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艳芳专利>正文

一种口腔分泌物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848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22:52
一种口腔分泌物吸引器,包括:负压盒;采用硬质塑料制作的通气管,其一端外壁向外延伸出一阻挡片;引流管,其一端与负压盒连通,另一端于通气管设有阻挡片的一端穿入后,与通气管的另一端平齐,该通气管的内壁与引流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提供空气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口腔分泌物吸引器在设计上采用了无刺激吸引的原理,通过恒定的负压有效的清除口腔分泌物,同时又能给牙关紧闭和舌后坠的患者开通气道,另外此吸引器可24小时放置,无需像传统方法在每次吸引之后更换多要更换吸痰管,从而节约了医疗成本,保证了护理安全,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泌物吸引器,具体涉及一种口腔分泌物吸引器
技术介绍
口腔分泌物吸引术适用于不能自主清除口腔分泌物的患者,例如意识丧失的脑外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的昏迷患者,重症破伤风行气管切开者,尤其是重症破伤风的患者,而抽搐,牙关紧闭,吞咽障碍是该病常见的症状,正因为这些症状的存在,患者无法有效清除口腔分泌物,唾液等分泌物大量流出,若不能及时清除分泌物则会造成皮肤淹红等不良现象,给医疗和护理带来困扰,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将一根引流管放入患者口腔,另一端连接负压盒,通过负压吸引的原理将分泌物吸出,然而若这种操作方法无法对引流管深入口腔深入进行控制,若送管过深对患者咽喉部产生刺激而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的发生,若送管过浅则吸出分泌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腔分泌物吸引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无法控制引流管的进入深度而造成患者不适或分泌物无法正常吸出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口腔分泌物吸引器,包括:负压盒;采用硬质塑料制作的通气管,其一端外壁向外延伸出一阻挡片;引流管,其一端与负压盒连通,另一端于通气管设有阻挡片的一端穿入后,与通气管的另一端平齐,该通气管的内壁与引流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提供空气的间隙。特别的,所述通气管的截面为扁嘴型。特别的,还包括:弹性带,其两端分别设于阻挡片上。<br>特别的,所述通气管靠近阻挡片的一端内部设有过滤片,所述引流管穿过过滤片后设于通气管内。特别的,所述通气管设有阻挡片的一端内部设有一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弹性卡紧块,该卡紧块沿通气管方向开设有一通槽,所述过滤片设于卡紧块靠近负压盒的一侧。特别的,所述引流管位于通气管的端部两侧分别设有吸引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腔分泌物吸引器,通过将引流管插入通入管中,从而间接地控制了引流管进入口腔的深度,避免了引流管进入过深而造成患者不适,进入过浅造成分泌物无法吸出的问题;通气管采用硬质塑料制作,避免了因某些患者(如中风患者)口咬引流管,而导致引流管被咬死,分泌物无法正常吸出的问题;通气管内壁与引流管外壁形成的间隙用于为牙关紧闭和舌后坠的患者开通气道;弹性带固定于患者脖颈,可以将通气管进行固定。本技术的口腔分泌物吸引器在设计上采用了无刺激吸引的原理,通过恒定的负压有效的清除口腔分泌物,同时又能给牙关紧闭和舌后坠的患者开通气道,另外此吸引器可24小时放置,无需像传统方法在每次吸引之后更换多要更换吸痰管,从而节约了医疗成本,保证了护理安全,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口腔分泌物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口腔分泌物吸引器中通气管阻挡片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分泌物吸引器,包括:负压盒1;采用硬质塑料制作的通气管2,其一端外壁向外延伸出一阻挡片3,所述通气管2的长度根据引流管4进入最佳状态设置,在确保病患舒适的同时可以将分泌物正常吸出;引流管4,其一端与负压盒1连通,另一端于通气管2设有阻挡片3的一端穿入后,与通气管2的另一端平齐,该通气管2的内壁与引流管4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提供空气的间隙5。特别的,为了使通气管2的外壁与口腔更加贴合,使患者更加舒适,所述通气管2的截面为扁嘴型。特别的,为了防止通气管2随意晃动,还包括:弹性带6,其两端分别设于阻挡片3上,于使用时,将弹性带6套设于患者头部或颈部,对通气管2进行固定。特别的,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空气,所述通气管2靠近阻挡片3的一端内部设有过滤片7,所述引流管4穿过过滤片7后设于通气管2内;患者使用时,过滤片7将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空去沿间隙5送入患者口腔,给牙关紧闭和舌后坠的患者开通气道,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特别的,为了将引流管4进行固定,防止引流管4在通气管2内晃动或其它原因而继续进入患者口腔,所述通气管2设有阻挡片3的一端内部设有一用于固定引流管4的弹性卡紧块8,该卡紧块8沿通气管2方向开设有一通槽9,所述过滤片7设于卡紧块8靠近负压盒1的一侧。特别的,为了在分泌物吸引时,更多的吸引分泌物,所述引流管4位于通气管2的端部两侧分别设有吸引孔10,该吸引孔10与引流管4的端部距离为0.5cm,在提高吸引效率的同时避免了被吸附的分泌物进入通气管2中;另外该吸引孔10的设置,增加了分泌物吸引入口的数量,使得分泌物可以更多、更迅速的从患者体内被吸引出,提高了该口腔分泌物吸引器的工作效率,从而间接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工作过程:于使用时,确保引流管4的端部与通气管2的端部平齐;之后将通气管2放入患者口腔中,待止挡片3与患者嘴唇接触后,停止送入;之后将弹性带6套设于患者的头部或颈部,防止通气管2晃动;之后再负压盒1的作用下既可以完成分泌物的吸出。应当理解的是,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腔分泌物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盒(1);采用硬质塑料制作的通气管(2),其一端外壁向外延伸出一阻挡片(3);引流管(4),其一端与负压盒(1)连通,另一端于通气管(2)设有阻挡片(3)的一端穿入后,与通气管(2)的另一端平齐,该通气管(2)的内壁与引流管(4)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提供空气的间隙(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分泌物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压盒(1);
采用硬质塑料制作的通气管(2),其一端外壁向外延伸出一阻挡片(3);
引流管(4),其一端与负压盒(1)连通,另一端于通气管(2)设有
阻挡片(3)的一端穿入后,与通气管(2)的另一端平齐,该通气管(2)
的内壁与引流管(4)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提供空气的间隙(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分泌物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通气管(2)的截面为扁嘴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分泌物吸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弹性带(6),其两端分别设于阻挡片(3)上。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艳芳金明月孟红梅邬志强王永杰陈立晶孟庆贺秦志凤张爽姜鲨饶艳伟隋双梅杨淑梅郭珺璐池洋杜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齐艳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