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
,特别涉及一种小麦种子处理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小麦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却一直受到害虫的威 胁,如小麦蚜虫、禾谷孢囊线虫和地下害虫都是小麦田的重要害虫。 小麦蚜虫是我国麦田的常发性害虫,常造成籽粒饥瘦或不能结实,目前生产上大 多采用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等为有效成份的药剂,剂型以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为主,进行喷 雾防治,一个小麦生长期一般需喷施1-3次,但喷雾施药工作量大,还会将大量有机溶剂带 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造成能源资源的消耗,而且喷雾施药不可避免的会误伤 天敌昆虫,破坏生态平衡。 禾谷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 CCN),是一类世界性的重要植物侵染性病 原线虫,自从1989年在湖北首次发现后,相继在河南、安徽、北京、河北、山东、陕西、青海、 内蒙古、甘肃、山西等多个省(市)发现,目前已经在我国小麦产区普遍发生,被侵染的根部 出现球状瘤节,地上部分表现为植株发黄,分蘖减少,结实率低,一般减产20% -30%,对小 麦生产构成了巨大威胁,目前我国用于防治禾谷孢囊线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麦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吡虫啉或噻虫嗪、阿维菌素或甲维盐、氟虫腈;其中吡虫啉或噻虫嗪在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1%‑60%,阿维菌素或甲维盐在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1%‑25%,氟虫腈在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0.5%‑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慕卫,张大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