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笼加劲箍弯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122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建筑施工用具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笼加劲箍弯制模具,该模具包括制模环、加强环、和驱动支架,所述的驱动支架分别与制模环和加强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驱动支架、制模环和加强环的结构形式,使得模具结构简单、紧凑、轻便适用,减少制作模具的耗材;提高了钢筋笼加劲箍弯制的圆柱度,提高钢筋笼的质量;该模具直接和驱动设备连接,减少作业工人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该模具可以通过调节驱动支架上的调节套筒伸缩,实现一定范围直径的钢筋笼加劲箍的制造,在携带搬运时,可以通过驱动支架和制模环的拆卸,使整个模具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和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工程建筑施工用具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钢筋笼加劲箍弯制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施工现场钢筋笼加径箍的制作,都是根据设计图纸现场截取钢筋以焊接模具,然后利用该模具制作加径箍。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截取钢筋制作模具的过程中材料浪费大;模具制作耗材大、重量重、不便于携带利用,钢筋拢加工完后模具一般都是扔掉当废料处理;焊接过程不利于工人的职业健康;截取、焊接的过程往往需要半天或者I天的时间来完成,人工成本高;模具现场制作精度不高,影响钢筋笼加工质量;且利用该模具制作加劲箍作业速度慢,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高,往往影响钢筋笼的加工速度,对施工进度产生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制作钢筋笼加径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一种钢筋笼加劲箍弯制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该模具包括制模环、加强环、和驱动支架,所述的驱动支架分别与制模环和加强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制模环包括连接弧、调节弧、和固定卡子,连接弧、调节弧的截面为半圆环状,在连接弧半圆环状两端靠近端口处设置有连接卡口、在调节弧半圆环状两端靠近端口处设置有连接卡口、调节弧可自由在连接弧内移动,固定卡子通过连接弧的连接卡口与调节弧的连接卡口卡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支架包括驱动支腿、驱动饼,驱动支腿包括调节套筒、固定套筒,调节套筒可在固定套筒内伸缩调节,驱动支腿的固定套筒与驱动饼焊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套筒上还有刻度标尺,在与制模环连接的一端还设置有连接螺纹。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饼在其中间的位置还设置有驱动卡槽。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支架与制模环是通过螺栓连接,并在一个连接处还连接有起模卡扣,驱动支架与加强环的连接是将加强环焊接在驱动支架的固定套筒上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驱动支架、制模环和加强环的结构形式,使得模具结构简单、紧凑、轻便适用,减少制作模具的耗材;提高了钢筋笼加劲箍弯制是的圆柱度,提高钢筋笼的质量;该模具直接和驱动设备连接,减少作业工人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该模具可以通过调节套筒伸缩,实现一定范围直径的钢筋笼加劲箍的制造,在携带搬运时,可以通过驱动支架和制模环的拆卸,使整个模具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和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各零部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制模环、2加强环、3驱动支架、4连接弧、5调节弧、6固定卡子、7连接卡口、8连接卡口、9驱动支腿、10驱动饼、11调节套筒、12固定套筒、13连接螺纹、14配装卡槽、15起模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理解和实施本方案。本钢筋笼加劲箍弯制模具,其包括制模环1、加强环2、和驱动支架3,所述驱动支架3分别与制模环I和加强环2连接。