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用层叠式管片及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513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用层叠式管片及换热器,包含所述的层叠式管片,还包括设置于层叠式管片顶部的进口组件K1及出口组件K2,进口组件K1和出口组件K2之间设置流道,流道包括设置于层叠式管片上部的上流道连通结构K3及层叠式管片下部的下流道连通结构K4;进口组件K1、层叠式管片、上流道连通结构K3、下流道连通结构K4及出口组件K2形成换热通道。所述层叠式管片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管片,所述管片上设置成行排列的第一凸台Q1及第二凸台Q2。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传热模式,采用主体直接传热模式,大大的增大了其换热器的有效传热面积,提高了其换热性能。其结构紧凑,流道结构多变,工艺简单,装配方便,重量轻,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换热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用层叠式管片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空调即空气调节(air condit1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而换热器也作为空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换热器先后出现了管片式、管带式、层叠式、平行流结构。而目前市面上所出现的换热器其结构基本上是有板片或多孔扁管与翅片通过钎焊熔融后所形成的密闭腔体。其主要的换热形式是冷媒通过板片或多孔扁管内腔壁传递到翅片再由翅片传递到环境空气中的间接传热。由于传统的结构翅片与板片或多孔扁管是线接触,所以接触面积小,此种间接传热方式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冷媒有多余热量却无法传递出来。以此使换热器的性能得不到完全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调用层叠式管片及换热器,有效增大有效传热面积,提高换热器换热性能,工艺简单,装配方便,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用层叠式管片,所述层叠式管片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管片,所述管片上设置成行排列的第一凸台Ql及第二凸台Q2,第一凸台Ql与第二凸台Q2间隔设置,第一凸台Ql和第二凸台Q2为分别与管片连通的通孔,管片层叠时,第二凸台Q2对第一凸台Ql形成限位结构;所述层叠式管片中,多个层叠的管片之间的第一凸台Ql形成供冷媒流通的第一上下容腔;所述层叠式管片中,多个层叠的管片之间的第二凸台Q2形成供冷媒流通的第二上下容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Ql及第二凸台Q2呈倒锥形设置,第二凸台Q2的直径大于第一凸台Ql的直径,在两个层叠的管片之间形成一限位台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Ql呈倒锥形设置,所述第二凸台Q2由带外沿的拉伸凸台组成,所述第一凸台Ql的高度高于第二凸台Q2的高度,在两个层叠的管片101之间形成一限位台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Ql及第二凸台Q2分别由带外沿的拉伸凸台组成,第二凸台Q2的直径小于第一凸台Ql的直径,在两个层叠的管片之间形成一限位台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台Q2的外沿呈喇叭状,形成翅片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管片由复合铝板组成,层叠设置的管片通过钎焊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所述的空调用层叠式管片的换热器,包含所述的层叠式管片,还包括设置于层叠式管片顶部的进口组件Kl及出口组件K2,进口组件Kl和出口组件K2之间设置流道,流道包括设置于层叠式管片上部的上流道连通结构K3及层叠式管片下部的下流道连通结构K4 ;进口组件K1、层叠式管片、上流道连通结构K3、下流道连通结构K4及出口组件K2形成换热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管片层层叠加,第一凸台Ql之间形成供冷媒流通的第一上下容腔;进口组件K1、第一上下容腔、下流道连通结构K4及出口组件K2组成第一换热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管片层层叠加,第二凸台Q2之间形成供冷媒流通的第二上下容腔;进口组件K1、第二上下容腔、下流道连通结构K4及出口组件K2组成第二换热通道。进一步地,所述上流道连通结构K3与下流道连通结构K4为板状结构,分别设置于层叠式管片的上部和下部,上流道连通结构K3与下流道连通结构K4上分别设置与第一凸台Ql和第二凸台Q2对应的流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改变了传统间接传热模式,增大了有效传热面积:由于通过巧妙的设置将换热冷媒通道与翅片有机结合为一体,取消了传统的外置翅片传热模式,增加了与冷媒接触的有效直接换热面积;因此该结构冷媒热量可以有效的快速散出从而提高了换热性能;第二、加工工艺简单:冷媒通道与翅片的一体结构,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模具加工成型,其模具通用性强,一套模具可以生产出任意节距倍数尺寸,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即可装配;第三、生产成本低: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同时取消了传统的外置翅片,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模具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管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调换热器用层叠式管片换热器,以解决传统换热器的间接换热方式,和换热器的直接传热面积小,换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用层叠式管片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一种空调用层叠式管片,所述层叠式管片I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管片101,所述管片101上设置成行排列的第一凸台Ql及第二凸台Q2 (如图1所示,一排第一凸台Q1,一排第二凸台Q2),第一凸台Ql与第二凸台Q2间隔设置,第一凸台Ql和第二凸台Q2为分别与管片101连通的通孔;管片101层叠时,第二凸台Q2对第一凸台Ql形成限位结构。所述管片101由复合铝板加工而成,层叠设置的管片101通过钎焊固定连接。所述复合铝板是带有焊料的铝材,钎焊的时候这层复合材料会融化然后将两片板材焊接在一起形成密闭容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个层叠的管片101之间的第一凸台Ql形成供冷媒流通的第一上下容腔。管片101上设置多组第一凸台Q1,由此可见,层叠式管片I上设置多个第一上下容腔,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了成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个层叠的管片101之间的第二凸台Q2形成供冷媒流通的第二上下容腔。管片101上设置多组第二凸台Q2,由此可见,层叠式管片I上设置多个第二上下容腔,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了成本。本专利技术可同时启用第一上下容腔和第二上下容腔,也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启用某个上下容腔,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凸台Q2对第一凸台Ql形成的限位结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任何其他能够实现同样限位结构功能的方式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第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第一凸台Ql及第二凸台Q2呈倒锥形设置,第二凸台Q2的直径大于第一凸台Ql的直径,在两个层叠的管片101之间形成一限位台阶。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第一凸台Ql和第二凸台Q2位置互换也可以,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二凸台Q2的直径小于第一凸台Ql的直径,第一凸台Ql对第二凸台Q2形成限位结构。第二种实现方式为:所述第一凸台Ql呈倒锥形设置,所述第二凸台Q2由带外沿的拉伸凸台组成,所述第一凸台Ql的高度高于第二凸台Q2的高度,在两个层叠的管片101之间形成一限位台阶。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第一凸台Ql和第二凸台Q2位置互换也可以,将第二凸台Q2设置为倒锥形,所述第一凸台Ql由带外沿的拉伸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用层叠式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式管片(1)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管片(101),所述管片(101)上设置成行排列的第一凸台Q1及第二凸台Q2,第一凸台Q1与第二凸台Q2间隔设置,第一凸台Q1和第二凸台Q2为分别与管片(101)连通的通孔,管片(101)层叠时,第二凸台Q2对第一凸台Q1形成限位结构;所述层叠式管片(1)中,多个层叠的管片(101)之间的第一凸台Q1形成供冷媒流通的第一上下容腔;所述层叠式管片(1)中,多个层叠的管片(101)之间的第二凸台Q2形成供冷媒流通的第二上下容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丽霄龙超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佳立空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