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立公专利>正文

一种防伪打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279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打标装置,包括甩动装置,所述甩动装置包括甩动部件、旋转支架、凸轮装置、弹簧、限位部件、底座;所述甩动部件固定安装在旋转支架上,旋转支架的一端通过旋转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凸轮装置配合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弹簧分别与底座和旋转支架配合安装;所述限位部件配合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能够通过调整甩动部件的空间位置、方向,调整甩动的力量,控制制作出的防伪标记的分布趋势和分布范围,方便人工辨识。该装置从技术上保证了制作出的标记具有唯一性、无法复制性,而且成本低,便于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防伪打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种防伪技术均是通过印刷、喷码等方式制作,现有的多种防伪设备在制作防伪标记的过程中,制造出的防伪标记不具有随机性及其他因素的限制,使得标记容易以同样的方式制作出,使得生产厂家制作的该防伪标记均容易被其他厂家或个人仿制或伪造,此类标记不具有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现有的防伪技术中还有采用扫描纸张纹理的防伪方式,该方式将纸张纹理的扫描图像做为防伪标记,再使用该防伪标记进行相关产品的鉴别,但该防伪方式应用的范围较窄,只适用于如宣纸等纹理差异明显的纸张上,且存在操作过程复杂、生产成本高等不足。现有的防伪技术中还有使用同位素照射物品,在物品上照射后留下防伪标记的防伪方式,此防伪方式成本高,而且也可以被伪造。现有的防伪技术中还有使用紫外油墨印刷的二维码做为防伪标记的防伪方式,此防伪方式虽然成本低,但是其仍然存在容易被伪造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防伪打标装置,能够使得制作后的防伪标记具有唯一性,并能够防止其他厂家或个人进行仿制或伪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防伪打标装置,包括甩动装置;所述甩动装置包括甩动部件、固定部件、旋转支架、凸轮装置、弹簧、底座;所述甩动部件配合固定安装在旋转支架上,旋转支架的一端通过旋转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凸轮装置配合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弹簧分别与底座和旋转支架配合安装。所述甩动部件,包括外保护套、墨囊;所述外保护套包括前保护套和后保护套;所述前保护套与后保护套配合连接;所述墨囊位于后保护套的内部,且与前保护套的后端配合连接;所述墨囊是中空的袋状物,能够存储油墨,前保 护套所在的方向是甩动部件的前端方向;甩动部件的前端或者前部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油墨出口,以及连接墨囊内部与油墨出口的通道。所述油墨出口的外边缘形状是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一字型、长圆形或者以上形状的组合。所述甩动部件还包括与前保护套配合的内芯;所述内芯的外形与前保护套相匹配,且内芯的外壁与前保护套之间设置一定距离的间隙;所述内芯后端配合设置与墨囊内部连通的通道二,所述通道二的一端与墨囊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前保护套的前侧部或前部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油墨出口,所述油墨出口与间隙连通。所述墨囊的后端使用管道延伸出后保护套,并连接到一个墨仓,以增加持续供墨能力。所述甩动装置还包括与凸轮装置连接的传动轮。所述甩动装置还包括与凸轮装置配合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与传动轮配合连接,通过传动轮带动凸轮工作。所述甩动装置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配合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限位部件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所述上部件和下部件通过紧固螺栓配合连接。还包括位置调节装置和底架;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固定安装在底架上;所述底座安装在位置调节装置上;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机构和/或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配合安装在调节机构上面或下面;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水平旋转部件或/和垂直旋转部件。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设置的甩动装置,使得制作后的防伪标记不是通过现有的印刷或喷码等方式完成;在制作过程中,通过甩动装置的甩动,使油墨从油墨出口甩出,落在纸张或产品外包装上,留下墨迹;由于甩动过程的随机性,使得形成的图案具有随机性,以该图案作为标记使用,使得标记具有随机性;即使使用同样的方式制作,也无法制作出同样的标记。