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小平专利>正文

摩托车自动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663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摩托车自动变速装置,属于摩托车变速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启动有力、变速过渡时间短的自动变速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含汽缸组合、壳体、曲轴、主轴、副轴、初级离合器、初级从齿轮、次级主齿轮、次级离合器、输出主齿轮、输出从齿轮及链轮;汽缸组合装在壳体上,曲轴、主轴及副轴装在壳体内。曲轴右段装初级离合器及次级主齿轮,主轴上装初级从齿轮、次级离合器及输出主齿轮,副轴上装输出从齿轮及链轮。初级离合器与初级从齿轮啮合,次级主齿轮与次级离合器啮合,输出主齿轮与输出从齿轮啮合。应用于摩托车,有益效果是启动力矩大,变速过渡时间短。(*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属于摩托车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摩托车自动变速装置,可以实现低速和高速的自动变换。其不足之处是启动力矩小,转速变换过渡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启动力矩大、转速变换过渡时间短的摩托车自动变速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摩托车自动变速装置,包含汽缸及汽缸头组合、壳体、曲轴、主轴、副轴、初级离合器、初级从齿轮、次级主齿轮、次级离合器、输出主齿轮、输出从齿轮及链轮。汽缸及汽缸头组合装在壳体上。曲轴、主轴及副轴装在壳体内的轴承上。曲轴左端伸出于壳体外,曲轴右段装初级离合器及次级主齿轮,主轴上装初级从齿轮、次级离合器及输出主齿轮。副轴左端伸出于壳体外上装链轮,壳体内副轴上装输出从齿轮。初级离合器为离心式离合器,包含外环、转子、离合子、离合子轴及离合子弹簧,转子装在曲轴上,离合子轴装在转子上,离合子以其轴孔套在离合子轴上可绕轴转动,外环套在转子外,外环为初级主齿轮。初级从齿轮为单向齿轮,包含棘轮、棘轮转子、棘爪、棘爪轴及棘爪弹簧,棘轮转子装在主轴上,棘爪轴装在棘轮转子上,棘爪以其上的轴孔套在棘爪轴上可绕轴转动,棘爪弹簧装在棘轮转子与棘爪之间使棘爪向外张开,棘轮套在棘轮转子外其齿与初级主齿轮的齿啮合,在低速档条件下初级离合器传动初级从齿轮时单向齿轮结合,在高速档条件下单向齿轮不结合。次级离合器包含离合器外壳、离合子钢球、离合器转子、外摩擦片、内摩擦片、卡箍及弹簧,离合器外壳为有内孔的筒,以内孔套在主轴上可绕主轴转动,筒内壁右部有内花键槽,外有花键槽的离合器转子装在主轴上,内摩擦片以内孔花键齿装在离合器转子的外花键槽上,外摩擦片以外花键齿装在离合器外壳内花键槽内,装在离合器外壳筒体上的卡箍与最右的外摩擦片相接,弹簧装在两端的摩擦片之间,离合器外壳筒体底端有数个斜槽,离合子钢球装在斜槽内,低转速档时钢球位于斜槽底部,离合器不结合,高转速档时,离合子钢球在离心力作用下外移压摩擦片使离合器结合,离合器外壳左端为有54-59齿的齿轮,次级主齿轮有25-32齿,次级主齿轮的齿与次级离合器外壳左端的齿啮合。输出主齿轮有13-15齿,输出从齿轮有31-33齿,输出主齿轮的齿与输出从齿轮的齿啮合。初级离合器也可以外置于壳体之外,曲轴以其右端伸出于壳体外,初级离合器的转子装在壳体外曲轴右端上,外环的右段套在转子外,外环左段装在壳体内其齿与初级从齿轮的齿啮合,外环与曲轴之间装轴承,外环与壳体之间以密封圈密封。