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质量PM2.5预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颗粒物质(Particulate matter,PM),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术语,包括灰尘、污垢、烟灰和液滴。直径在2.5毫米至10微粒之间的“粗”颗粒(PMlO),可以被人体吸入并聚集在呼吸系统(呼吸道)内,直径小于2.5微米(PM2.5)指“微细”颗粒,体积特别小(大约是人类头发直径的1/30)能够被人体吸入并深入到肺部组织,影响肺功能,是目前危害最大的颗粒。粉碎研磨工序及刚铺好或未铺好的道路产生“粗”颗粒如灰尘等;“微细”颗粒源自所有类型的燃烧活动(机动车辆、电厂、燃料不完全燃烧等)及特定的工业(纺织业,冶炼业等);化石燃料或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硫、氮)与空气水蒸气及阳光发生化学反应间接形成PM2.5。由于PM2.5的相关影响因子数据具有明显的时空性而且呈非线性变化,采用现有基于向量模式的PM2.5预测方法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容易破坏原始数据的时空结构信息;2)容易破坏原始数据的内在相关性,掩盖数据原本存在的高阶依赖性;3)计算复杂度以及存储成本较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质量PM2.5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质量PM2.5预测方法包括:以预定的规格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化;获取各个网格内的影响因子数据以及监测站监测到的空气质量数据;将各个网格内的所述影响因子数据整合在一起构成四阶张量,并对所述四阶张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基于归一化处理后的影响因子张量数据以及所述空气质量数据中提取的PM2.5浓度数据,建立张量样本数据库,所述张量样本数据库中包含训练样本和目标样本;构建初始的支持张量回归模型;将所述张量样本数据库中包含PM2.5影响因子张量数据以及PM2.5浓度数据的训练样本作为输入数据,对所述初始的支持张量回归模型进行训练;通过交替投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强,曾德威,胡金星,申妍燕,马护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