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城市动态交通仿真平台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3720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城市动态交通仿真平台的构建方法,将宏观、中观和微观模型集合在一个一体化仿真平台中,实现了路网及数据的共享,减少了重复建模工作和数据资源的浪费,效率更高,应用范围更广;引入了基于中观仿真模型的参数标定法,与基于微观仿真模型的参数标定法相比,建模工作量更小、运行速度更快和路径分析功能更强;增设了专用接口工具,能直接导入流量数据或直接读入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控制数据,并自动将导入或读入外部动静态交通数据转化为仿真平台的数据,减少了人工的参与,能实时更新交通数据且进一步提高了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虚拟仿真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虚拟仿真领域,尤其是一种一体化城市动态交通仿真平台的构建方 法。
技术介绍
交通仿真具有经济、安全、可重复、易用、可控制、快速真实和可拓展等特点,目前 已成为城市交通分析、设计、运行和评价系统的重要工具。根据对交通系统描述的细节程 度不同,交通仿真模型可W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种。其中,宏观模型能够分析和重现交 通流的宏观特性,适合于大范围的路网静态分析,但模型的灵活性和描述能力较为有限;中 观模型能够近似地描述车辆的车道变换等行为,适合于大中型路网的动态分析,但模型对 关键节点的仿真精度不足;微观模型能够细致地描述交通系统中每辆车的驾驶行为及其相 互作用,但其运算速度及内存需求随着车辆数的增加而增加,不适于做大范围的路网仿真。 =种仿真模型具有不同的仿真原理及应用范围,因此现有的城市交通仿真往往是基于不同 的交通模型建立不同的仿真平台,例如基于化be建立宏观分析平台、基于Integration建 立中观分析平台、基于Vissim建立微观分析平台等,由于各仿真平台的路网及数据无法共 享,造成了仿真路网的重复建模工作W及数据资源的浪费。而且,目前的交通仿真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城市动态交通仿真平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构建仿真平台的基础路网和交通小区,并获取交通小区的OD出行矩阵;S2、专用接口工具直接导入流量检测器的流量数据,并根据映射关系将交通流量检测器的流量赋值给仿真平台的相应路段;S3、进行仿真平台的宏观模型参数标定;S4、根据OD出行矩阵和交通流量检测器的流量值进行OD矩阵反推;S5、判断OD出行矩阵的反推结果是否符合流量要求,若是,则执行步骤S6,反之,则在进行路网和路段流量优化调整之后返回步骤S4;S6、根据仿真的精度要求对仿真平台的路段及交叉口的宏观、中观及微观这三种仿真模型进行设置;S7、专用接口工具直接读入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兴栋韦栋周志华佘文晟熊文华郑淑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