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755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平平加O-20 0.5-1、硫酸氢钾0.4-1、木杂酚油0.7-1、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2、对甲苯磺酸2-3、一水合氨0.2-0.3、丙酸钙0.4-0.7、聚乙烯醇15-20、丝胶6-8、硼酸0.08-0.1、甲基苯并三氮唑10-20、三萜皂苷0.5-1、去离子水180-200、十二碳醇酯0.2-0.3。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与丝胶混合,通过硼酸改性可以提高共混膜的抗张强度和热稳定性,将缓蚀碱液、丝胶乳液共混,加入以甲基苯并三氮唑为主料的乳化液,可以促进各物料间的相容性,并使得吸附在金属表面的膜更加均匀稳定,保护金属材料免受大气及水中有害介质的腐蚀,起到更好的缓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金属表面处理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
技术介绍
金属表面处理剂指对金属表面进行各种处理的化学药剂的总称。金属表面处理包括了除油、除锈、磷化、防锈等基体前处理,是为金属涂层技术、金属防护技术做准备的,基体前处理质量对此后涂层制备和金属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水溶性防锈剂则可溶解在水中形成水溶液,金属经这种水溶液处理后能防止腐蚀生锈。它们的防锈作用可分为三类。①金属与防锈剂生成不溶而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因而阻止了金属的阳极溶解或促进金属的钝化,从而抑制金属的腐蚀。这类防锈剂又称为钝化剂,如亚硝酸钠、重铬酸钾等。在使用时,应保证足够的用量。用量不足时,不能形成完整的氧化物薄膜,在未被遮盖的很小的金属表面上,腐蚀电流密度增大,易造成局部腐蚀严重。②金属与防锈剂生成难溶的盐类,从而使金属与腐蚀介质隔离,免于锈蚀。例如:有的磷酸盐能与铁作用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铁盐;有的硅酸盐能和铁、铝作用生成不溶性的硅酸盐等。③金属与防锈剂生成难溶性的络合物,覆盖在金属表面而保护金属免于腐蚀。例如:苯并三氮唑与铜能生成螯合物Cu (C6H4N3) 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因而能保护铜的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平平加0-20 0.5-1、硫酸氢钾0.4-1、木杂酚油0.7-1、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_2、对甲苯磺酸2-3、一水合氨0.2-0.3、丙酸钙0.4-0.7、聚乙烯醇15-20、丝胶6-8、硼酸0.08-0.1、甲基苯并三氮唑10-20、三萜皂苷0.5-1、去离子水180-200、十二碳醇酯0.2-0.3。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三萜皂苷、丝胶、丙酸钙混合,加入上述去离子水重量的60-70%,搅拌均匀后加入聚乙烯醇、硼酸,65-70°C下保温搅拌50-60分钟,得丝胶乳液; (2)将甲基苯并三氮唑加入到其重量3-5倍的稀碱液中,加热到60-70°C,得缓蚀碱液; (3)将十二碳醇酯、平平加0-20混合加入到剩余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在50-60°C下保温搅拌4-10分钟,得乳化液; (4)将上述缓蚀碱液、丝胶乳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乳化液,600-1000转/分搅拌分散7-10分钟,得缓蚀乳化液; (5)将上述缓蚀乳化液与剩余各原料混合,700-800转/分搅拌分散20-30分钟,即得所述金属表面处理剂。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所述的稀碱液为0.lmol/1的氢氧化钠或0.1mol/I的碳酸钠水溶液。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本专利技术将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与丝胶混合,通过硼酸改性可以提高共混膜的抗张强度和热稳定性,将缓蚀碱液、丝胶乳液共混,加入以甲基苯并三氮唑为主料的乳化液,可以促进各物料间的相容性,并使得吸附在金属表面的膜更加均匀稳定,保护金属材料免受大气及水中有害介质的腐蚀,起到更好的缓蚀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平平加0-20 0.5、硫酸氢钾0.4、木杂酚油0.7、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2、对甲苯磺酸2、一水合氨0.2、丙酸钙0.7、聚乙烯醇20、丝胶8、硼酸0.08、甲基苯并三氮唑20、三萜皂苷0.5、去离子水200、十二碳醇酯0.2。