由于打印或印刷出来的标记点是由多个相等大小的微小墨点的阵列组成的图形,放大后查看,内部是多种色点的混合,边缘不会连续平滑,与甩落的墨 点形成的痕迹差异明显;使用扫描或照相后印刷制作的复制品,在50倍的放大镜下,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是印刷品;使用该装置制作出的防伪标记的墨点内部颜色自然平滑过渡,墨点的边缘呈现自然浸润状态。而且通过使用本装置包含的调节装置,可以调整甩动部件的油墨出口与标记物之间的距离,调整甩动部件的空间方向,调整甩动的力量,控制制作出的防伪标记的分布趋势和分布范围,方便人工辨识。该装置不但从技术上保证了制作出的标记具有唯一性、无法复制性,而且成本低,便于在实际生产中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甩动部件,2.固定部件,3.旋转支架,4.旋转轴,5.凸轮装置,6.限位部件,7.弹簧,8.底座,9.旋转机构,10.调节机构,11.底架。图2是本技术的甩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12.前保护套,13.通道,14.墨囊,15.后保护套,16.油墨出口,17.间隙,18.通道二,19.内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伪打标装置,包括甩动装置,所述甩动装置包括甩动部件1、固定部件2、旋转支架3、旋转轴4、凸轮装置5、限位部件6、弹簧7、底座8。所述甩动部件1外形可以是长圆形,包括外保护套、存储油墨的墨囊14;外保护套包括前保护套12和后保护套15,前保护套12所在的方向是甩动部件1的前端方向;前保护套12与后保护套15通过丝扣固定连接;墨囊14位于后保护套15的内部,且与前保护套12的后端配合连接;墨囊14是中空的袋状物,能够存储油墨;甩动部件1的前端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油墨出口16,优选的设置2个;所述内芯19上设置连接墨囊14内部与油墨出口16的通道13;通道13是孔状结构;连接油墨出口16端的通道13的横断面积小于2平方毫米,能 够实现甩动部件1静止时油墨不从通道13内滴落,同时实现当甩动部件1甩动急停时,油墨能够从通道13内甩出。所述甩动部件1还包括与前保护套12配合的内芯19;所述内芯19的外形与前保护套12相匹配,且内芯19的外壁与前保护套12之间设置一定距离的间隙17;该距离是0.001-2mm,优选的,该距离是0.3mm。所述内芯19后端配合设置与墨囊14内部连通的通道二18,所述通道二18的一端与墨囊14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间隙17连通;所述前保护套12的前侧部或前部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油墨出口16,所述油墨出口16与间隙17连通。通道二18与内芯19外壁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所述通道二18的数量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匹配设置在内芯19上。优选的,通道二18设置3个,且在内芯19上均匀间隔排列。通道二18的横截面积小于等于2平方毫米。当甩动部件1被甩动时,油墨能够从油墨出口16飞出,并溅落在待标记区域,形成标记图案。当甩动部件1的油墨供应量不足,需要吸取油墨的时候,打开后保护套15,将油墨出口16浸没在油墨中,挤压墨囊14,使墨囊14内的空气排出,松开手后,油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到通道13和墨囊14内,就完成了吸墨过程。通过甩动部件1制作出的防伪标记具有唯一性、无法复制性,而且成本低。所述油墨出口16的外边缘形状是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一字型、长圆形或者以上形状的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伪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甩动装置;所述甩动装置包括甩动部件、旋转支架、底座;所述甩动部件配合安装在旋转支架上,旋转支架的旋转轴安装在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甩动装置;所述甩动装置包括甩动部件、旋转支架、底座;所述甩动部件配合安装在旋转支架上,旋转支架的旋转轴安装在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动装置还包括凸轮装置、弹簧;所述凸轮装置配合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弹簧分别与底座和旋转支架配合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动部件,包括外保护套、墨囊;所述外保护套包括前保护套和后保护套;所述前保护套与后保护套配合连接;所述墨囊位于后保护套的内部,且与前保护套的后端配合连接;所述墨囊是中空的袋状物,能够存储油墨,前保护套所在的方向是甩动部件的前端方向;甩动部件的前端或者前部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油墨出口,以及连接墨囊内部与油墨出口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出口的外边缘形状是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一字型、长圆形或者以上形状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动部件还包括与前保护套配合的内芯;所述内芯的外形与前保护套相匹配,且内芯的外壁与前保护套之间设置一定距离的间隙;所述内芯后端配合设置与墨囊内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立公
申请(专利权)人:石立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