斜的角度为40°-45°,技术适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出水效率高。【IPC分类】F16K31-60, F16K27-00【公开号】CN204592515【申请号】CN201520094725【专利技术人】张松平 【申请人】浙江兰花实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5年2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嘴,包括水嘴体及与水嘴体活动连接的手柄,其特征是:所述手柄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安装筒及活动臂,活动臂包括与安装筒连接的摇臂及节部,摇臂包括与安装筒外壁贴合的第一贴合段、过渡段及与节部外壁贴合的第二贴合段,第一贴合段的的弧形方向与第二贴合段的弧形方向相反,过渡段的两侧壁向内凹陷,且过渡段的两侧壁的弧形方向相反,节部呈拇指状;所述水嘴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段、驱动段及本体段,驱动段包括与输入段连接的外包段及与本体段连接的内包段,外包段与内包段之间设有若干适配槽,适配槽的内壁呈弧形状为适配弧,该适配弧的弧度为35°‑40°,所述本体段包括相互连接的蓄水筒及出水段,出水段的端口设有节水器,蓄水筒与出水段的端口之间贯通有出水流道,出水流道包括相互贯通的直道及缓冲道,节水器卡设于缓冲道内,直道呈倾斜状,直道倾斜的角度为40°‑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兰花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