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暖装置,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有加热组件控制电路,所述加热组件控制电路电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电连接有充电插头;所述外壳外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本取暖装置通过在外壳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并且使太阳能电池板与电源电连接的方式,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装置不仅能够在室内的插座上通过充电插头进行充电,还能够在户外使用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充电,极大的提升的取暖装置的持续使用时间,改善了现有的电暖宝只能通过家用充电插头进行充电,使得现有的电暖宝不能够长期在户外使用,给使用者造成了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取暖装置。
技术介绍
在较冷的环境下,电暖宝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取暖品。但是,现有的电暖宝只能通过家用充电插头进行充电,使得现有的电暖宝不能够长期在户外使用,给使用者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暖装置,以改善现有的电暖宝只能通过家用充电插头进行充电,使得现有的电暖宝不能够长期在户外使用,给使用者造成了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取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有加热组件控制电路,所述加热组件控制电路电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电连接有充电插头;所述外壳外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电源电连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电阻片以及第二发热电阻片,所述加热组件控制电路包括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包括动端、第一不动端以及第二不动端;所述动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发热电阻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不动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发热电阻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不动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不动端电连接。当使用者处于不同的温度环境时,所需要的取暖装置的发热功率不一样。而当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电阻片以及第二发热电阻片,所述加热组件控制电路包括单刀双掷开关时,并且使所述第一发热电阻片、所述第二发热电阻片以及所述单刀双掷开关按照上述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后。当使用者把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与第一不动端连接时,所述第一发热电阻片开始工作产生热量,而当使用者把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与第二不动端连接时,所述第一发热电阻片以及所述第二发热电阻片均开始工作,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实际环境调整本技术提供的取暖装置的发热功率,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三发热电阻片,所述加热组件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所述开关、所述第三发热电阻片以及所述电源串联。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开关来控制所述第三发热电阻片的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发光件,所述发光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上,所述发光件与所述电源电连接。当使用者在无法提供照明的室内或者在光线较为昏暗的户外时,发光件可以作为照明光源,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件为LED灯。LED灯具有节能、寿命长的优点,且不易损坏,以便于使用者的长期使用。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微处理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外壳的外壁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当在外壳内设置温度传感器以及微处理器后,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外壳内部的温度,而在外壳的外壁设置显示器,且使显示器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后,所述显示器能够实时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监测的外壳内部的温度,以便于使用者查看。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当所述微处理器判断所述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的值大于预设的阈值时,会向所述蜂鸣器发送启动信号,使蜂鸣器开始工作,以便于告知使用者,防止取暖装置温度过高而烫伤使用者。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可充电锂电池。可充电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平均输出电压高,自放电小,没有记忆效应的特点。工作温度范围宽为_20°C?60°C。循环性能优越、可快速充放电、充电效率高,而且输出功率大,使用寿命长,有利于用户长时间使用。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形状为长方体。当外壳的形状为长方体时有利于用户用手握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装置,通过在外壳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并且使太阳能电池板与电源电连接的方式,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装置不仅能够在室内的插座上通过充电插头进行充电,还能够在户外使用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充电,极大的提升的取暖装置的持续使用时间,改善了现有的电暖宝只能通过家用充电插头进行充电,使得现有的电暖宝不能够长期在户外使用,给使用者造成了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装置中微处理器的外围元件连接结构框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暖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取暖装置的工作原理图。附图标记:温度传感器101,微处理器102,显示器103,蜂鸣器104 ;第一发热电阻片R1,第二发热电阻片R2,第三发热电阻片R3 ;动端a,第一不动端b,第二不动端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暖装置,包括外壳,在实践过程中,外壳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可以设置为椭圆状或者圆柱状,而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为了便于使用者用手握住,所述外壳的形状设置为为长方体状。而外壳的材料可以采用ABS塑料。当然,为了实现取暖功能,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加热组件,而为了实现对加热组件的控制,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有加热组件控制电路,所述加热组件控制电路电连接有电源。而为了实现对所述电源进行充电,所述电源电连接有充电插头。为了保护电源不受加热组件的所散发热量的影响,所述电源与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隔热层。而当在户外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装置时,为了使本取暖装置有良好的可持续使用性能,所述外壳外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电源电连接。从而使得电源电量低时,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充电。而在实践过程中,加热组件以及加热组件控制电路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电阻片Rl以及第二发热电阻片R2,所述加热组件控制电路包括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包括动端a、第一不动端b以及第二不动端c ;所述动端a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发热电阻片Rl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不动端b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发热电阻片R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不动端b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不动端c电连接。当使用者处于不同的温度环境时,所需要的取暖装置的发热功率不一样。而当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电阻片Rl以及第二发热电阻片R2,所述加热组件控制电路包括单刀双掷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有加热组件控制电路,所述加热组件控制电路电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电连接有充电插头;所述外壳外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子裴,侯晓娟,尹宜夫,宋歌,陈杰威,李美成,颜济青,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