有益效果应用于摩托车。与已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增大启动力矩,转速变换过渡时间短。附图说明图1为摩托车自动变速装置结构图。图2为离心式离合器结构图。图3为初级从齿轮结构图。图4为外置初级离合器的摩托车自动变速装置结构图。图1中,1为汽缸及汽缸头组合,2为壳体,3为曲轴,4为主轴,5为副轴,6为初级离合器,7为初级从齿轮,8为次级主齿轮,9为次级离合器,10为输出主齿轮,11为输出从齿轮,12为链轮,13为离合器外壳,14为离合器转子,15为离合子钢球,16为外摩擦片,17为内摩擦片,18为卡箍,19为弹簧。图2中,20为外环,21为转子,22为离合子,23为离合子轴,24为离合子弹簧。图3中,25为棘轮,26为棘轮转子,27为棘爪,28为棘爪轴,29为棘爪弹簧,30为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汽缸及汽缸头组合1装在壳体2上;曲轴3、主轴4及副轴5装在壳体内。曲轴3左端伸出于壳体2外,曲轴右段上装初级离合器6及次级主齿轮8。主轴4上装初级从齿轮7、次级离合器9及输出主齿轮10。壳体2内的副轴5上装输出从齿轮11,壳体外的副轴5上装链轮12。初级离合器6为离心式离合器,初级从齿轮7为单向齿轮,初级离合器6的齿与初级从齿轮7的齿啮合;次级离合器9的离合器外壳13筒体底端有数个斜槽,离合子钢球15装在斜槽内,低转速时离合子钢球15位于斜槽底部,离合器不结合,当转速高于一定值时,离合子钢球15在离心力作用下压动摩擦片右移使离合器结合,离合器外壳13左端齿轮上有56齿与有28齿的次级主齿轮8啮合。主轴4上的输出主齿轮10有13齿,与副轴5上有33齿的输出从齿轮11啮合。权利要求1.摩托车自动变速装置,包含汽缸及汽缸头组合(1)、壳体(2)、曲轴(3)、主轴(4)及副轴(5),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初级离合器(6)、初级从齿轮(7)、次级主齿轮(8)、次级离合器(9)、输出主齿轮(10)、输出从齿轮(11)及链轮(12);汽缸及汽缸头组合(1)装在壳体(2)上;曲轴(3)、主轴(4)及副轴(5)装在壳体(2)内轴承上;曲轴(3)左端伸出于壳体(2)外,壳体(2)内曲轴(3)右段上装初级离合器(6)及次级主齿轮(8);主轴(4)上装初级从齿轮(7)、次级离合器(9)及输出主齿轮(10);副轴(5)左端伸出于壳体(2)外上装链轮(12),壳体(2)内的副轴(5)上装输出从齿轮(11);初级离合器(6)为离心式离合器,包含外环(20)、转子(21)、离合子(22)、离合子轴(23)及离合子弹簧(24),转子(21)装在曲轴(3)上,离合子轴(23)装在转子(21)上,离合子(22)以其轴孔套在离合子轴(23)上,外环(20)套在转子(21)外,外环(20)为初级主齿轮;初级从齿轮(7)为单向齿轮,包含棘轮(25)、棘轮转子(26)、棘爪(27)、棘爪轴(28)及棘爪弹簧(29),棘轮转子(26)装在主轴(4)上,棘爪轴(28)装在棘轮转子(26)上,棘爪(27)以其轴孔套在棘爪轴(28)上,棘爪弹簧(29)装在棘轮转子(26)与棘爪(27)之间使棘爪(27)外张,棘轮(25)套在棘轮转子(26)外其齿与初级离合器(6)的齿啮合;次级离合器(9)包含离合器外壳(13)、离合子钢球(15)、离合器转子(14)、外摩擦片(16)、内摩擦片(17)、卡箍(18)及弹簧(19),离合器外壳(13)为有内孔的筒,以其内孔套在主轴(4)上可绕主轴(4)转动,筒的内壁右部有内花键槽,外有花键槽的离合器转子(14)装在主轴(4)上,内摩擦片(17)以其内孔的花键齿装在离合器转子(14)的外花键槽上,外摩擦片(16)以其外花键齿装在离合器外壳(13)的内花键槽内,装在离合器外壳(13)筒体上的卡箍(18)与最右一片外摩擦片(16)