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永余专利>正文

一种驱动机构改进的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03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机构改进的自行车,其驱动机构的曲柄与中轴单向齿合连接,左右曲柄往复连动;中轴的位置处于经过前后轮轴连线上距前轮最后端30厘米点、并与该点和后轮轴的连线的夹角为35度及70度的两条直线之间,且在垂直方向上处于鞍座以下前后轮轴连线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自行车自身的高度及车长增加曲柄至中轴直线长度,骑行省力,特别是对于载重车和三轮车,能充分发挥其优点,也可设置变速装置提高骑行速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涉及自行车的驱动机构。目前,公用的自行车的曲柄长度受其圆周运动的限制,其与驱动链轮的半径比较小,并没有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减轻骑行者的骑行强度;另有一种踏板自行车,如申请号为96115576.0的中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自行车,这种自行车尽管增加了曲柄的长度,但由于曲柄的支点在自行车的后轮轴上,因此在作功行程上曲柄的踏幅主要反映在垂直方向上,即主要依靠人体下肢在垂直方向上运动的距离来作为作功行程,而人体下肢自最底端运动至最上端,其所作的功属无用功,因此利用这种结构,骑行时作功的效率相对不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骑行强度、同时又兼顾作功效率的自行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驱动机构包括与传动装置对应的驱动齿轮或驱动链轮及其中轴,以及与中轴对应的左右曲柄,中轴设于车架上,所述的左右曲柄与中轴单向齿合连接,左右曲柄往复连动;中轴的位置处于经过前后轮轴连线上距前轮最后端30厘米点、且与该点和后轮轴的连线的夹角为35度及70度的两条直线之间,并在垂直方向上中轴处于鞍座高度以下前后轮轴连线以上。本专利技术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机构改进的自行车,其驱动机构包括与传动装置对应的驱动齿轮或驱动链轮及其中轴,以及与中轴对应的左右曲柄,中轴设于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曲柄与中轴单向齿合连接,左右曲柄往复连动;中轴的位置处于经过前后轮轴连线上距前轮最后端30厘米点、且与该点和后轮轴的连线的夹角为35度及70度的两条直线之间,并在垂直方向上中轴处于鞍座高度以下前后轮轴连线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永余
申请(专利权)人:叶永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