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无障碍平面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1589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无障碍平面观测装置,包括根箱和支架,所述的根箱安放在所述的支架上;所述的根箱包括前观测面板、后背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底板;所述的前观测面板包括透明有机玻璃板层,所述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层内壁设有尼龙网层,外壁设有遮光层;所述的尼龙网层沿透明有机玻璃板层展开并留有缝隙,尼龙网层的两侧边和底边与透明有机玻璃板层密闭胶接连接;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透明有机玻璃板和填充的培养介质之间设置了一层尼龙网,根系沿着有机玻璃板和尼龙网之间的狭窄缝隙进行水平和垂直分布,可透过透明的有机玻璃板平面无障碍地展现出来,利于现场观测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实验用具领域,涉及一种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无障碍平面观测 目.0
技术介绍
作物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要靠根系来吸收必需的水分和养分,而根系埋在土壤中,且有的作物根系在土体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范围很广,比如小麦的根系能深扎入土体I m深以外,最深可达2?3 m,这种情况便不利于根系生长分布的直接观测和研宄其受水分和养分等环境条件的影响。普通的根系生长观察装置(根箱)中观察面透明有机玻璃板内壁与土壤紧密接触,导致绝大部分根系生长埋入土体里,观察者只能透过有机玻璃看到玻璃板内壁上附着的少部分根系,而不能观测到全部根系,影响观察效果,从而不利于教学和科研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即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无障碍平面观测装置,能够观测到作物全部的根系生长分布情况,更加直观形象,利于现场观测。本技术提供的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无障碍平面观测装置,可用于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和科研用,适合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物根系生长分布的观测研宄,使用方便,尤其适合在温室条件下使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无障碍平面观测装置,包括根箱和支架,所述的根箱安放在所述的支架上;所述的根箱包括前观测面板、后背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底板;所述的前观测面板包括透明有机玻璃板层,所述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层内壁设有尼龙网层,外壁设有遮光层;所述的尼龙网层沿透明有机玻璃板层展开并留有缝隙,尼龙网层的两侧边和底边与透明有机玻璃板层密闭胶接连接;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出水孔。所述的根箱,其内部由前观测面板、后背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底板形成的空间宽度为2?5 cm,长度和高度均不小于I m。所述的根箱的前观测面板、后背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底板通过胶接或铆接连接。所述的后背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底板为密闭硬实材料,优选避光PVC板。所述的尼龙网层与有机玻璃板层间的缝隙,宽度为2?5 mm。所述的尼龙网层,孔径为30?150 Mffl,选用的尼龙网颜色与根系色差较大为宜,优选黄色或白色。所述的遮光层呈帘状悬挂在有机玻璃板层外壁,遮光层材质为遮光纸、布或板等,优选黑色牛皮纸。所述的出水孔均布在底板上,孔间隔为10?20 cmo所述的支架为铁质材料,通过焊接连接。上述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无障碍平面观测装置:支架用于支撑根箱,主要目的是使根箱脱离地面,且能直立于地表,便于观测,优选铁质材料焊接而成,承重能力好,而且便于移动。尼龙网层孔径大小的选择要保证培养介质不能渗透进入透明有机玻璃板层和尼龙网层之间的缝隙,而且为了便于观察根系,尼龙网颜色与作物根系颜色差别越大越好;尼龙网紧贴透明有机玻璃板充分展开平铺后,尼龙网的两侧边和底边与透明有机玻璃板层胶接在一起,根箱通过胶接或铆接的方法连接成一个整体。透明有机玻璃板层外侧遮盖遮光层,用以遮光,使作物根系在黑暗条件下生长。本装置制作体积可大可小,根据目的和所要观测的作物生长发育时期而定,若想观测到作物全生育期根系生长分布的动态,竖立时根箱培养介质填充空间长和高不小于I m为益,厚(宽)度2?5 Cm为益。上述部件除尼龙网和透明有机玻璃板外,均可选用其它材质或形状,部件间的连接方式也可另选,不仅限于本技术所提到的内容,只要满足本技术所述的主体功能和要求,且移动、组装或拆卸方便,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即可,优选本技术所提到的方法。