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胚胎及配子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5328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胚胎及配子转移装置,该装置包括:A1、利用单片机和步进电机连接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A2、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通过柔性硅胶管连接到毛细玻璃管;A3、设定参数控制步进电机转速及工作时间,步进电机控制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的移液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微量移液的原理,实现自动转移微量的胚胎或配子,通过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转速及工作时间,步进电机控制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的移液量。使技术人员不需要经过长期培训即可迅速有效完成体外受精的胚胎及配子转移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胚胎及配子转移装置,属于生物技术及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在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以及人类的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到体外受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在体外进行精子和卵子人工结合,形成受精卵,通过体外培养将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将胚胎移植回母体子宫进而获得妊娠。在全部过程中需要频繁的进行胚胎或配子的转移。例如从受精培养液转移至卵裂培养液,或者从培养皿中转移至子宫内等。在现有技术中,胚胎及配子的转移是用毛细玻璃管加胶头,由技术人员通过手指挤压胶头进行操作。技术人员需要经过长时间培训才能熟练掌握这门技术。同时,由于胚胎及配子非常小(直径约为100微米左右),手工操作需要非常精细,技术人员容易疲劳,无法长时间或对大量胚胎进行这种手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量胚胎及配子转移装置,利用微量移液的原理,实现自动转移微量的胚胎或配子,使技术人员不需要经过长期培训即可迅速有效完成体外受精的胚胎及配子转移工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Al、利用单片机和步进电机连接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A2、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通过柔性硅胶管连接到毛细玻璃管;A3、设定参数控制步进电机转速及工作时间,步进电机控制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的移液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Al步骤还包括:步进电机通过丝杆滑块连接微量移液器,利用丝杆滑块将步进电机的旋转移转化为直线位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A2步骤具体还包括:根据毛细玻璃管的不同直径选取不同的硅胶管,毛细玻璃管、硅胶管、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这三者之间紧密无缝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A3步骤具体还包括:根据实验需要测算需要吸入或吹出胚胎或配子的体积,换算成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所需要工作的直线距离,用单片机编程,控制步进电机精确移动所需要的直线距离。用脚踏板控制步进电机正向或反向运动,从而控制胚胎或配子的吸入或吹出。本技术解决了现有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在技术人员不需要长期培训的情况下,通过本装置可以迅速的转移微量的胚胎及配子,同时采用本装置可以有效控制转移胚胎及配子的总体积量,使操作更加精确。【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胚胎及配子转移装置结构概略图11——单片机12——步进电机13——丝杆14--丝杆滑块15--微量注射器推杆16--微量注射器17——柔性硅胶管18——毛细玻璃管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胚胎及配子转移装置的结构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考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胚胎及配子转移装置,该装置包括如下结构:Al、利用单片机和步进电机连接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单片机1接口连接步进电机的控制端,单片机和步进电机电源线分别接5v电源。步进电机转子与丝杆相连,丝杆螺距为0.25mm。丝杆上有滑块,滑块螺纹与丝杆螺距匹配。将滑块连接微量移液器的推杆上,微量移液器与步进电机丝杆同向并排排列。A2、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通过柔性硅胶管连接到毛细玻璃管;根据毛细玻璃管直径选取柔性硅胶管。硅胶管一端连接毛细玻璃管,另一端连接微量移液器注射口。确保所有连接处为紧密无缝连接,如有管径不匹配,可用转接头转接。A3、设定参数控制步进电机转速及工作时间,步进电机控制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的移液量。对单片机进行编程,通过1 口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和工作时间。步进电机的转速用于控制转移胚胎或配子时的压力;步进电机的工作时间用于控制转移胚胎或配子时的移液量。左侧脚踏板踩下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正向运动,吸入胚胎或配子。右侧脚踏板踩下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反向运动,吹出胚胎或配子。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主权项】1.一种胚胎及配子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如下结构: Al、利用单片机和步进电机连接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 A2、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通过柔性硅胶管连接到毛细玻璃管; A3、设定参数控制步进电机转速及工作时间,步进电机控制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的移液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胚胎及配子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l步骤还包括:步进电机通过丝杆滑块连接微量移液器,利用丝杆滑块将步进电机的旋转移转化为直线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胚胎及配子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2步骤还包括:根据毛细玻璃管的不同直径选取不同的硅胶管,毛细玻璃管、硅胶管、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这三者之间紧密无缝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胚胎及配子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3步骤还包括:根据实验需要测算需要吸入或吹出胚胎或配子的体积,换算成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所需要工作的直线距离,用单片机编程,控制步进电机精确移动所需要的直线距离,用脚踏板控制步进电机正向或反向运动,从而控制胚胎或配子的吸入或吹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胚胎及配子转移装置,该装置包括:A1、利用单片机和步进电机连接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A2、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通过柔性硅胶管连接到毛细玻璃管;A3、设定参数控制步进电机转速及工作时间,步进电机控制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的移液量。本技术利用微量移液的原理,实现自动转移微量的胚胎或配子,通过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转速及工作时间,步进电机控制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的移液量。使技术人员不需要经过长期培训即可迅速有效完成体外受精的胚胎及配子转移工作。【IPC分类】A61D19-04, A61B17-43, A61D19-02, B01L3-00, A61B17-435【公开号】CN204581459【申请号】CN201520250589【专利技术人】严正杰, 黄佳沁, 赵晓春, 句彦松, 孙雪萍 【申请人】南京爱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5年4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胚胎及配子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如下结构:A1、利用单片机和步进电机连接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A2、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通过柔性硅胶管连接到毛细玻璃管;A3、设定参数控制步进电机转速及工作时间,步进电机控制微量移液器或蠕动泵的移液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正杰黄佳沁赵晓春句彦松孙雪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爱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