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燕西专利>正文

天然材料组合式小径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224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材料组合式小径物品,所述物品包括角质/骨质成型的箍环和天然材料成型的芯体,所述箍环上具有内孔,所述芯体的外周轮廓对应于箍环的内孔,芯体嵌装在箍环的内孔内、由箍环将芯体的外周箍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天然角/骨的自身高强度、密实、坚固的特性对芯体形成有效箍制,达到可靠防止天然材料芯体因环境因素和外力作用而存在的易磨损、易变形、易开裂、甚至易碎等问题,使其以天然箍环的简单箍制结构,可靠、有效地实现对天然芯体的长效箍制,具有外形美观、使用安全、舒适可靠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中装饰、居家用的小直径物品,具体是一种天然材料组合式小径物品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天然材料成型的各种小直径(通常最大直径< 20cm)的居家或装饰物品屡见不鲜,例如木质烟灰缸、木质饭钵、木质蒜臼子、木质手镯、木质耳环、木质扳指、玉石扳指、玉石耳环、玉石吊坠等等。这些天然材料的小直径物品不仅美观、复古、大方,而且因其成型材质本身的属性,对人体具有相应的保健功能,得到了大家的广泛青睐。然而,这些天然材料所成型的小径物品,受限于其成型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天然“脆性”,使得其在日常生活的使用过程中存在易变形(主要以木质受温度和湿度影响最为明显)、易断裂(主要以木质在变形后或外力作用下沿其纤维方向最为明显)、易碎(主要以石质物品最为明显)等现象,不够结实可靠,耐用性差。目前,为了解决天然材料成型的物品所存在的易变形、易断裂、易碎等现象,现有技术采用的最主要技术措施是箍制,即在天然材料物品的外周套装铁片或铁丝扎制而成的箍环,以此将天然材料物品箍紧,防止其变形、开裂。此种箍制方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天然材料物品变形、开裂等问题,但是其箍制效果相对有限,这主要体现在:其一,金属箍环为了实现箍制,通常选用质地较为柔软、韧性好的金属材料,此种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延伸性,箍制好后,需要在一定周期内进行再次拧紧,即箍紧效果不理想,易产生松弛现象;其二,金属箍环是将长条状的金属片或金属丝弯曲成环的,这样的话,整个金属箍环始终存在一个明显凸起的箍制接头,其不仅明显影响了物品的外观,而且还会对物品的正常使用造成妨碍影响;其三,金属箍环容易受外界可蚀性物质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锈蚀等现象,不仅进一步影响了物品的外观,而且会对金属箍环的强度造成影响;其四,片状金属箍环其棱角锐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划伤使用者,不适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差;其五,丝状金属箍环主要适宜轴向长度较大的物品箍制,若轴向长度较短的物品箍制丝状金属箍环,容易发生跑位而箍制失效的问题,应用范围有限。综上所述,金属箍环因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其在小径天然材料物品上、尤其是小径天然材料饰品上不宜箍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天然材料小径物品的特性以及现有箍制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箍制简单且长效、外形美观、使用安全、舒适可靠的天然材料组合式小径物品。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材料组合式小径物品,所述物品包括角质/骨质成型的箍环和天然材料成型的芯体,所述箍环上具有内孔,所述芯体的外周轮廓对应于箍环的内孔,芯体嵌装在箍环的内孔内、由箍环将芯体的外周箍紧。所述箍环的内孔壁和芯体的外周壁之间设有柔性介质。所述箍环的内孔壁和芯体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粘接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箍环和芯体的结合部表面上设有几何形状的榫眼和/或扣目艮,所述榫眼和/或扣眼内设有与榫眼和/或扣眼相匹配的几何锁扣,榫眼和/或扣眼内的几何锁扣将箍环和芯体的结合部锁紧。