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189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包含有效成分A和B。有效成分A为氟啶脲,有效成分B为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的杀虫环。其中有效成分A与B重量比是1:30~40:1,优选为1:20~20:1。上述复配剂配比合理,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特别是对双翅目害虫如:迟眼蕈蚊及其若虫、美洲斑潜蝇等效果优异,可以有效降低各单剂的施用量,达到延缓抗药性,降低成本目的,具有明显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为一种含氟啶脲和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杀虫环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农药复配

技术介绍
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害虫的最有效手段,但由于化学杀虫剂的持续和大量的使用,害虫抗药性问题不断突出。而且容易产生抗药性的害虫通常是繁殖量大、世代重叠明显的害虫。如飞虱、蚜虫、红蜘蛛、小菜蛾等。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YangetZhang,属双翅目,眼蕈蚊科。主要危害韭菜、大葱、洋葱、小葱、大蒜等百合科蔬菜,偶尔也危害莴苣、青菜、芹菜等,分布于北京、天津、山东、山西、辽宁、江西、宁夏、内蒙古、浙江、台湾等地,是葱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为害。初孵幼虫先为害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春、秋两季主要为害韭菜的幼茎引起腐烂,使韭叶枯黄而死。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重者鳞茎腐烂,整墩韭菜死亡。氟啶脲作为一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具有抗蜕皮激素的生物活性,能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酶和尿核苷辅酶的活化率,抑制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在几丁质中结合,能影响卵的呼吸代谢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和蛋白质代谢,使卵内幼虫缺乏几丁质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后随即死亡;在幼虫期施用,使害虫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缓发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蜕皮而导致死亡或成畸形蛹死亡。氟啶脲主要防治鳞翅目、同翅目类抗性害虫。其用在田间防治害虫具有高效、低毒以及持效期较长等优点。但是,存在速效性差、药价成本较高的缺点。杀虫环是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属神经毒剂,其作用机制是占领乙酰胆碱受体,阻断神经突触传导,害虫中毒后表现为麻痹直至死亡。杀虫环为选择性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内吸作用。杀虫谱广,杀虫环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有特效,常用于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玉米螟、菜青虫、小菜娥、菜蚜、马铃薯甲虫、柑橘潜叶蛾、苹果潜叶蛾、梨星毛虫等水稻、蔬菜、果树、茶树等作物的害虫。也可用于防治寄生线虫,如个寄生的水稻白尖线虫,对一些作物的锈病和白穗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毒效表现较为迟缓,中毒轻的个体还有复活可能,与速效农药混用可提高击倒力。对于防治农业生产中的害虫和抗性害虫,一种办法是推出新的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通常耗资上亿美元、历时5年以上,而一旦出现抗性,常常造成药剂防治失效,被迫停用或淘汰。而且开发药剂通常都比不上害虫产生抗性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不同品种的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害虫与抗性害虫常见的办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的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相加和还是拮抗。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的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不易产生抗药性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杀虫组合物,包含有效成分A和B,有效成分A为氟啶脲,有效成分B为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的杀虫环,其重量比为1:30~40:1;进一步的重量比为1:20~20: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中还含有农药制剂辅助成分,以制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剂型。所述农药制剂辅助成分为溶剂、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防冻剂或湿润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按照本
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一剂型,较好的剂型为可以是可湿性粉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水分散性粒剂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可以应用于防治植物虫害的农药制剂的制备。特别是应用于防治双翅目害虫或\和农业螨虫的农药制剂的制备。尤其是应用于防治迟眼蕈蚊及其若虫、美洲斑潜蝇及其若虫、朱砂叶螨、二斑叶螨等的农药制剂的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或者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者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应用于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有效组分A氟啶脲和组分B杀虫环以上述的重量比1:30~40:1,进一步的重量比为1:20~20:1施用,其可按比例混合后施用、按比例同时施用或按比例依次施用。具体施用方式可以是喷粉法、喷雾法、烟雾法、熏蒸法及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超低容量喷雾、拌肥、撒施、灌根。防治线虫是优选沟施、灌根、穴施等土壤处理或浸根、浸种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与单剂相比,复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2、组合物由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成分组成,杀虫效果好,有利于克服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3、药剂混配减少了用药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对双翅目害虫迟眼蕈蚊及其若虫、美洲斑潜蝇及其若虫、朱砂叶螨或\和二斑叶螨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用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制成农药,是目前开发和研制新农药以及防治农业上抗性病菌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大量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够明显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有助于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速度,是综合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以氟啶脲为有效成分A,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杀虫环为有效成分B,它们之间组合对虫害防治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叠加,这可以从以下测试结果中清楚的了解到。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中的害虫或抗性害虫如:双翅目害虫迟眼蕈蚊若虫,专利技术人以氟啶脲与杀虫环两种成分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试验采用迟眼蕈蚊若虫为测试对象,具体方法为:室内生测复配筛选试验:供试药剂:氟啶脲原药,杀虫环原药供试虫源:迟眼蕈蚊若虫:2012年11月采自试虫从山东泰安郊区韭菜地采集越冬幼虫,于室内培养皿中用韭菜茎饲养。,饲养温度为25±1℃,相对湿度60%-75%,光周期为16:8h(L:D)。试验方法:迟眼蕈蚊若虫测定方法:采用农业部推荐的浸苗法,用水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将滤纸湿润,铺在9cm培养皿内,将韭菜(白色部分)剪成2cm小段,于不同浓度药液中浸泡15s。取出5段放在培养皿内,然后用毛笔轻轻地移入大小一致的三龄幼虫。每处理50头,重复3次,同时设清水对照。每隔24h检查一次,记录死虫数,同时用手持喷雾器补充清水,保持滤纸湿润,每天及时补充浸过相应浓度药液的韭菜茎,最后计算死亡率。数据处理:采用POLOPlus软件计算毒力回归式。计算参数包括:斜率b值及标准误、卡平方、自由度、LC50值及95%置信限。联合毒力评价方法:组合物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效成分A和B,有效成分A为氟啶脲,有效成分B为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的杀虫环,其重量比为1:30~40:1。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12 CN 20151007557731.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效成分A和B,有效成分A为氟啶脲,有效成分B为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的杀虫环,其重量比为1:20-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中还含有农药制剂辅助成分,以制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剂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所述农药制剂辅助成分为溶剂、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防冻剂或湿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君李翔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