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朝阳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正三轮摩托车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769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正三轮摩托车传动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的正三轮摩托车传动机构,其发动机输出轴(12)通过链条/齿轮与进退档换向器(3)的输入轴(10)连接,进退档换向器(3)的输入轴(10)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主动锥齿轮(24)(29),在两个主动锥齿轮(24)(29)之间设置有沿输入轴移动的离合套(25),设置与两个主动锥齿轮(24)(29)常啮合的被动锥齿轮(26),与被动锥齿轮(26)连接的进退档换向器输出轴(28)通过万向节(4)(9)和传动轴(5)与后桥(8)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进退档换向器、传动轴居中设置,便于整个车辆布置,能使后桥左右两半轴等长,有效减少生产、维护工作量,并使车辆受力更加均匀,传动更加平稳。(*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正三轮摩托车传动技术,主要涉及一种改进的正三轮摩托车传动机构。现已提出的正三轮摩托车轴传动机构设置有倒顺档功能,其结构设计是将发动机输出轴与倒顺档换向器的主动锥齿轮内孔花键直接联接,在换向器的输出轴上对称设置两个转向相反的被动锥齿轮,设置通过拨叉控制的离合套并使离合套可沿输出轴移动(离合套内孔花键与输出轴花键滑动连接)。通过离合套与两个转向相反的被动锥齿轮分别啮合与分离,实现换向器输出轴的正转与反转。换向器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与后桥连接。在这种结构中,换向器与发动动输出轴直接连接,从而使得发动机输出轴与发动机机体经常损坏。由于换向器与发动动输出轴直接连接,从而使得整体结构不得不偏离车辆中心设置并使整体传动轴长度过长,强度偏低,且不利于传动轴的动平衡性能。而且还使得车辆后桥左右半轴不能等长,从而使车辆受力不均还加大了车辆后桥生产不便和维护不便。由于该结构传动轴过长,使得正好位于整个车架受力的变形区正下方,使车辆在使用中因车架变形导致传动轴额外受力,导致机件损坏。本技术完成其专利技术任务采用的技术结构为在发动机的正后方设置一个进退档换向器,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链条/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正三轮摩托车传动机构,其特征是:在发动机(1)的正后方设置一个进退档换向器(3),发动机输出轴(12)通过链条/齿轮与进退档换向器(3)的输入轴(10)连接,进退档换向器(3)的输入轴(10)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主动锥齿轮(24)(29),在两个主动锥齿轮(24)(29)之间设置有沿输入轴移动的离合套(25),并设置带动离合套(25)移动的拨叉(22),设置与两个主动锥齿轮(24)(29)常啮合的被动锥齿轮(26),与被动锥齿轮(26)连接的进退档换向器输出轴(28)通过万向节(4)(9)和传动轴(5)与后桥(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王朝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