所述箍环的内孔为规则的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亦或,所述箍环的内孔为非规则的多边形。所述芯体为实心体结构;或者,所述芯体为两端面相通的环体结构;亦或者,所述芯体为一端面内凹的盲孔状环体结构。所述芯体采用天然竹质、木质、角质、骨质和/或石质成型。所述芯体为单质材料成型的整体结构;或者,所述芯体为单质材料拼接成型的组合结构;亦或者,所述芯体为两种以上材质拼接成型的组合结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物品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将箍环和芯体牵拉在一起。所述物品的最大直径彡2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上述小径物品以天然的角质或骨质材料作为外部的箍环,以天然的木质、角质、骨质或石质等材料作为内部的芯体,从而利用天然角/骨的自身高强度、密实、坚固的特性对芯体形成有效箍制,达到可靠防止天然材料芯体因环境因素和外力作用而存在的易磨损、易变形、易开裂、甚至易碎等问题,使其以天然箍环的简单箍制结构,可靠、有效地实现对天然芯体的长效箍制,其不仅外形美观、大方,而且使用安全、舒适可靠,且根据具体材料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实用性强;2.箍环和芯体之间的柔性介质形成了可膨胀介质,从而使芯体可靠地嵌装进箍环内,使芯体在箍环内有效吃紧,二者组合结实,不因材料本身的热胀冷缩变形而影响二者的组合强度,使其组合连接可靠、长效;3.箍环和芯体之间的几何锁扣和/或加强筋的组合结构,使二者的组合结构得到进一步的有效提升,箍环和芯体之间的组合更为可靠、长效、牢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C-C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图中代号含义:1一箍环;2—芯体;3—柔性介质;4一吊孔;5—粘接层;6—几何锁扣-J一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为天然材料组合式的手镯,其最大外径约为10cm。本技术包括牛角锯割且打磨而成的箍环1,该箍环I上具有内孔,箍环I的外周和内孔呈近似于规则的圆形状(或椭圆形状,亦或规则的多边形状)。本技术还包括木质材料经切割、打磨而成的环状芯体2 (即两个端面轴向相通,与现有木质手镯类似),芯体2的内孔应满足人体手腕处的佩戴要求,该芯体2的外周轮廓应对应、匹配箍环I的内孔轮廓。前述芯体2的外周壁上开有两道相间的环形凹槽,在每道凹槽内填装有柔性介质3,该柔性介质3可以为弹性的橡胶圈、软木圈、硅胶圈等;芯体2上的每道凹槽内所装的柔性介质3在自然状态下,略从芯体2外壁凸起。本技术的芯体2外周壁上和/或箍环I内孔壁上涂刷有粘接胶(例如玻璃胶等),芯体2对应的嵌装在箍环I的内孔内,二者间的粘接胶形成粘接层5,芯体2上的柔性介质3将箍环I的内孔壁吃紧,芯体2和箍环I以此组合连接在一起,由天然的角质箍环I将天然木质的芯体2外周箍紧,防止芯体2的磨损、变形、断裂等问题。为了使本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满足人体手腕的佩戴需求,本技术在组合成型后,应进行抛磨处理,以此将芯体2的内沿棱角和箍环I的外沿棱角、以及它们的其它表面进行修磨处理。上述木质芯体也可以采用竹质、石质、骨质或角质的代替,例如玉石手镯、骨质手镯或角质手镯等等。上述角质箍环也可以采用骨质代替。实施例2参见图3和图4:本技术为天然材料组合式的烟灰缸,其最大外径约为20cm。本技术包括牛角锯割且打磨而成的箍环1,该箍环I上具有内孔,箍环I的外周和内孔呈近似于规则的圆形状(或椭圆形状,亦或规则的多边形状)。本技术还包括石质材料经切割、打磨、掏取而成的盲孔状芯体2 (即一个端面内凹而开口、另一端面封堵,与现有烟灰缸类似),该芯体2的外周轮廓应对应、匹配箍环I的内孔轮廓。前述芯体2的外周壁上开有两道相间的环形凹槽,在每道凹槽内填装有柔性介质3,该柔性介质3可以为弹性的橡胶圈、软木圈、硅胶圈等;芯体2上的每道凹槽内所装的柔性介质3在自然状态下,略从芯体2外壁凸起。本技术的芯体2外周壁上和/或箍环I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然材料组合式小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包括角质/骨质成型的箍环(1)和天然材料成型的芯体(2),所述箍环(1)上具有内孔,所述芯体(2)的外周轮廓对应于箍环(1)的内孔,芯体(2)嵌装在箍环(1)的内孔内、由箍环(1)将芯体(2)的外周箍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西
申请(专利权)人:刘燕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