所述的制模环I包括连接弧4、调节弧5、和固定卡子6,所述的连接弧4、调节弧5的截面为半圆环状,在连接弧4半圆环状两端靠近端口处设置有连接卡口 7、在调节弧5半圆环状两端靠近端口处设置有连接卡口 8、调节弧5可自由在连接弧4内移动,固定卡子6通过连接弧4的连接卡口 7与调节弧5的连接卡口 8卡扣连接;本制模环I可通过调节弧5在连接4中的移动,实现对制模环I大小的调整,实现对不同大小的钢筋笼加劲箍的制模;同时通过固定卡子6与连接卡扣7和连接卡扣8的灵活卡扣固定,实现了制模环I的可拆卸组装、携带和搬运。所述的驱动支架3包括驱动支腿9、驱动饼10,驱动支腿包括调节套筒11、固定套筒12,调节套筒11可在固定套筒12内伸缩调节,驱动支腿9的固定套筒12与驱动饼10焊接连接。本驱动支架3可在制模环I调整的时候,通过调节套筒11的调节,更好地与制模环I大小的匹配,实现该模具整体的协调调整。所述的调节套筒11上还有刻度标尺,在与制模环I连接的一端还设置有连接螺纹13 ;调节套筒11以实现各驱动支腿9调节一致,以保证模具的圆柱度;连接螺纹13以实现制模环I与驱动支架3的可拆卸安装,以方便携带和搬运。所述的驱动饼10在其中间的位置还设置有驱动卡槽14,实现了整个模具与驱动装置的连接。所述的驱动支架3与制模环I是通过螺栓连接,并在一个连接处还连接有起模卡扣15,驱动支架3与加强环2的连接是将加强环2焊接在驱动支架3的固定套筒12上连接。本方案实现了驱动支架3与制模环I的可拆卸组装,以及加强了整个模具作业时抗弯矩的能力。本技术由于采用驱动支架、制模环和加强环的结构形式,以及制模环、驱动支架可拆卸组装安装方式,使得整个模具结构简单、紧凑、轻便适用,减少制作模具的耗材;提高了钢筋笼加劲箍弯制是的圆柱度,提高钢筋笼的质量;该模具直接和驱动设备连接,减少作业工人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该模具可以通过调节套筒伸缩,实现一定范围直径的钢筋笼加劲箍的制造,在携带搬运时,可以通过驱动支架和制模环的拆卸,使整个模具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和重复利用。【主权项】1.一种钢筋笼加劲箍弯制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制模环(I)、加强环(2)、和驱动支架(3),所述的驱动支架(3)分别与制模环⑴和加强环(2)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模环(I)包括连接弧(4)、调节弧(5)、和固定卡子¢),连接弧(4)、调节弧(5)的截面为半圆环状,在连接弧(4)半圆环状两端靠近端口处设置有连接卡口(7)、在调节弧(5)半圆环状两端靠近端口处设置有连接卡口(8)、调节弧(5)可自由在连接弧(4)内移动,固定卡子(6)通过连接弧(4)的连接卡口(7)与调节弧(5)的连接卡口⑶卡扣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支架(3)包括驱动支腿(9)、驱动饼(10),驱动支腿(9)包括调节套筒(11)、固定套筒(12),调节套筒(11)可在固定套筒(12)内伸缩调节,驱动支腿(9)的固定套筒(12)与驱动饼(10)焊接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套筒(11)上还有刻度标尺,在与制模环(I)连接的一端还设置有连接螺纹(13)。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饼(10)在其中间的位置还设置有驱动卡槽(1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支架⑶与制模环⑴是通过螺栓连接,并在一个连接处有起模卡扣(15),驱动支架(3)与加强环⑵的连接是将加强环(2)焊接在驱动支架(3)的固定套筒(12)上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工程建筑施工用具领域,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笼加劲箍弯制模具,该模具包括制模环、加强环、和驱动支架,所述的驱动支架分别与制模环和加强环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驱动支架、制模环和加强环的结构形式,使得模具结构简单、紧凑、轻便适用,减少制作模具的耗材;提高了钢筋笼加劲箍弯制的圆柱度,提高钢筋笼的质量;该模具直接和驱动设备连接,减少作业工人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该模具可以通过调节驱动支架上的调节套筒伸缩,实现一定范围直径的钢筋笼加劲箍的制造,在携带搬运时,可以通过驱动支架和制模环的拆卸,使整个模具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和重复利用。【IPC分类】B21F1-00【公开号】CN20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笼加劲箍弯制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制模环(1)、加强环(2)、和驱动支架(3),所述的驱动支架(3)分别与制模环(1)和加强环(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川李毅贺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