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携带式健身运行滑行车。它的主要结构包括带实心橡胶轮胎的前、后车轮以及前叉、方向把手、座鞍、车架横梁,在所述车架横梁上装有踏脚板。滑行车的结构部件之间的连接均采用鱼尾螺母或止动螺杆,便于拆卸和携带。在车轮底部安装滑板,则可做滑雪器具使用。本装置结构简单,安全性好,男女老少皆宜,有以车代步的功能,适应性广。(*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身运动车。健身器械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第CN89217313.0号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三轮健身车,能起到健身锻炼的作用。研制两轮健身运动滑行车,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它受场地与路面的限制更小,应用更广泛。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携带式健身运动滑行车,使之具有适于健身锻炼、便于携带等技术特点。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带实心橡胶轮胎的前车轮和后车轮以及前叉、方向把手、座鞍、座鞍前斜杠与后斜杠;其技术特点是,车架横梁的翘起端同前叉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后车轮,车架横梁上装有踏脚板,方向把手杆与前叉的连接以及前叉与前轮轴的连接、座鞍与前斜杠的连接、前斜杠与车架横梁的连接、车架横梁并后斜杠同后车轮轴的连接均采用便于拆卸的鱼尾螺母或鱼尾止动螺杆锁紧结构。以下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侧视结构,图2为俯视结构,图3是鱼尾螺母。在附图中1-前车轮2-有翘起端的车架横梁3-方向把手4-手柄5-踏脚板6-座鞍7-车闸8-车铃9-鱼尾螺母10-前叉11-前斜杠12-后斜杠13-后车轮14-纵向隔条由附图可知,本技术包括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实心橡胶轮胎的前车轮(1)与后车轮(13)以及前叉(10)、方向把手(3)、座鞍(6)、座鞍前斜杠(11)及后斜杠(12),其结构特点在于,车架横梁的翘起端接在前叉(10)上,其另一端与后车轮(13)的轴相连接,车架横梁(2)上装有踏脚板(5),方向把手(3)的把手杆同前叉(10)的连接以及前叉(10)同前车轮(1)的轴、座鞍(6)同前斜杠(11)、前斜杠(11)同车架横梁(2)、车架横梁(2)并后斜杠(12)同后车轮(13)轴等处的连接均采用便于拆卸的鱼尾螺母或鱼尾止动螺杆锁紧结构。为方便起见,可在所述踏脚板(5)的中部设置一个纵向隔条(14),使踏脚板(5)分成左右踏脚区,以准确踏脚。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原理是,使用时,手握住所述手柄(4)操纵方向,当右脚踩在踏脚板(5)上时,左脚在车左侧后方用力蹬地,人背弓起,抬头望前方,臀部不接触座鞍(6),整个身体姿式象滑冰运动员在冰上滑行时一样,然后左脚蹬地,两脚如此交替运动,使车辆连续前进。当下坡或不需用力蹬地时,人可坐在座鞍(6)上,双脚放在板(5)上,随车自由滑行。在两车轮(1)(13)底部固定上滑行平板,则可在雪地上按前述加力方式进行滑雪运动。因此,本装置可在陆、冰雪、水地上使用,并起到以车代步的作用。本技术的车架等全部构件均可采用铝合金管材制作,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体积小、重量轻,拆卸与携带方便的特点。它适用性广,能在一般城镇道路上行驶,男女老少皆宜,安全性好、综合性强,把健身运动、娱乐和运行合为一体,是极好的健身器具。实施例按附图所示结构的健身车,全车高600mm、长550mm,余可参照已有技术制作。权利要求1.一种携带式健身运动滑行车,包括带实心橡胶轮胎的前车轮(1)和后车轮(13)以及前叉(10)、方向把手(3)、座鞍(6)、座鞍前斜杠(11)和后斜杠(12),其特征是,车架横梁(2)的翘起端接在前叉(10)上而另一端与后车轮(13)轴相连接,车架横梁(2)上有踏脚板(5),方向把手(3)的把手杆同前叉(10)的连接以及前叉(16)同前车轮(1)的轴、座鞍(6)同前斜杠(11)、前斜杠(11)同车架横梁(2)、车架横梁(2)并后斜杠(12)同后车轮(13)轴的连接均采用便于拆卸的鱼尾螺母或鱼尾止动螺杆锁紧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健身运动滑行车,其特征是,所述踏脚板(5)上有纵向隔条(1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携带式健身运行滑行车。它的主要结构包括带实心橡胶轮胎的前、后车轮以及前叉、方向把手、座鞍、车架横梁,在所述车架横梁上装有踏脚板。滑行车的结构部件之间的连接均采用鱼尾螺母或止动螺杆,便于拆卸和携带。在车轮底部安装滑板,则可做滑雪器具使用。本装置结构简单,安全性好,男女老少皆宜,有以车代步的功能,适应性广。文档编号B62M1/00GK2096518SQ9122055公开日1992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叶光辉 申请人:叶光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携带式健身运动滑行车,包括带实心橡胶轮胎的前车轮(1)和后车轮(13)以及前叉(10)、方向把手(3)、座鞍(6)、座鞍前斜杠(11)和后斜杠(12),其特征是,车架横梁(2)的翘起端接在前叉(10)上而另一端与后车轮(13)轴相连接,车架横梁(2)上有踏脚板(5),方向把手(3)的把手杆同前叉(10)的连接以及前叉(16)同前车轮(1)的轴、座鞍(6)同前斜杠(11)、前斜杠(11)同车架横梁(2)、车架横梁(2)并后斜杠(12)同后车轮(13)轴的连接均采用便于拆卸的鱼尾螺母或鱼尾止动螺杆锁紧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叶光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