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宽输入电源系统中的低成本、高增益、高效率的错相控制的反极性高增益升压Boost变换电路。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Boost变换器的效率和降低成本,在不需要强制电气隔离的条件下,非隔离的Boost变换器由于省去了笨重的高频变压器,减少了电能变换的次数,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成本低等诸多优点。但是传统Boost变换电路中等效串联电阻限制了变换器电压增益的提高,电压增益的最大值约为3~5倍。当占空比D过大时,电感电流纹波增大,需要用更大的电感抑制电流纹波,这又意味着电感内阻的进一步增大,减小电感的等效串联电阻又意味着设计更大体积、更高成本的电感。传统Boost变换电路拓扑受寄生参数影响,已遭遇电压增益调节的极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但可以提供给负载负极性的输出电流/电压,实现0~10倍的电压升降比,而且输出电压稳定,谐波输出小,在提高电压增益的同时,还可避免开关器件工作于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错相控制的反极性高增益升压Boost变换电路,其特在在于:该升压Boost变换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升压模块(1)、极性变换模块(2)以及滤波输出模块(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错相控制的反极性高增益升压Boost变换电路,其特在在于:该升压Boost变换
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升压模块(1)、极性变换模块(2)以及滤波输出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相控制的反极性高增益升压Boost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压模块(1)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
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以及第三二极管(D3),所述极性变换模块(2)包括第一
电容(C1)、第二二极管(D2)、第二开关管(Q2)及第四二极管(D4),所述滤波输出模块(3)
包括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三电感(L3)
和负载(R),所述第一电感(L1)的同名端与直流电源(Ed)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
的异名端和第二电感(L2)的同名端同时与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
的异名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龙记,姜媛媛,于水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