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栽温室气体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4100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盆栽温室气体监测装置,包括盆体和采样箱,所述采样箱呈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筒状,所述盆体用于种植作物,所述采样箱可拆卸地安装在盆体上,采样箱位于盆体上侧,所述采样箱与盆体密封连接,所述采样箱上开设有抽气孔,所述抽气孔上固定安装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一端位于采样箱内,抽气管的另一端位于采样箱外。当需要监测盆体内的水稻或小麦产生的温室气体时,只需将采样箱安装在盆体上,通过采样箱上设置的抽气管,即可实现温室气体的采集,因此本装置操作简单,不受野外环境因素干扰,可有效减少测量的误差,能够方便快捷地研究不同因素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小麦或水稻等作物的盆栽温室气体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和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农田和麦田总面积占全国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8 %,但生产了我国近60 %的粮食。然而,农田和麦田也是重要的014和N2O排放源。据FA0STAT最新数据,2010年我国014总排放量为5.29Tg,约占当年全球农田CH4总排放量的22%,在主要水稻生产国中居第一位。除了CH4之外,在农田排水落干期土壤也会排放N 20。而小麦等旱地作物则是主要的N2O排放源。有研宄显示,我国农田N2O年排放量约为29Gg,占我国农田N2O年排放总量的7-11%。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作物生产引起的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可能还会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平衡粮食增产与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当前粮食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国际节能减排谈判的新焦点。由于田间试验的不可预知性,土壤性质、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及水分管理方式等都会对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影响,给研宄结果带来比较大的误差。另外,现有的农田温室气体采集装置,结构复杂且成本高,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盆栽温室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盆体(1)和采样箱(2),所述采样箱(2)呈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筒状,所述盆体(1)用于种植作物,所述采样箱(2)可拆卸地安装在盆体(1)上,采样箱(2)位于盆体(1)上侧,所述采样箱(2)与盆体(1)密封连接,所述采样箱(2)上开设有抽气孔(21),所述抽气孔(21)上固定安装有抽气管(22),所述抽气管(22)的一端位于采样箱(2)内,抽气管(22)的另一端位于采样箱(2)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建郑成岩张俊宋振伟邓艾兴江瑜张鑫朱相成张艺杭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