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02865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操舵装置包括:柱管(6);外柱(A),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及固定自如的抱持主体部(1)及将其在直径方向上扩张和收缩的紧固部(2);固定托架(4),具有将其宽度方向两侧夹持的固定侧部(41);止动托架(7),固定在柱管(A)上,沿着轴向连续形成有伸缩长孔(73)和具有被压溃部(75)的冲击吸收长孔(74);紧固件(5),具有插通到紧固部(2)、固定侧部(41)和止动托架(7)中并将被压溃部(75)压溃的螺栓杆(51)。止动托架(7)配置在两紧固部(2)之间,并且,在借助紧固件(5)进行外柱(A)的紧固时,与两紧固部2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操舵装置,所述操舵装置具备伸缩调整机构和吸收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冲击吸收机构,并且能够将这些机构用同一部件实现,还能使伸缩保持和冲击吸收动作不相互影响地独立动作。
技术介绍
以往,存在各种具备伸缩调整机构和冲击吸收装置的操舵装置,所述冲击吸收装置在碰撞事故的二次碰撞时保护驾驶者。作为这种操舵装置的一般构造的一种,在二次碰撞时托架抵抗由紧固螺栓产生的推压力而沿着长孔移动的现有技术已被公开。此外,以往采用以下技术:将托架的长孔形成得比紧固螺栓的直径小,当作用规定的载荷时,托架的长孔边缘部被紧固螺栓压溃,同时进行移动。作为上述所示那样的现有技术而举出下述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 337699号公报。对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 — 337699号公报)进行概述。另外,为了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区别,在专利文献I的说明中,将附图标记加上括号。在专利文献I的操舵装置中,有下述构造:具有上端被熔接在柱(2)上的第2上托架(22),在柱(2)由于冲击而相对于车体移动时,该第2上托架(22)与该柱(2) —起动作而相对于车体移动。此外,第2上托架(2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管;外柱,具有抱持主体部和紧固部,所述抱持主体部使该柱管在前后方向上自由地移动和固定,所述紧固部使该抱持主体部在直径方向上扩张和收缩;固定托架,具有夹持该外柱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侧部;止动托架,固定在所述柱管上,并且沿着轴向连续形成有位于前方侧的伸缩长孔和位于后方侧的冲击吸收长孔,所述冲击吸收长孔具有吸收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被压溃部;紧固件,具有螺栓杆,所述螺栓杆插通到所述紧固部、所述固定侧部和所述止动托架中并将所述被压溃部压溃;所述止动托架配置在两个所述紧固部之间,并且,在借助所述紧固件进行所述外柱的紧固时,与两个所述紧固部分离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田典彦伊东亨渡边矩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