本技术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无障碍平面观测装置,使用时:根箱内部后背板与尼龙网之间的空间填充培养介质,种子放置在前观测面板的有机玻璃板层和尼龙网层之间缝隙的顶部位置,作物根系沿有机玻璃板和尼龙网之间的狭窄缝隙进行水平和垂直分布,根系不直接接触培养介质,仅通过尼龙网来吸取必要的水分和养分。根箱内部空间所填充的培养介质可选择土壤、有机肥、蛭石等,填充蛭石等养分含量极低的培养介质时,需要定期浇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液,填充自身养分含量较高的土壤等培养介质时,要定期浇水,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确定培养介质中养分和水分的添加量。本新型一种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无障碍平面观测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在透明有机玻璃板和填充的培养介质(如土壤)之间设置了一层尼龙网,作物根系不直接接触培养介质,透过尼龙网获取其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养分,根系沿着有机玻璃板和尼龙网之间的狭窄缝隙进行水平和垂直分布,作物生长的全部根系便透过透明的有机玻璃板平面无障碍地展现出来,可实现作物根系生长的动态观测,非常直观便捷,利于现场观测和进行科学研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箱体侧面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1、根箱;2、支架;3、前观测面板;4、后背板;5、左侧板;6、右侧板;7、底板;8、透明有机玻璃板层;9、尼龙网层;10、遮光层;11、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
技术实现思路
无实质变更的情况下,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无障碍平面观测装置,包括根箱I和支架2,所述的根箱I安放在所述的支架2上;所述的根箱I包括前观测面板3、后背板4、左侧板5、右侧板6以及底板7 ;所述的前观测面板3包括透明有机玻璃板层8,所述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层8内壁设有尼龙网层9,外壁设有遮光层10 ;所述的尼龙网层9沿透明有机玻璃板层8展开并留有缝隙,尼龙网层9的两侧边和底边与透明有机玻璃板层8密闭胶接连接;所述的底板7上设有出水孔11。所述的根箱1,为长方形箱体,其内部由前观测面板3、后背板4、左侧板5、右侧板6以及底板7形成的空间宽度为4 cm、长度和高度均为1.5 m?根箱I的前观测面板3、后背板4、左侧板5、右侧板6和底板7胶接为一体。所述的后背板4、左侧板5、右侧板6和底板7为避光PVC板。所述的尼龙网层9与透明有机玻璃板层8之间的缝隙,宽度为2?5 mm。所述的尼龙网层9孔径为150 Mm,颜色为黄色。所述的遮光层10呈帘状悬挂在透明有机玻璃板层8的外壁,遮光层10材质为黑色牛皮纸。所述的出水孔11均布在底板7上,孔间隔为10 cm。所述的支架2为铁质材料焊接而成。播种前往根箱I内部后背板4与尼龙网层9之间的空间内浇水,同时填充中等肥力的土壤,填充时注意使得尼龙网层9尽量保持平整,填充好的土壤在水分适宜的情况下,把经过催芽的种子放置在透明有机玻璃板层8和尼龙网层9之间的缝隙中,并位于根箱最顶端,种子避光不要裸露在外,透明有机玻璃板层8外壁遮盖遮光层10即黑色牛皮纸避光。随着种子发芽、出苗等生育过程的进行,作物根系沿透明有机玻璃板层8和尼龙网层9之间的狭窄缝隙进行水平和垂直分布,根系不接触土壤,仅通过尼龙网从土壤中吸取必要的水分和养分。观测时,揭开黑色牛皮纸即可。实施例1仅用于举例说明本技术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无障碍平面观测装置,还可以有不同材质、形状、颜色及体积等的其它实施例。【主权项】1.一种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无障碍平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箱和支架,所述的根箱安放在所述的支架上;所述的根箱包括前观测面板、后背板、左侧板、右侧板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物根系生长分布无障碍平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箱和支架,所述的根箱安放在所述的支架上;所述的根箱包括前观测面板、后背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底板;所述的前观测面板包括透明有机玻璃板层,所述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层内壁设有尼龙网层,外壁设有遮光层;所述的尼龙网层沿透明有机玻璃板层展开并留有缝隙,尼龙网层的两侧边和底边与透明有机玻璃板层密闭胶接连接;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出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艳芳夏海勇李宗新张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