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808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端子盒(B)具备:盒主体(101),自由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正电极与负电极的至少一对端子板(106),以及与端子板(106)相连的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118)。上述端子板(106)和上述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118)收纳在盒主体(101)中。上述端子板(106)具备:以载置状态支撑上述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118)的引线(118a)的支撑部(S),以夹持状态支撑上述引线(118a)的夹持部(K),以及在上述支撑部(S)与上述夹持部(K)之间、上述引线(118)与上述端子板(106)连接时成为连接用钎料的定位的凹部(119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盒本申请是专利技术名称为“端子盒”、申请日为2011年8月29日并且申请号为201110250611.8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上的端子盒。
技术介绍
以往,在将自由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正电极与负电极的至少一对端子板与连接在端子板上的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收纳在盒主体内的端子盒中,隔开间隔地并排设置一对平面状的端子板,将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载置在该端子板上,并将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的引线载置在端子板的整个宽幅范围内进行钎焊(例如参照日本国技术登录第3069523号公报)。在上述以往的端子盒中,由于是将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的引线以载置在平面状的端子板上的状态进行钎焊,所以钎料容易沿着端子板的平面扩张到其它部分,存在因其扩张的钎料的热而对其它部分(例如元件等)带来恶劣影响的危险性。而且,如果因钎料扩张到其它部分而在重要的引线部分上钎料不足,则存在固定强度降低的危险性。即存在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的固定状况容易不稳定的问题。以往,作为具备设在盒主体的内部且自由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正电极与负电极的至少一对端子部、设在上述盒主体的一个侧面部上且将外部的缆线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端子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子盒,具备:具有开口部(301a)的盒主体(301),设在上述盒主体(301)的内部、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输出端子与电力缆线的端子板(306),以及关闭上述盒主体(301)的上述开口部(301a)的盖体(302),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在上述盒主体(301)的开口部(301a)的内壁面上、从上述盒主体(301)的内部到达开口部(301a)的开口缘的槽状的气孔(308),形成在上述盖体(302)的内表面一侧、嵌入上述开口部(301a)的内部的突壁部(302c),由上述突壁部(302c)的外周支撑的环状的密封材料(307),以及将上述盖体(302)保持在关闭位置的保持机构(301m、302...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8.30 JP 2010-192469;2010.08.30 JP 2010-192471.一种端子盒,具备:具有开口部(301a)的盒主体(301),设在上述盒主体(301)的内部、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输出端子与电力缆线的端子板(306),以及关闭上述盒主体(301)的上述开口部(301a)的树脂制的盖体(302),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在上述盒主体(301)的上述开口部(301a)的内壁面上、从上述盒主体(301)的内部到达上述开口部(301a)的开口缘的槽状的气孔(308),形成在上述盖体(302)的内表面一侧、嵌入上述开口部(301a)的内部的突壁部(302c),由上述突壁部(302c)的外周支撑的环状的密封材料(307),以及将上述盖体(302)保持在关闭位置的保持机构(301m、302a、302b),在上述盖体(302)被上述保持机构(301m、302a、302b)保持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上述密封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本丰
申请(专利权)人:星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