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封闭水气密封拉链,包括具有防水性能的拉链布和若干个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布的侧边贴设于若干个链牙的内侧,链牙的内侧包括上接触部、中间链牙部和下接触部,中间链牙部的前侧开设有前咬合槽,中间链牙部的后侧开设有后咬合槽,中间链牙部的端部分别向前咬合槽、后咬合槽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前咬合牙、后咬合牙;拉链拉合时,其中一个链牙的前咬合牙容置于相对一侧前方的一个链牙的后咬合槽内并与该链牙的后咬合牙咬合,其中一个链牙的后咬合牙容置于相对一侧后方的一个链牙的前咬合槽内并与该链牙的前咬合牙咬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实现对拉链布侧边的完全密封压合,进而实现全封闭防水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拉链
,尤其涉及一种全封闭水气密封拉链。
技术介绍
现有市面的水气密封拉链,其结构是通过一个U型件与链牙来将防水基布卡在链牙的上下两侧,从而出现上防水接触层、中间链牙层、下防水接触层。整条拉链拉合后,通过中间链牙的咬合将相对应的两个上防水接触层紧紧压合在一起,也同时将相对应得两个下防水接触层紧紧压合在一起,从而起到隔绝水气的作用。但是,由于中间链牙层是贯通整条拉链,并且不可避免在拉链的止端是和外界相通的,中间链牙层的每个链牙彼此间并不密合,所以上防水接触层也就失去了防水作用。在只有下防水层真正起到防水作用的情况下,防水的有效接触面积宽度就很小了,复杂情况下的防护力则变得很弱,例如受到压力、拉扯、夹有杂质等。另外,现有市面的水气密封拉链,其链牙都是卡粘住基布,基布夹于中间,但基布是软材质,卡粘效果受到影响,容易脱牙;也同时因为基布是软的有一定的伸缩性,在大力拉合拉链或拉扯拉链,容易使相邻链牙间距扩大,使拉链脱离咬合状态,从而失去防水气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扩大防水气的有效接触面积,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依然能够保证密封效果的全封闭水气密封拉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全封闭水气密封拉链,包括具有防水性能的拉链布和若干个链牙,所述拉链布的侧边贴设于若干个链牙的内侧,链牙的内侧包括上接触部、中间链牙部和下接触部,中间链牙部的前侧开设有前咬合槽,中间链牙部的后侧开设有后咬合槽,中间链牙部的端部分别向前咬合槽、后咬合槽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前咬合牙、后咬合牙;拉链拉合时,其中一个链牙的前咬合牙容置于相对一侧前方的一个链牙的后咬合槽内并与该链牙的后咬合牙咬合,其中一个链牙的后咬合牙容置于相对一侧后方的一个链牙的前咬合槽内并与该链牙的前咬合牙咬合。优选的,所述上接触部与中间链牙部的连接处、下接触部与中间链牙部的连接处均圆滑过渡。优选的,所述前咬合牙、后咬合牙的端部靠近外侧位置均设置有斜面。优选的,还包括筋线,若干个链牙均与筋线连接。优选的,所述链牙的外侧开设有筋线槽,筋线容置于该筋线槽内,筋线与链牙通过胶水粘接,或者筋线与链牙通过硫化方式粘接,或者筋线与链牙热熔粘接,或者筋线与链牙铆接。优选的,所述链牙内开设有筋线孔,筋线穿设于该筋线孔,筋线与链牙通过胶水粘接,或者筋线与链牙通过硫化方式粘接,或者筋线与链牙热熔粘接,或者筋线与链牙铆接。优选的,所述链牙为塑料链牙、金属链牙或者金属塑料复合链牙。优选的,所述拉链布的侧边通过胶水与链牙的内侧粘贴,或者拉链布的侧边与链牙的内侧热熔粘接。优选的,所述拉链布的侧边间隔划开有缝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全封闭水气密封拉链,拉链拉合时,其中一个链牙的前咬合牙容置于相对一侧前方的一个链牙的后咬合槽内并与该链牙的后咬合牙咬合,其中一个链牙的后咬合牙容置于相对一侧后方的一个链牙的前咬合槽内并与该链牙的前咬合牙咬合;另外,其中一个链牙的上接触部与相对一侧的前后两个链牙的上接触部压合,其中一个链牙的下接触部与相对一侧的前后两个链牙的下接触部压合,具有防水性能的拉链布的侧边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被链牙之间的上接触部、中间链牙部和下接触部咬稳。