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重防溢保险的壁式医用负压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696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双重防溢保险的壁式医用负压吸引器,包括吸引瓶,吸引瓶经瓶盖能插拔的分别配装有作为负压导气通道的导气管和利用吸引瓶内的负压压力将废液吸入吸引瓶内沉积的吸引管,该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能与中心负压源系统相连的无源吸引器,无源吸引器由相配装的负压调节阀和保护杯组成,吸引瓶内位于瓶盖下方吊装有防止被吸液体进入导气管的第一止溢阀,第一止溢阀和保护杯构成了壁式医用负压吸引器的两级双重防溢保险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使用安全、调压方便、指示灵敏、精度稳定,可用于呼吸道、食道、外科、手术等临床医疗中产生的废液如痰、血、脓的负压吸引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特别是涉及应用于临床医疗中产生的痰、血、脓的一种负压吸引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双重防溢保险的壁式医用负压吸引器
技术介绍
医用负压吸引器为一种医疗器械设备,其主要用途是供医疗机械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配套于吸痰、血、脓及其它分泌物。现有技术中的负压吸引器通常比较简单,负压调节相对困难或不能调节,并且使用时操作复杂,而且不小心,吸入的废液还容易进入负压源内,因而容易影响负压吸引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使用安全、调压方便、指示灵敏并能防止被吸液体进入负压源的具有双重防溢保险的壁式医用负压吸引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双重防溢保险的壁式医用负压吸引器,包括吸引瓶,吸引瓶经瓶盖能插拔的分别配装有作为负压导气通道的导气管和利用吸引瓶内的负压压力将废液吸入吸引瓶内沉积的吸引管,该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能与中心负压源系统相连的无源吸引器,无源吸引器由相配装的负压调节阀和保护杯组成,吸引瓶内位于瓶盖下方吊装有防止被吸液体进入导气管的第一止溢阀,第一止溢阀和保护杯构成了壁式医用负压吸引器的两级双重防溢保险结构。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上述的保护杯包括杯体、杯盖、第二止溢阀和杯盖密封圈;杯盖密封圈设置在杯盖中,杯盖与杯体螺旋密封相盖装,第二止溢阀吊配安装在杯盖的底面,负压调节阀固定安装在杯盖的顶面,并且负压调节阀的负压输出端经中间连接件与第二止溢阀相连接,负压调节阀的负压输入端与中心负压源系统相连,杯盖制有连通杯体内的导气凸柱,上述的导气管的另一端为导气管的负压输入端,导气管的负压输入端与该导气凸柱相连接。上述的第二止溢阀由相配装的止溢阀盖和止溢阀芯组成;中间连接间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螺母固定件、连接螺母、连接螺杆和六角螺母;螺母固定件套配有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上述的负压调节阀具有能旋转调节负压输入大小的调压旋钮,并且负压调节阀上安装有模盒式负压表,调压旋钮顺时针旋转为增加负压输入,相应地调压旋钮逆时针旋转为减少负压输入。上述调压旋钮的外周面制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为延调压旋钮的整个周向等间隔制有的防滑条或防滑凸块或防滑凹入,负压调节阀的负压输入端位于与调压旋钮相对的背面,负压调节阀的负压输入端上安装有与中心负压源系统插接配合的快速终端插头。上述的吸引瓶与瓶盖螺旋密封相配合,瓶盖套设有与吸引瓶制有的密封环形台压紧配合的环形密封圈,并且瓶盖上分别制有用于与导气管和吸引管插接相连的连接凸嘴,第一止溢阀安装在与导气管相连的连接凸嘴上。上述的吸引瓶上标刻有容量刻度标记。上述的吸引瓶中能更换的设置有尼龙废液袋,该尼龙废液袋经扣紧圈压配在吸引瓶中。上述的负压调节阀为具有调压模式和关闭模式的双档工作模式调节阀。上述的负压调节阀5配设有一次性的气体生物过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吸引瓶的瓶盖下方吊装配设有防止被吸液体进入导气管的第一止溢阀,并且吸引瓶通过吸气管与无源吸引器相连接,无源吸引器由相配装的负压调节阀和保护杯组成,保护杯中配设有第二止溢阀,第一止溢阀和保护杯构成了壁式医用负压吸引器的两级双重防溢保险结构。