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撑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8941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撑脚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蜗轮变速箱组件、传动轴、抱箍;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限位组件、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曲柄连杆组件和电路装置;当电动车或摩托车处于推行或骑行状态时,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曲柄连杆组件处于初始状态;需驻车时通过电路装置控制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通过蜗轮变速箱组件、传动轴和曲柄连杆组件使得第二支撑管与第一支撑管一同先由后向前作旋转运动至限位块限位后;第二支撑管再依托第一支撑管向下滑动将车后支起,支起到位时限位组件给出信号通过电路装置控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完成自动撑脚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巧易于安装、传动效率高、耗电量小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或摩托车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撑脚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见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的撑脚装置一般有临时暂停用的拉簧斜撑脚和驻车用的大撑脚。常见的驻车用的大支撑脚在使用时,需要人力抓住车尾将车后轮抬起,然后踩下大支撑脚以实现停车支撑。然而,在电动车或摩托车自重较重或车辆载重较大的情况下,采用该种大支撑脚支撑起车辆比较费力,特别是对于力量弱的女士等人群更为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在电动车或摩托车上采用电机驱动的自动双撑脚装置。如公开号为CN 102923210A的中国专利文献,即公开了一种采用电机驱动、丝杆和齿轮传动结构的电动双撑脚,其能够实现自动撑脚,但不足之处在于:丝杆和齿轮传动需要较大功率的电机,传动效率不佳且使用寿命受限;又如公布号为CN 103818496A的中国专利文献,其公开了另一种采用丝杆传动的电动双撑脚;再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4037728U的中国专利文献,又公开了一种采用丝杆传动的电动双撑脚。可见,目前应用于电动车或摩托车上的自动双撑脚装置通常都采用丝杆传动装置,其共同的问题是结构相对复杂,体积较大安装不便,耗电量大,使用寿命受限,使用过程中有较大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电动车或摩托车驻车的现实需求,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巧易于安装、传动效率高、耗电量小且使用寿命长的自动撑脚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自动撑脚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蜗轮变速箱组件、传动轴、抱箍和电动车或摩托车车架;上述的驱动电机通过蜗轮变速箱组件驱动传动轴正转或反转;驱动电机、蜗轮变速箱组件和抱箍均固定安装在电动车或摩托车车架上;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限位组件、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曲柄连杆组件和电路装置;上述的限位组件包括行程限位机构和限位块;限位组件固定设置在抱箍的外壁上;第一支撑管包括套接管、连接管和螺纹连接部;套接管和连接管均为中空的管体件;套接管在连接管的中上部与连接管垂直相交;连接管的中下部设有前后贯通的驱动销活动槽;螺纹连接部为圆柱体件,其外壁上设有连接用的外螺纹;螺纹连接部设置在连接管的下端且与连接管的下端一体连接;第二支撑管包括管体、上堵管、连接套和压缩弹簧;管体为中空的圆柱体件;管体的上部设有前后向贯通的驱动销孔;上堵管为中空的圆柱体件;上堵管固定设置在管体内且位于管体的上部;上堵管的上端面与管体的上端面平齐;上堵管上设有与管体71的驱动销孔71-1同轴的驱动销孔;连接套为中空的圆柱体件;连接套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连接套设于管体内且位于管体的下部;曲柄连杆组件包括曲柄、连杆、驱动销和转动连接销;曲柄上设有轴孔和销孔;连杆上设有连接销孔和驱动销孔;上述的第一支撑管由其套接管与传动轴套接;且第一支撑管的套接管位于限位组件的外侧;第一支撑管的连接管的中下部和螺纹连接部插接在第二支撑管的管体内,第二支撑管的连接套与第一支撑管的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压缩弹簧套接在第一支撑管的连接管的外壁上,且压缩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被第二支撑管的上堵管和连接套压缩限位;曲柄连杆组件的曲柄由其轴孔与传动轴的右端相配合固定设置在传动轴上;连杆由连接销孔与曲柄的销孔相配合通过转动连接销可活动销接;驱动销由内向外穿过第二支撑管的管体的驱动销孔、上堵管的驱动销孔、第一支撑管的驱动销活动槽、曲柄的销孔和连杆的驱动销孔将各部件销接;上述的抱箍、限位组件、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曲柄连杆组件分别各设有2套,在电动车或摩托车车架的下方左右向镜像设置;上述的电路装置用于控制驱动电机动作。