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锻炼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柔韧性锻炼用把杆。
技术介绍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为了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在进行基本功的练习时常会用到把杆,由于各年级的学生身高有所不同,因此把杆的高度需要进行调整。目前把杆的立柱为伸缩式结构,杆体位于立柱上端,调整把杆的高度时需要将杆体抬起,需要多人操作,而且,由于杆体太重,因此调整操作时费时费力,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调整高度的柔韧性锻炼用把杆。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韧性锻炼用把杆,包括两根左右对应设置的立柱,立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其特征在于,立柱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支撑杆,水平支撑杆的中心部位与立柱相连接,左右两根水平支撑杆对称且平行设置,水平支撑杆的外侧前后对称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位于水平支撑杆的非中心处,连接件铰接有伸缩杆,前侧和后侧的、左右两根伸缩杆的自由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杆体;水平支撑杆的中心部位上面固定连接有竖直挡杆,竖直挡杆与水平支撑杆互相垂直,前后两根杆体分别位于竖直挡杆的前后侧。本技术将杆体通过伸缩杆铰接在立柱上端,当需要调节把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韧性锻炼用把杆,包括两根左右对应设置的立柱(2),立柱(2)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其特征在于,立柱(2)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支撑杆(3),水平支撑杆(3)的中心部位与立柱(2)相连接,左右两根水平支撑杆(3)对称且平行设置,水平支撑杆(3)的外侧前后对称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4),连接件(4)位于水平支撑杆(3)的非中心处,连接件(4)铰接有伸缩杆(5),前侧和后侧的、左右两根伸缩杆(5)的自由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杆体(7);水平支撑杆(3)的中心部位上面固定连接有竖直挡杆(6),竖直挡杆(6)与水平支撑杆(3)互相垂直,前后两根杆体(7)分别位于竖直挡杆(6)的前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