本技术带保护杯及吸引瓶内防溢阀,双重防溢保险结构,有效地防止了被吸液体进入负压吸引阀及其管道中的途径,因而能更好保护负压吸引阀和中心吸引系统免受污染。本技术的优点是:使用安全、调压方便、指示灵敏、精度稳定,可用于呼吸道、食道、外科、手术等临床医疗中产生的废液如痰、血、脓的负压吸引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无源吸引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吸引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保护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至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容量刻度标记A、上密封圈B1、下密封圈B2、吸引瓶1、密封环形台la、瓶盖2、连接凸嘴21、环形密封圈22、导气管3、吸引管4、负压调节阀5、调压旋钮51、防滑结构52、快速终端插头53、保护杯6、杯体61、杯盖62、导气凸柱621、第二止溢阀63、止溢阀盖631、止溢阀芯632、螺母固定件633、连接螺母634、连接螺杆635、六角螺母636、杯盖密封圈64、第一止溢阀7、模盒式负压表8。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具有双重防溢保险的壁式医用负压吸引器,包括吸引瓶1,吸引瓶I经瓶盖2能插拔的分别配装有作为负压导气通道的导气管3和利用吸引瓶I内的负压压力将废液吸入吸引瓶I内沉积的吸引管4,吸引瓶I与瓶盖2螺旋密封相配合,吸引瓶I制有内螺纹,瓶盖2制有与该内螺纹螺旋适配的外螺纹,为了保证两者的密封性瓶盖2上套设有与吸引瓶I制有的密封环形台Ia压紧配合的环形密封圈22,从本技术的图3中可以看到,瓶盖2上制有两个连接凸嘴21,两个连接凸嘴21中一个用于与导气管3连接,另一个用于与吸引管4连接,导气管3和吸引管4的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式的插接,导气管3与吸引瓶I相连的另一端为负压输入端,负压输入端连接有能与中心负压源系统相连的无源吸引器,无源吸引器由相配装的负压调节阀5和保护杯6组成,吸引瓶I内位于瓶盖2下方吊装有防止被吸液体进入导气管4的第一止溢阀7,第一止溢阀7安装在与导气管3相连的连接凸嘴21上,第一止溢阀7和保护杯6构成了壁式医用负压吸引器的两级双重防溢保险结构。本技术的预期用途为:呼吸道、食道、外科、手术等临床医疗中产生的废液如痰、血、脓的负压吸引,但是本技术不适合人工流产和胸腔负压吸引。本技术配设有保护杯,并且吸引瓶内安装有止溢阀,采用了双重防溢的保险结构,因而能有效地防止被吸液体进入负压吸引阀及其管道中,能更好保护负压吸引阀和中心吸引系统免受污染。本技术的优点是:使用安全、调压方便、指示灵敏、精度稳定,可用于呼吸道、食道、外科、手术等临床医疗中产生的废液如痰、血、脓的负压吸引器。实施例中,本技术的保护杯6包括杯体61、杯盖62、第二止溢阀63和杯盖密封圈64 ;杯盖密封圈64设置在杯盖62中,杯盖62与杯体61螺旋密封相盖装,第二止溢阀63吊配安装在杯盖62的底面,负压调节阀5固定安装在杯盖62的顶面,并且负压调节阀5的负压输出端经中间连接件与第二止溢阀63相连接,负压调节阀5的负压输入端与中心负压源系统相连,杯盖62制有连通杯体61内的导气凸柱621,上述的导气管3的另一端为导气管3的负压输入端,导气管3的负压输入端与该导气凸柱621相连接。如图2所示,第二止溢阀63由相配装的止溢阀盖631和止溢阀芯632组成;中间连接间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螺母固定件633、连接螺母634、连接螺杆635和六角螺母636 ;螺母固定件633套配有上密封圈BI和下密封圈B2。从本技术的图2还可以看到,六角螺母636配设有两个密封圈,连接螺杆635配设有三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双重防溢保险的壁式医用负压吸引器,包括吸引瓶(1),其特征是:所述的吸引瓶(1)经瓶盖(2)能插拔的分别配装有作为负压导气通道的导气管(3)和利用吸引瓶(1)内的负压压力将废液吸入吸引瓶(1)内沉积的吸引管(4),该导气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能与中心负压源系统相连的无源吸引器,所述的无源吸引器由相配装的负压调节阀(5)和保护杯(6)组成,所述的吸引瓶(1)内位于瓶盖(2)下方吊装有防止被吸液体进入导气管(4)的第一止溢阀(7),所述的第一止溢阀(7)和保护杯(6)构成了壁式医用负压吸引器的两级双重防溢保险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宝荣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宇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