相接,弹簧(19)装在两端的摩擦片之间,离合器外壳(13)筒体底端有数个斜槽,离合子钢球(15)装在斜槽内,在低转速条件下离合子钢球(15)位于斜槽底部,离合器不结合,在高转速条件下离合子钢球(15)在离心力作用下外移,压动摩擦片使离合器结合,离合器外壳(13)左端为有54-59齿的齿轮,次级主齿轮(8)有25-32齿,次级离合器(9)的离合器外壳(13)的齿与次级主齿轮(8)的齿啮合;输出主齿轮(10)有13-15齿,输出从齿轮(11)有31-33齿,输出从齿轮(11)的齿与输出主齿轮(10)的齿啮合。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自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初级离合器(6)外置于壳体(2)之外;曲轴(3)的右端伸出于壳体(2)外,初级离合器(6)的转子(21)装在壳体(2)外曲轴(3)的右端上,外环(20)的右段套在转子(21)外,外环(20)左段装在壳体(2)内其上有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摩托车自动变速装置,包含汽缸及汽缸头组合(1)、壳体(2)、曲轴(3)、主轴(4)及副轴(5),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初级离合器(6)、初级从齿轮(7)、次级主齿轮(8)、次级离合器(9)、输出主齿轮(10)、输出从齿轮(11)及链轮(12);汽缸及汽缸头组合(1)装在壳体(2)上;曲轴(3)、主轴(4)及副轴(5)装在壳体(2)内轴承上;曲轴(3)左端伸出于壳体(2)外,壳体(2)内曲轴(3)右段上装初级离合器(6)及次级主齿轮(8);主轴(4)上装初级从齿轮(7)、次级离合器(9)及输出主齿轮(10);副轴(5)左端伸出于壳体(2)外上装链轮(12),壳体(2)内的副轴(5)上装输出从齿轮(11);初级离合器(6)为离心式离合器,包含外环(20)、转子(21)、离合子(22)、离合子轴(23)及离合子弹簧(24),转子(21)装在曲轴(3)上,离合子轴(23)装在转子(21)上,离合子(22)以其轴孔套在离合子轴(23)上,外环(20)套在转子(21)外,外环(20)为初级主齿轮;初级从齿轮(7)为单向齿轮,包含棘轮(25)、棘轮转子(26)、棘爪(27)、棘爪轴(28)及棘爪弹簧(29),棘轮转子(26)装在主轴(4)上,棘爪轴(28)装在棘轮转子(26)上,棘爪(27)以其轴孔套在棘爪轴(28)上,棘爪弹簧(29)装在棘轮转子(26)与棘爪(27)之间使棘爪(27)外张,棘轮(25)套在棘轮转子(26)外其齿与初级离合器(6)的齿啮合;次级离合器(9)包含离合器外壳(13)、离合子钢球(15)、离合器转子(14)、外摩擦片(16)、内摩擦片(17)、卡箍(18)及弹簧(19),离合器外壳(13)为有内孔的筒,以其内孔套在主轴(4)上可绕主轴(4)转动,筒的内壁右部有内花键槽,外有花键槽的离合器转子(14)装在主轴(4)上,内摩擦片(17)以其内孔的花键齿装在离合器转子(14)的外花键槽上,外摩擦片(16)以其外花键齿装在离合器外壳(13)的内花键槽内,装在离合器外壳(13)筒体上的卡箍(18)与最右一片外摩擦片(16)相接,弹簧(19)装在两端的摩擦片之间,离合器外壳(13)筒体底端有数个斜槽,离合子钢球(15)装在斜槽内,在低转速条件下离合子钢球(15)位于斜槽底部,离合器不结合,在高转速条件下离合子钢球(15)在离心力作用下外移,压动摩擦片使离合器结合,离合器外壳(13)左端为有54-59齿的齿轮,次级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廖小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