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535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包括中空管体以及第一卷曲段和第二卷曲段,所述第一卷曲段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曲段、弹性开关段以及出尿口,所述弹性开关段包括用于支撑连接所述弯曲段与所述出尿口的支架以及设于所述弯曲段与所述出尿口之间的两片四周相互贴合的弹性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在第一卷曲段上设置了弹性开关段,能够起到控制第一卷曲段内液体流量的作用,其弹性开关段的两片弹性薄膜在内外压强的变化当中开启和关闭,实现输尿管支架管的单向引流,防止膀胱内的尿液再次回到肾盂内造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
技术介绍
输尿管支架管是一种应用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狭窄而造成的尿路梗阻等疾病上,留置于人体输尿管内的细长的软管。该输尿管支架管留置于患者的输尿管内用于支撑输尿管,一端设于患者的肾脏内,另一端设于患者的膀胱内,将肾脏内的尿液及术后小碎石引流到膀胱内。输尿管支架管留置于输尿管内时材质柔软,可以减少对输尿管和膀胱的刺激,留置时间一般小于三个月,为患者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以及降低术后输尿管狭窄以及继发性肾结石的风险。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输尿管支架管多为双向引流的支架管,置入人体后,患者无论是平躺还是站立排尿时,都容易出现膀胱内的尿液经过输尿管支架管逆流回到肾脏内,从而造成患者腰部胀痛、肾绞痛或者继发性尿路感染,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二次扩张积水感染和肾功能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输尿管支架管置于患者体内时,双向引流导致膀胱内的尿液容易逆流回到肾脏内导致患者不适甚至二次受损的缺点,提供一种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其置于患者体内,实现输尿管支架管的单向引流作用,防止膀胱内的尿液逆流回到肾脏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包括置于患者输尿管内的中空管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中空管体两端的置于患者膀胱内的第一卷曲段和置于患者肾盂内的第二卷曲段,所述中空管体以及所述第二卷曲段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尿液流入的通孔,所述第一卷曲段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曲段、弹性开关段以及出尿口,所述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中空管体连通,所述弹性开关段包括用于支撑连接所述弯曲段与所述出尿口的支架以及设于所述弯曲段与所述出尿口之间的两片四周相互贴合的弹性薄膜。进一步地,两片所述弹性薄膜的上下两侧边分别密封固定于所述弯曲段的外壁和所述出尿口的外壁上,两片所述弹性薄膜的左右两侧边相互贴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薄膜厚度为0.1mm?0.2mm。进一步地,所述出尿口为喇叭形开口,所述出尿口的前端为椭圆形开口,所述出尿口的尾端为圆形开口,所述椭圆形开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圆形开口的横截面面积,所述圆形开口与所述弯曲段通过所述支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出尿口、所述支架以及所述弯曲段一体成型。具体地,所述弹性薄膜为医用硅胶薄膜。具体地,所述第一卷曲段的弯曲段的曲率半径R为0.25mm ^ R ^ 0.5mm。具体地,所述中空管体、所述第一卷曲段以及所述第二卷曲段外侧均设有亲水凝胶膜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在其置于患者膀胱段一侧的第一卷曲段上设置了弹性开关段,能够起到控制第一卷曲段内液体流量的作用,其弹性开关段的两片弹性薄膜在内外压强的变化当中开启和关闭,当输尿管支架管第一卷曲段外侧的液体压强大于其内部的液体压强时,外部的液体压缩两片弹性薄膜,使得两片弹性薄膜贴合,从而关闭了第一卷曲段,使得第一卷曲段外的液体无法再进入第一卷曲段内;反之,两片弹性薄膜张开,使得第一卷曲段内的液体通过出尿口排出,如此,实现本输尿管支架管的单向引流,防止膀胱内的尿液再次回到肾盂内造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卷曲段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卷曲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11-中空直管12-第一卷曲段13-第二卷曲段 14-通孔121-弯曲段122-弹性开关段123-出尿口1231-椭圆形开口 1232-圆形开口1221-支架1222-弹性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I。具体地,该输尿管支架管I包括置于患者输尿管内的中空管体12以及分别设于中空管体12两端的置于患者膀胱内的第一卷曲段12和置于患者肾盂内的第二卷曲段13。本技术所提供的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I采用的是聚氨酯(PU)材料制作,非常柔软耐用,具有较高的抗弯折性,能够保证该中空管体I在双向弯曲90°,反复弯折20次之后仍然保持柔软,且能自动返回原状。而本技术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I还在其中空管体11、第一弯曲段12以及第二弯曲段13外侧设置有亲水凝胶膜层(图中未示出)。该亲水凝胶膜层并不会影响输尿管支架管I上的通孔14处的尿液流动。但是该亲水凝胶膜层可以提高输尿管支架管外侧的顺滑度,同时减少输尿管支架管I置入患者体内后对患者输尿管、肾盂以及膀胱的刺激。现有输尿管支架管I 一般置留在患者体内不超过三个月,而增设亲水凝胶膜层后,可以减少膀胱刺激以及降低输尿管支架管结石垢形成几率,延长留置时间,具有亲水凝胶膜层的输尿管支架管I能够有效留置于患者体内一年的时间,从而大大增加了输尿管支架管I的使用寿命。而本技术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I能够很好的植入患者的输尿管内,起到支撑输尿管以及引流尿液、碎石的作用。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I在其中空管体11和第二卷曲段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尿液流入的通孔14。该通孔14第二卷曲段13以及中空管体11与第二卷曲段13的连接处,尿液不仅能够通过第二卷曲段13的端口流入中空管体I内,还能通过位于第二卷曲段13以及中空管体11上的通孔14流入中空管体I内,增加了尿液流入的通道。而本技术所提供的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I能够起到抗反流的作用,是因为其独特的第一卷曲段12结构,使得其能够实现单向引流。其第一卷曲段11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曲段121、弹性开关段122以及出尿口 123,该弯曲段121的一端与中空管体11连通。弹性开关段122包括用于支撑连接弯曲段与出尿口的支架1221和设于弯曲段与出尿口之间的两片四周相互贴合的弹性薄膜1222。该第一卷曲段12通过弹性开关段122实现了单向引流,而该弹性开关段122采用了两片弹性薄膜1222利用其内外液体压强的变化推使两片弹性薄膜1222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可以控制第一卷曲段12内液体的流量。而仅靠弹性薄膜1222无法保证弯曲段121与出尿口 123之间的相对固定,因此在其弹性薄膜1222中间需要设置支架122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相对而设的支撑柱。而该支架1221的数量根据其材质的不同而数量不同,若该支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包括置于患者输尿管内的中空管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中空管体两端的置于患者膀胱内的第一卷曲段和置于患者肾盂内的第二卷曲段,所述中空管体以及所述第二卷曲段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尿液流入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曲段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曲段、弹性开关段以及出尿口,所述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中空管体连通,所述弹性开关段包括用于支撑连接所述弯曲段与所述出尿口的支架以及设于所述弯曲段与所述出尿口之间的两片四周相互贴合的弹性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江根刘增钦江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