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碳纤维增强钇铝石榴石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0411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碳纤维增强钇铝石榴石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钇铝石榴石30-50、氧化钪6-8、改性高弹碳纤维10-13、丁烯酸甲酯5-8、过硫酸铵0.03-0.06、交联剂TAC0.2-0.4、高岭土10-15、四聚偏酸钾1-3、氧化镁20-30、瓜尔豆胶2-3、乙醇20-30、去离子水40-6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改性高强碳纤维作为增强相,具有优良的抗氧化、增强陶瓷韧性、强度、耐高低温、导热性好和膨胀系数小的优点,并且制作工艺简单,降低了烧结温度,提高了烧结性能,并且工期短,成品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陶瓷生产

技术介绍
陶瓷材料的致命弱点是脆性,在外力作用下,在材料表面或内部微裂纹尖端产生应力集中,裂纹扩展形成表面能以消耗能量,因而裂纹的扩展速度极其迅速,往往在瞬间就使陶瓷材料遭到灾难性的破坏。根据复合材料理论,当裂纹扩展遇到遇到纤维时,通过纤维与基体界面的脱离来吸收能量,缓和应力集中;部分纤维在张应力作用下发生断裂而从基体中拔出时,也将吸收较大的能量。因此,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有效解决陶瓷材料脆性的途径。高弹碳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模量高,密度小、比强度高,能耐超高、低温,耐酸碱腐蚀性好,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大,可以耐急冷急热不易炸裂的优点,但是高弹碳纤维的缺点是在强酸作用下易发生氧化,与金属复合时会发生金属碳化、渗碳及电化学腐蚀现象,所以本专利技术采用凝胶-浸渍法在碳纤维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大大提高了高弹碳纤维的性能。碳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耐高低温性能、耐酸性、耐摩擦、耐磨损的优点,生物相容性好,适用性广,作为陶瓷基体的增强相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又能够降低成本,拥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钇铝石榴石陶瓷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绝缘、高强度等陶瓷特性,同时具有类似玻璃的透光性能,是用于激光发射器及热辐射转换器的耐高温化学腐蚀结构材料、核辐射记录用的透明材料及照明灯罩的理想材料。正因为具有其他陶瓷无法比拟的功能与作用,钇铝石榴石陶瓷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宄,但是其制备周期长、成本高、工艺复杂等原因制约了其应用的广泛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制作工艺简单,降低了烧结温度,提高了烧结性能,并且工期短,成品率高。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施: ,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钇铝石榴石30-50、氧化钪6-8、改性高弹碳纤维10-13、丁烯酸甲酯5_8、过硫酸铵0.03-0.06、交联剂TAC0.2-0.4、高岭土 10-15、四聚偏酸钾1-3、氧化镁20-30、瓜尔豆胶2-3、乙醇20-30、去尚子水40-60 ; 所述改性高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将高强碳纤维在硝酸中浸泡1-2小时,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烘干备用;将10-15重量份的钛酸四丁酯和150-180重量份的乙醇混合加到带有磁力搅拌器的烧瓶中,将2-3重量份的去离子水、0.2-0.4重量份的盐酸和2-5重量份的乙醇充分混合,缓慢滴加到烧瓶中,再加入2-4重量份的氧化银粉末,搅拌30-40分钟,将备用的高强碳纤维加到凝胶中在真空度为0.09-0.1MPa下浸渍1_2小时,取出后于70-80° C下烘干,如此反复操作2-3次,最后在高纯氩气的保护下于500-600° C下高温反应1-2小时即可。本专利技术所述,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钇铝石榴石、高岭土和氧化镁加到球磨机中,以氧化铝求作为球磨介质,料球比为1:2,再将丁烯酸甲酯、过硫酸铵加到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溶解后加入瓜尔豆胶、四聚偏酸钾和改性高弹碳纤维搅拌均匀后加到球磨机中,球磨20-40分钟; (2)将球磨得到的浆料抽真空,抽2-5分钟后向浆料中加入交联剂TAC继续搅拌均匀,再将浆料注入到叠层玻璃模具中后在真空干燥箱内于60-80° C下干燥1-2小时; (3)将步骤(2)中的湿坯脱模在室温下自然干燥1-2天,然后在95-100°C温度下,湿度在60-70%的条件下干燥1-2天,将剩余的成分装入等离子喷涂送粉装置在坯体表面喷涂均匀; (4)将步骤(3)的坯体在室温下以3-5°C/min的速率升温至200° C,再以1_2° C/min的速率升温至600° C,恒温保持1_2小时后放置于真空烧结炉中,在1400-1600° C的温度下烧结5-8小时,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改性高强碳纤维作为增强相,具有优良的抗氧化、增强陶瓷韧性、强度、耐高低温、导热性好和膨胀系数小的优点,并且制作工艺简单,降低了烧结温度,提高了烧结性能,并且工期短,成品率高。