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芯体以及其制成的锂离子电池以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4128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2:28
一种锂离子电芯体以及其制成的锂离子电池以及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极片、隔膜、第二极片,所述隔膜间隔在所述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之间,所述隔膜包括隔膜基材层,在所述隔膜基材层的顶面还涂覆粘结有纳米级的氧化锆层,所述氧化锆层与所述第一极片正对接触,在所述隔膜基材层的底面涂覆有粘合材料层,所述粘合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极片正对接触。应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耐热性能,降低电池的温度,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芯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芯体以及其制成的锂离子 电池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目前在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中使用比较广泛,但其安全性颇为令人担 忧,主要是其手机和电脑类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中,正极均为能量密度极高的钴酸锂材料,钴 酸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平台高,长寿命的优点,同时其失控温度仅为150°c,所以由于使用过 程中,各种异常原因比如短路,过充等导致温度上升,达到隔膜收缩温度(110°c左右),正 负极越过隔膜接触短路,热量剧增引起电池燃烧,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利 用氧化锆的耐热性和隔膜上PVDF与极片的粘结性,可以防止电极上的极粉散落和隔膜受 热收缩引起正负极短路,取得满意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芯体以及其制成的锂离子电池 以及制备方法。应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耐热性能,降低电池的温 度,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芯体,包括第一极片、隔膜、第二极片,所述隔 膜间隔在所述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之间, 所述隔膜包括隔膜基材层,在所述隔膜基材层的顶面还涂覆粘结有纳米级的氧化 锆层,所述氧化锆层与所述第一极片正对接触, 在所述隔膜基材层的底面涂覆有粘合材料层,所述粘合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极片正 对接触。 可选地,所述第一极片为负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正极片。 可选地,所述氧化错层的厚度为0. 1ym~5ym。 可选地,所述氧化错层的厚度为4ym。 可选地,所述粘合材料层的厚度为0. 1ym~5ym。 可选地,所述粘合材料层的厚度为3ym。 可选地,所述隔膜基材层的厚度为9ym~40ym。 可选地,所述隔膜基材层的厚度为10ym。 可选地,所述氧化错的粒度为10nm~100nm。 可选地,所述氧化错的粒度为10nm~30nm。 可选地,所述粘合材料层的分子量为50万~200万。 可选地,所述粘合材料层为:聚偏氟乙烯层、或者聚丙烯酸层。 可选地,所述锂离子电芯体为:卷绕电芯体、或者叠片电芯体。 可选地,所述氧化锆层由氧化锆与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制成,其中氧化锆与 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30% :70%。 可选地,所述粘合材料层由聚偏氟乙烯与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制成,其中聚 偏氟乙烯与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15% :70%。 可选地,所述粘合材料层由聚丙烯酸与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制成,其中聚丙 烯酸与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15% :70%。 可选地,所述粘合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极片粘合结合在一起。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包上述之任一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以及 铝塑膜壳体, 在所述铝塑膜壳体内还灌注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液渗透在所述电芯体内。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制成上述之任一所述结构的锂离子电芯体, 将所述锂离子电池电芯体封装在铝塑膜壳体中,往所述铝塑膜壳体内灌注电解 液,密封铝塑膜壳体,得到锂离子电池,化成所述锂离子电池。 可选地,在化成所述锂离子电池之后,还包括: 热压所述锂离子电池,使所述锂离子电池中的隔膜上的粘合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极 片粘合结合在一起; 然后立即冷压所述锂离子电池,使所述锂离子电池中的隔膜上的所述粘合材料层 与所述第二极片粘合定型结合在一起。 可选地,热压温度为:在50°C~100°C,热压压力为0.05kg/mm2~0.90kg/mm2,热 压时间为2min~60min; 冷压温度为18°C~20°C,冷压压力为0? 05kg/mm2~0? 90kg/mm2,冷压时间为 2min~60min〇 可选地,所述热压温度为:60°C,所述热压压力为:0. 20kg/mm2,所述热压时间为: 10min〇 可选地,所述冷压温度为20°C,所述冷压压力为:0. 5kg/_2,所述冷压时间为: 5min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粘合材料层的分子量为50万~200万。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任一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粘合材料层为:聚偏氟乙烯层、或者聚丙烯酸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任一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锂离子电芯体为:卷绕电芯体、或者叠片电芯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氧化锆层由氧化锆与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制成,其中氧化锆与所述 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30% :70%。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粘合材料层由聚偏氟乙烯与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制成,其中聚偏氟乙 烯与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15% :70%。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2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粘合材料层由聚丙烯酸与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制成,其中聚丙烯酸与 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15% :70%。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2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粘合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极片粘合结合在一起。 18、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之任一所述的锂离子电芯 体、以及铝塑膜壳体, 在所述铝塑膜壳体内还灌注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液渗透在所述电芯体内。 19、一种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制成权利要求1至16之任一所述结构的锂离子电芯体, 将所述锂离子电池电芯体封装在铝塑膜壳体中,往所述铝塑膜壳体内灌注电解 液,密封铝塑膜壳体,得到锂离子电池,化成所述锂离子电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在化成所述锂离子电池之后,还包括: 热压所述锂离子电池,使所述锂离子电池中的隔膜上的粘合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极 片粘合结合在一起; 然后立即冷压所述锂离子电池,使所述锂离子电池中的隔膜上的所述粘合材料层 与所述第二极片粘合定型结合在一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热压温度为:在50°C~100°C,热压压力为0? 05kg/mm2~0? 90kg/mm2,热压时间 为 2min~60min; 冷压温度为18°C~20°C,冷压压力为0.05kg/mm2~0.90kg/mm2,冷压时间为 2min~60min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热压温度为:60°C,所述热压压力为:0? 20kg/mm2,所述热压时间为:10min。 23、根据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极片、隔膜、第二极片,所述隔膜间隔在所述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之间,所述隔膜包括隔膜基材层,在所述隔膜基材层的顶面还涂覆粘结有纳米级的氧化锆层,所述氧化锆层与所述第一极片正对接触,在所述隔膜基材层的底面涂覆有粘合材料层,所述粘合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极片正对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芝勇曾坚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