本技术的全封闭水气密封拉链,拉合时,链牙内侧的上接触部、中间链牙部和下接触部均能够起到阻隔水气的作用,扩大防水气的有效接触面积,并保证在受到外力挤压、拉扯或者夹有杂质等的复杂条件下,链牙之间依然能够咬稳,实现对拉链布侧边的完全密封压合,进而实现全封闭防水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拉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拉链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拉链的拉链布的侧边粘贴于若干链牙的内侧面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拉链的链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拉链的剖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I 一拉链布 2—链牙3—筋线21—上接触部 22—中间链牙部23—下接触部24—前咬合槽 25—后咬合槽26—前咬合牙27—后咬合牙 28—斜面29—筋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全封闭水气密封拉链,包括具有防水性能的拉链布I和若干个链牙2,所述拉链布I的侧边贴设于若干个链牙2的内侧,链牙2的内侧包括上接触部21、中间链牙部22和下接触部23,中间链牙部22的前侧开设有前咬合槽24,中间链牙部22的后侧开设有后咬合槽25,中间链牙部22的端部分别向前咬合槽24、后咬合槽25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前咬合牙26、后咬合牙27 ;具体的,拉链布I的侧边可以通过胶水粘贴于链牙2的内侧,即拉链布I可以通过胶水粘贴于链牙2的上接触部21、中间链牙部22的前咬合槽24的后壁、后咬合槽25的厚壁和下接触部23 ;当拉链拉合时,其中一个链牙2的前咬合牙26容置于相对一侧前方的一个链牙2的后咬合槽25内并与该链牙2的后咬合牙27咬合,其中一个链牙2的后咬合牙27容置于相对一侧后方的一个链牙2的前咬合槽24内并与该链牙2的前咬合牙26咬合,以及其中一个链牙2的上接触部21与相对一侧的前后两个链牙2的上接触部21压合,其中一个链牙2的下接触部23与相对一侧的前后两个链牙2的下接触部23压合;拉链布I的侧边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被压合,其中,拉链布I的侧边的上部分被链牙2之间的上接触部21压合,拉链布I的侧边的中部分被链牙2之间的前咬合牙26与后咬合槽25压合,以及后咬合牙27与前咬合槽24压合,拉链布I的侧边的下部分被链牙2之间的下接触部23压合,即拉合的拉链有三重的密封。本实施例中,在中间链牙部22的前咬合牙26、后咬合牙27之间的咬合作用下使得链牙2的上接触部21之间,以及链牙2的下接触部23之间实现压合。其中,中间链牙部22的前咬合牙26、后咬合牙27之间的咬合具体如以下方式实现,先在拉链布I的侧边间隔划开缝隙,然后拉链布I侧边的将缝隙两侧的区域分别于中间链牙部22的前咬合槽24的后壁、中间链牙部22的端部以及中间链牙部22的的后咬合槽25的后壁粘接,以及与上接触部21粘接,然后相对两侧的链牙2的前咬合牙26与后咬合牙27相互咬合的通知将拉链布I挤压在前咬合槽24的后壁、中间链牙部22的端部以及中间链牙部22的的后咬合槽25的后壁上,从而实现中间链牙部22的咬合连接,通过该种结构设计的链牙2的咬合,即使受到外力的挤压、拉扯等作用下,拉链均能够实现全封闭防水气,密封效果非常好。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接触部21与中间链牙部22的连接处、下接触部23与中间链牙部22的连接处均圆滑过渡,圆滑过渡设计可以使得相对两侧的链牙2粘接有拉链布I的内侧在咬合时,圆滑过渡面使得两侧的链牙2正好一一对应,相对两侧的链牙2之间的弧度间距保持一致,咬合后的密封性能更佳。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咬合牙26、后咬合牙27的端部靠近外侧位置均设置有斜面28,斜面28的设置方便拉链头拉合时,驱使前咬合牙26和后咬合牙27更易滑入对应一侧的后咬合槽25和前咬合槽24内与前咬合牙26和后咬合牙27咬合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拉链还包括筋线3,若干个链牙2均与筋线3连接,筋线3能够将若干个并排的链牙2实现连接,具体的,所述链牙2为塑料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封闭水气密封拉链,包括具有防水性能的拉链布(1)和若干个链牙(2),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布(1)的侧边贴设于若干个链牙(2)的内侧,链牙(2)的内侧包括上接触部(21)、中间链牙部(22)和下接触部(23),中间链牙部(22)的前侧开设有前咬合槽(24),中间链牙部(22)的后侧开设有后咬合槽(25),中间链牙部(22)的端部分别向前咬合槽(24)、后咬合槽(25)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前咬合牙(26)、后咬合牙(27);拉链拉合时,其中一个链牙(2)的前咬合牙(26)容置于相对一侧前方的一个链牙(2)的后咬合槽(25)内并与该链牙(2)的后咬合牙(27)咬合,其中一个链牙(2)的后咬合牙(27)容置于相对一侧后方的一个链牙(2)的前咬合槽(24)内并与该链牙(2)的前咬合牙(26)咬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旻曜,张韬,
申请(专利权)人:张旻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