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钇铝石榴石50、氧化钪6、改性高弹碳纤维11、丁烯酸甲酯7、过硫酸铵0.04、交联剂TAC0.3、高岭土 14、四聚偏酸钾2、氧化镁26、瓜尔豆胶3、乙醇30、去离子水60 ; 所述改性高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将高强碳纤维在硝酸中浸泡2小时,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烘干备用;将15重量份的钛酸四丁酯和180重量份的乙醇混合加到带有磁力搅拌器的烧瓶中,将3重量份的去离子水、0.4重量份的盐酸和5重量份的乙醇充分混合,缓慢滴加到烧瓶中,再加入4重量份的氧化银粉末,搅拌40分钟,将备用的高强碳纤维加到凝胶中在真空度为0.09MPa下浸渍I小时,取出后于80° C下烘干,如此反复操作3次,最后在高纯氩气的保护下于600° C下高温反应2小时即可。本专利技术所述,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钇铝石榴石、高岭土和氧化镁加到球磨机中,以氧化铝求作为球磨介质,料球比为1:2,再将丁烯酸甲酯、过硫酸铵加到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溶解后加入瓜尔豆胶、四聚偏酸钾和改性高弹碳纤维搅拌均匀后加到球磨机中,球磨40分钟; (2)将球磨得到的浆料抽真空,抽4分钟后向浆料中加入交联剂TAC继续搅拌均匀,再将浆料注入到叠层玻璃模具中后在真空干燥箱内于80° C下干燥2小时; (3)将步骤(2)中的湿坯脱模在室温下自然干燥2天,然后在100°C温度下,湿度在70%的条件下干燥2天,将剩余的成分装入等离子喷涂送粉装置在坯体表面喷涂均匀; (4)将步骤(3)的坯体在室温下以4° C/min的速率升温至200° C,再以1° C/min的速率升温至600° C,恒温保持2小时后放置于真空烧结炉中,在1400° C的温度下烧结7小时,即可得到。本实施例中陶瓷的性能指标结果如下: 维氏硬度(GPa):彡4.5 ; 透光率(%):彡68 ; 气孔率(%):彡53。【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钇铝石榴石30-50、氧化钪6-8、改性高弹碳纤维10-13、丁烯酸甲酯5-8、过硫酸铵0.03-0.06、交联剂TAC0.2-0.4、高岭土 10-15、四聚偏酸钾1_3、氧化镁20-30、瓜尔豆胶2-3、乙醇20-30、去离子水40-60 ; 所述改性高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将高强碳纤维在硝酸中浸泡1-2小时,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烘干备用;将10-15重量份的钛酸四丁酯和150-180重量份的乙醇混合加到带有磁力搅拌器的烧瓶中,将2-3重量份的去离子水、0.2-0.4重量份的盐酸和2-5重量份的乙醇充分混合,缓慢滴加到烧瓶中,再加入2-4重量份的氧化银粉末,搅拌30-40分钟,将备用的高强碳纤维加到凝胶中在真空度为0.09-0.1MPa下浸渍1_2小时,取出后于70-80° C下烘干,如此反复操作2-3次,最后在高纯氩气的保护下于500-600° C下高温反应1-2小时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钇铝石榴石、高岭土和氧化镁加到球磨机中,以氧化铝求作为球磨介质,料球比为1:2,再将丁烯酸甲酯、过硫酸铵加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碳纤维增强钇铝石榴石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钇铝石榴石30‑50、氧化钪6‑8、改性高弹碳纤维10‑13、丁烯酸甲酯5‑8、过硫酸铵0.03‑0.06、交联剂 TAC0.2‑0.4、高岭土10‑15、四聚偏酸钾1‑3、氧化镁20‑30、瓜尔豆胶2‑3、乙醇20‑30、去离子水40‑60;所述改性高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将高强碳纤维在硝酸中浸泡1‑2小时,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烘干备用;将10‑15重量份的钛酸四丁酯和150‑180重量份的乙醇混合加到带有磁力搅拌器的烧瓶中,将2‑3重量份的去离子水、0.2‑0.4重量份的盐酸和2‑5重量份的乙醇充分混合,缓慢滴加到烧瓶中,再加入2‑4重量份的氧化银粉末,搅拌30‑40分钟,将备用的高强碳纤维加到凝胶中在真空度为0.09‑0.1MPa下浸渍1‑2小时,取出后于70‑80°C下烘干,如此反复操作2‑3次,最后在高纯氩气的保护下于500‑600°C下高温反应1‑2小时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小山章建武宫平汤兴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