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丰专利>正文

微型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073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型自行车,为克服自行车由于车体高大而造成的种种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传统自行车的车体结构、驱动方式、传动装置进行根本性的改造。此车采用小车轮、低车座、低车把、低脚蹬的车体结构;脚蹬上下蹬踏式的驱动方式;由拉杆、导轮、链条、飞轮等构成的传动装置。此车携存方便,机动灵活,驱动舒适,驾驶安全,可大大扩展自行车的使用人群和适应场所,有望成为自行车发展的主流车型。(*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一种自行车,是一种上下瞪踏式自行车。技术背景自行车是一种便捷、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但随着汽车、摩托车、电 动车的迅猛发展,使自行车受到很大冲击。使自行车业面临危机的部分原因 是由于传统自行车存在由于车体高大而导致的乘坐不舒适、驱动较费力, 驾驶不安全,携存不方便等缺陷而造成的。现在,小轮式、折叠式自行车 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但并未根治自行车的"恐龙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自行车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对传统自行车的车体结构、 驱动方式、传动装置进行根本的改造,以达到车体小巧、乘坐舒适、驱动 省力、运行安全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车体结构要实现车体的小型化,必须首先降低车座,'本技术大幅度降低车座, 车把也相应降低,车座支杆后移,至后轮轴处与车架连接,为脚蹬运动留出 足够的空间,同时采用较宽大的车座。此车车轮小,前轮与车把连接,车架前端连接车把轴承套,后端由车叉连接后轮轴。以上结构使车体显著减 小,重心下移,这样使车子运行平稳,停车时可不下车,在惯性滑行时, 两脚可平放在脚踏板上,由于两脚可轻易着地,也解决了传统自行车易歪 倒而不安全问题。二、 驱动方式自行车车体结构大小是由驱动方式决定的。传统自行车脚蹬旋转式的 驱动方式,由于脚蹬活动幅度大,所以造成车体高大。本技术采用上 下(前后)蹬踏式的驱动方式。在车架下端两侧装有固定踏板,固定踏板 通过轴承与脚蹬曲柄连接,两脚蹬曲柄上皆装有拉杆,拉杆的髙度决定传 动比,拉杆越高,传动比越大(拉杆的高度可调节),这样采用小车轮而不 影响车速。采用此驱动方式,不仅大大縮小脚蹬的活动区间,而且还消除 了旋转式驱动方式的无用功和低效功,这样蹬踏既伸展有力又节省动力, 驱动犹如原地踏步,符合人的自然习性,所以感到轻松舒适。三、 传动装置釆用上下蹬踏式驱动方式,关键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把直线往复运动 转化为连续回转运动的传动装置。如采用一般机械传动中常用的曲柄活塞 式,连杆偏心轮式,不仅因有死点动力损耗大,精度要求高,而且在自行 车上也难以应用。本技术采用双拉杆——双飞轮传动装置,有效地解 决了这个难题。两脚蹬上的拉杆分别与链条连接,两链条经过导轮上方(也 可不要导轮)其另一端分别固定在飞轮的一个齿牙上,两飞轮分别安装在后轮两侧的轮毂上,两弹簧套装在后轮轴上,其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 端固定在飞轮的一个齿牙上。当脚蹬下踏时,拉杆牵动链条并带动飞轮正 向旋转,在驱车前行的同时,拧紧了弹簧;当脚抬起时,弹簧扭动飞轮负 向空转,飞轮把链条巻回到飞轮上,同时链条把脚蹬拉回到起始位置。此 传动装置作用力皆在飞轮的正切线方向上,不仅节省动力,而且传动可靠 性强,配合精度要求低,所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车体如童车般小巧,所以携存方便, 且机动灵活,可扩展自行车的使用场所,如可在人行道、公园、工厂等处 行驶;由于驱动省力,运行平稳、驾驶安全,所以可扩展自行车的使用人 群。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l是蹬踏运动示意间; 图2是实施例构造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构造俯视图;在图2中1、前轮;2、后轮;3、车把;4、车架;5、固定踏板;6、 脚蹬;7、拉杆;8、链条;9、导轮;10、飞轮;11、后轮轴;12、弹簧; 13、车座。具体实施方式前轮(1)安在车把(3)的车叉上,车座(13)的支杆与车架(4)连 接,前轮(1)与后轮(2)由车架(4)连为一体,车架(4)两侧下端装 有固定踏板(5),固定踏板(5)与脚蹬(6)通过轴承连接,脚蹬(6)的 曲柄上有拉杆(7),拉杆(7)与链条(8)的一端连接,链条(8)通过导 轮(9)其另一端固定在飞轮(10)的一个齿牙上,飞轮(10)安装在后轮 (2)两侧的轮毂上,后轮(2)安装在后轮轴(11)上,后轮轴(11)上 套装两只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固定在车架(4)上,另一端穿插 在飞轮(10)的一个齿牙孔中。人坐在车上,两脚前倾轮番蹬踏脚蹬(6) 而驱车前行。权利要求1、微型自行车,它包括前轮、后轮、车架、车把、车闸,其特征是采用小车轮、矮车座、低车把,车座支杆后移至后轮轴处与车架连接,车架下端的固定踏板通过铰轴分别铰接两脚蹬曲柄,两脚蹬可绕铰接点上下摆动,其活动下位由固定踏板限定,两脚蹬通过曲柄上的拉杆分别连接链条,两链条经导轮后分别连接飞论,两飞轮安装在后轮的轮毂上,后轮轴两边各套装一只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连接飞轮的一个齿牙。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微型自行车,其特征是车轮直径为12—20吋。专利摘要一种微型自行车,为克服自行车由于车体高大而造成的种种弊端,本技术对传统自行车的车体结构、驱动方式、传动装置进行根本性的改造。此车采用小车轮、低车座、低车把、低脚蹬的车体结构;脚蹬上下蹬踏式的驱动方式;由拉杆、导轮、链条、飞轮等构成的传动装置。此车携存方便,机动灵活,驱动舒适,驾驶安全,可大大扩展自行车的使用人群和适应场所,有望成为自行车发展的主流车型。文档编号B62M1/24GK201046740SQ20062000969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丰 刘, 刘晓艳, 铱 张, 韩淑芹 申请人:丰 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型自行车,它包括前轮、后轮、车架、车把、车闸,其特征是:采用小车轮、矮车座、低车把,车座支杆后移至后轮轴处与车架连接,车架下端的固定踏板通过铰轴分别铰接两脚蹬曲柄,两脚蹬可绕铰接点上下摆动,其活动下位由固定踏板限定,两脚蹬通过曲柄上的拉杆分别连接链条,两链条经导轮后分别连接飞论,两飞轮安装在后轮的轮毂上,后轮轴两边各套装一只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连接飞轮的一个齿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艳刘丰张铱韩淑芹
申请(专利权)人:刘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