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4368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驱动信号生成模块,所述驱动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驱动栅线开启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所持续的时间等于扫描n行栅线所需的时间;所述n≥2;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与n行栅线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驱动信号生成模块依次与n行栅线选通,将所生成的所述驱动信号依次输入所述n行栅线。上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可以减少栅极驱动电路所占用的面积,从而有助于实现窄边框,增大显示装置的有效显示区的面积,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同时,还可以给保护电路的布置提供足够的空间,这样可以提高电路的抗ESD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地,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显示器的发展呈现出了高集成度,低成本的发展趋势。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移位寄存器(英文:GateDriveronArray,缩写:GOA)的技术量产化的实现。利用移位寄存器技术将栅极驱动电路集成在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从而可以省掉栅极驱动集成电路部分,以从材料成本和制作工艺两方面降低产品成本。采用移位寄存器技术的栅极驱动电路包括若干个移位寄存器单元,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包含若干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以下简称为TFT),其中,每一移位寄存器单元对应一行栅线,驱动该行栅线开启和关闭。由于每一移位寄存器单元仅能驱动一行栅线开启和关闭,因此,在显示面板中,需要制备较多的移位寄存器单元,以驱动多行栅线开启和关闭;在此情况下,需要在阵列基板上制备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较多,从而,栅极驱动电路会占用较大的面积,不利于实现窄边框。而为了实现窄边框,就需要采用双边驱动(即在栅线的两端同时向栅线输入驱动信号)的技术方案,但采用双边驱动会导致高温抖动、隔行显示等不良。此外,栅极驱动电路占用的面积较大,还会限制保护电路的布线空间,从而会使得电路的抗ESD(静电释放)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其可以减少栅极驱动电路所占用的面积。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其包括:驱动信号生成模块,所述驱动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驱动栅线开启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所持续的时间等于扫描n行栅线所需的时间;所述n≥2;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与n行栅线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驱动信号生成模块依次与n行栅线选通,将所生成的所述驱动信号依次输入所述n行栅线。其中,所述选择模块包括n个薄膜晶体管,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与一时钟信号端连接,源极与驱动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漏极与一行栅线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还包括降噪模块,所述降噪模块用于降低输入到栅线中的驱动信号的噪声。其中,所述降噪模块包括n-1个降噪单元,所述n-1个降噪单元分别与n行栅线中最后开启的n-1行栅线一一对应;每个降噪单元在其对应的栅线开启时,将先于该栅线开启的栅线与低电压端连接。其中,与n行栅线中的第m行栅线对应的降噪单元包括m-1个薄膜晶体管,所述2≤m≤n;且所述m-1个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均与该第m行栅线的输入端连接,源极均与低电压端连接,漏极分别与n行栅线中的第1~m-1行栅线的输入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其中,所述n等于2。其中,所述驱动信号生成模块包括第一至第十晶体管,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信号输入端连接,源极与第一高电压端连接,漏极与上拉结点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复位信号端连接,源极与第一低电压端连接,漏极与上拉结点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上拉结点连接,源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连接,漏极与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和源极与第二高电压端连接,漏极与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二高电压端连接,漏极与下拉节点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源极与第二低电压端连接,漏极与下拉节点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低电压端连接,源极与第二低电压端连接,漏极与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源极与第二低电压端连接,漏极连接在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之间;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源极与第二低电压端连接,漏极与上拉结点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源极与第二低电压端连接,漏极与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上拉结点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移位寄存器单元的驱动方法,其包括:生成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所持续的时间等于扫描n行栅线所需的时间,所述n≥2;将所述驱动信号依次输入n行栅线内。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其包括级联在一起的多个上述移位寄存器单元。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栅极驱动电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输入向n行栅线的驱动信号由一个驱动信号生成模块所生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减少了驱动信号生成模块的数量;而每个驱动信号生成模块一般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和电容等器件,因此,这样可以减少栅极驱动电路所占用的面积,从而有助于实现窄边框,增大显示装置的有效显示区的面积,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同时,还可以给保护电路的布置提供足够的空间,这样可以提高电路的抗ESD(静电释放)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驱动方法,其将生成的一个驱动信号依次输入n行栅线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减少了用于生成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生成模块的数量;而驱动信号生成模块一般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和电容等器件,因此,这样可以减少栅极驱动电路所占用的面积,从而有助于实现窄边框,增大显示装置的有效显示区的面积,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同时,还可以给保护电路的布置提供足够的空间,这样可以提高电路的抗ESD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其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可以减少栅极驱动电路所占用的面积,从而有助于实现窄边框,增大显示装置的有效显示区的面积,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同时,还可以给保护电路的布置提供足够的空间,这样可以提高电路的抗ESD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其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可以减少栅极驱动电路所占用的面积,从而有助于实现窄边框,增大显示装置的有效显示区的面积,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同时,还可以给保护电路的布置提供足够的空间,这样可以提高电路的抗ESD能力。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电路图;图3为图2所述电路中各信号的时序图;图4为n为3时选择模块及降噪模块的电路图。其中,附图标记:1:驱动信号生成模块;2:选择模块;3:降噪模块;30:降噪单元;M1:第一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3:第三晶体管;M4:第四晶体管;M5:第五晶体管;M6:第六晶体管;M7:第七晶体管;M8:第八晶体管;M9:第九晶体管;M10:第十晶体管;M11:第十一晶体管;M12:第十二晶体管;M13:第十三晶体管;M14:第十四晶体管;M15:第十五晶体管;M16:第十六晶体管;C1:第一电容;INPUT:信号输入端;Reset:复位信号端;CLK1:第一时钟信号端;CLK2:第二时钟信号端;CLK3:第三时钟信号端;VDD:第一高电压端;VSS:第一低电压端;VGH:第二高电压端;VGL:第二低电压端/低电压端;OUTPUT:输出端;Gate1:n行栅线中的第一行栅线;Gate2:n行栅线中的第二行栅线;Gate3:n行栅线中的第三行栅线。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信号生成模块,所述驱动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驱动栅线开启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所持续的时间等于扫描n行栅线所需的时间;所述n≥2;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与n行栅线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驱动信号生成模块依次与n行栅线选通,将所生成的所述驱动信号依次输入所述n行栅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信号生成模块,所述驱动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驱动栅线开启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所持续的时间等于扫描n行栅线所需的时间;所述n≥2;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与n行栅线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驱动信号生成模块依次与n行栅线选通,将所生成的所述驱动信号依次输入所述n行栅线;降噪模块,所述降噪模块用于降低输入到栅线中的驱动信号的噪声;所述降噪模块包括n-1个降噪单元,所述n-1个降噪单元分别与n行栅线中最后开启的n-1行栅线一一对应;每个降噪单元在其对应的栅线开启时,将先于该栅线开启的栅线与低电压端连接;其中,与n行栅线中的第m行栅线对应的降噪单元包括m-1个薄膜晶体管,所述2≤m≤n;且所述m-1个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均与该第m行栅线的输入端连接,源极均与低电压端连接,漏极分别与n行栅线中的第1~m-1行栅线的输入端一一对应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n个薄膜晶体管,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与一时钟信号端连接,源极与驱动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漏极与一行栅线的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n等于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生成模块包括第一至第十晶体管,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信号输入端连接,源极与第一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亮王洪伟余飞蒋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