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三萜皂苷、丝胶、丙酸钙混合,加入上述去离子水重量的70%,搅拌均匀后加入聚乙烯醇、硼酸,65°C下保温搅拌50分钟,得丝胶乳液; (2)将甲基苯并三氮唑加入到其重量3倍的稀碱液中,加热到70°C,得缓蚀碱液; (3)将十二碳醇酯、平平加0-20混合加入到剩余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在60°C下保温搅拌10分钟,得乳化液; (4)将上述缓蚀碱液、丝胶乳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乳化液,1000转/分搅拌分散10分钟,得缓蚀乳化液; (5)将上述缓蚀乳化液与剩余各原料混合,700转/分搅拌分散30分钟,即得所述金属表面处理剂。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所述的稀碱液为0.lmol/1的碳酸钠水溶液。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 取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剂分别处理铝合金、铜铁合金板材做实验,两种板材的规格均为80mmX 10mmX 4mm,将该板材横向切开,进行喷洒试验,所用试剂为浓度为5%的氯化钠溶液,试验时间300小时,测量在切割线一侧形成的鼓泡宽度,结果鼓泡宽度为O ; 耐盐性:将上述分别处理的两种板材浸泡在浓度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300小时,材料 表面基本无变化,浸泡300小时,无锈斑出现。【主权项】1.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平平加0-20 0.5-1、硫酸氢钾0.4-1、木杂酚油0.7-1、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_2、对甲苯磺酸2-3、一水合氨0.2-0.3、丙酸钙0.4-0.7、聚乙烯醇15-20、丝胶6-8、硼酸0.08-0.1、甲基苯并三氮唑10-20、三萜皂苷0.5-1、去离子水180-200、十二碳醇酯0.2-0.3。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三萜皂苷、丝胶、丙酸钙混合,加入上述去离子水重量的60-70%,搅拌均匀后加入聚乙烯醇、硼酸,65-70°C下保温搅拌50-60分钟,得丝胶乳液; (2)将甲基苯并三氮唑加入到其重量3-5倍的稀碱液中,加热到60-70°C,得缓蚀碱液; (3)将十二碳醇酯、平平加0-20混合加入到剩余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在50-60°C下保温搅拌4-10分钟,得乳化液; (4)将上述缓蚀碱液、丝胶乳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乳化液,600-1000转/分搅拌分散7-10分钟,得缓蚀乳化液; (5)将上述缓蚀乳化液与剩余各原料混合,700-800转/分搅拌分散20-30分钟,即得所述金属表面处理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碱液为0.lmol/1的氢氧化钠或0.lmol/1的碳酸钠水溶液。【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平平加O-20 0.5-1、硫酸氢钾0.4-1、木杂酚油0.7-1、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2、对甲苯磺酸2-3、一水合氨0.2-0.3、丙酸钙0.4-0.7、聚乙烯醇15-20、丝胶6-8、硼酸0.08-0.1、甲基苯并三氮唑10-20、三萜皂苷0.5-1、去离子水180-200、十二碳醇酯0.2-0.3。本专利技术将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与丝胶混合,通过硼酸改性可以提高共混膜的抗张强度和热稳定性,将缓蚀碱液、丝胶乳液共混,加入以甲基苯并三氮唑为主料的乳化液,可以促进各物料间的相容性,并使得吸附在金属表面的膜更加均匀稳定,保护金属材料免受大气及水中有害介质的腐蚀,起到更好的缓蚀效果。【IPC分类】C23C22-05【公开号】CN10486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胶乳化金属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平平加O‑20 0.5‑1、硫酸氢钾0.4‑1、木杂酚油0.7‑1、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2、对甲苯磺酸2‑3、一水合氨0.2‑0.3、丙酸钙0.4‑0.7、聚乙烯醇15‑20、丝胶6‑8、硼酸0.08‑0.1、甲基苯并三氮唑10‑20、三萜皂苷0.5‑1、去离子水180‑200、十二碳醇酯0.2‑0.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久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豪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