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限位组件的行程限位机构包括外壳、限位套、限位触点、行程开关和安装支架;限位套为圆环形件,限位套固定套接在传动轴上;限位触点固定设置在限位套的外壁上;限位触点工作时与行程开关相配合;行程开关和外壳通过安装支架固定设置在抱箍的外壁上;限位块固定设置在抱箍的外壁上,且位于行程限位机构的后方。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第二支撑管还包括底角套;底角套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的圆柱体件;底角套的内径与管体的外径相适应;底角套套接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管的管体的下端。进一步的方案还有:上述的电路装置包括:控制按钮,设于电动车或摩托车头部或把手上,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启动;控制电路板,用于接收控制按钮的信号控制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接收限位组件的行程开关的信号控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电池,用于提供电路装置的工作电源。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自动撑脚装置,其通过结构上的改进,使得结构简单紧凑、总体的体积较小,因而适用于在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车架下的有限空间内的安装,使得安装方便。(2)本技术的自动撑脚装置,采用电机驱动下的曲柄连杆机构实现自动撑脚,电机的驱动力通过传动轴直接输出给曲柄连杆机构实现双撑脚的支起和回收,因而传动效率较高,在撑起相同重量的车辆时,所需要电机的功率较小,因而能够省电。(3)本技术的自动撑脚装置,其通过结构上的改进,使得耐用性大为增加,同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性价比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还显示了其与抱箍、传动轴的连接配合关系;图3为图1中的第一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端盖未画出;图4为图1中的第二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图6为图1中的曲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安装在电动车或摩托车车架上且车辆处于未驻车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在驻车时第一动作完成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在驻车时第二动作完成后驻车时的状态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驱动电机I,蜗轮变速箱组件2,变速箱21,蜗轮22,传动轴3,抱箍4,限位组件5,行程限位机构51,外壳51-1,限位套51_2,限位触点51_3,行程开关51-4,安装支架51-5,限位块52,第一支撑管6,套接管61,连接管62,驱动销活动槽62_1,螺纹连接部63,第二支撑管7,管体71,驱动销孔71-1,上堵管72,连接套73,压缩弹簧74,底角套75,曲柄连杆组件8,曲柄81,轴孔81-1,销孔81-2,连杆82,连接销孔82-1,驱动销孔82-2,驱动销83,转动连接销84,电动车或摩托车车架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见图1,本实施例的自动撑脚装置,主要由驱动电机1、蜗轮变速箱组件2、传动轴3、抱箍4、限位组件5、第一支撑管6、第二支撑管7、曲柄连杆组件8和电路装置组成。蜗轮变速箱组件2主要由变速箱21和蜗轮22组成。驱动电机I通过变速箱21和蜗轮22驱动传动轴3正向或反向旋转。驱动电机I和蜗轮变速箱组件2固定安装在电动车或摩托车车架9的下方,如图8至图10所示。抱箍4由上下两个半抱箍组成,抱箍4的中间设有左右向贯通的圆形孔,作为转动轴3通过孔。抱箍4环抱传动轴3后固定安装在电动车或摩托车车架9上。见图2,限位组件5包括行程限位机构51和限位块52。行程限位机构51主要由外壳51-1、限位套51-2、限位触点51-3、行程开关51_4和安装支架51_5组成。限位套51_2为圆环形件,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撑脚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蜗轮变速箱组件(2)、传动轴(3)、抱箍(4)和电动车或摩托车车架(9);所述的驱动电机(1)通过蜗轮变速箱组件(2)驱动传动轴(3)正转或反转;驱动电机(1)、蜗轮变速箱组件(2)和抱箍(4)均固定安装在电动车或摩托车车架(9)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5)、第一支撑管(6)、第二支撑管(7)、曲柄连杆组件(8)和电路装置;所述的限位组件(5)包括行程限位机构(51)和限位块(52);限位组件(5)固定设置在抱箍(4)的外壁上;第一支撑管(6)包括套接管(61)、连接管(62)和螺纹连接部(63);套接管(61)和连接管(62)均为中空的管体件;套接管(61)在连接管(62)的中上部与连接管(62)垂直相交;连接管(62)的中下部设有前后贯通的驱动销活动槽(62‑1);螺纹连接部(63)为圆柱体件,其外壁上设有连接用的外螺纹;螺纹连接部(63)设置在连接管(62)的下端且与连接管(62)的下端一体连接;第二支撑管(7)包括管体(71)、上堵管(72)、连接套(73)和压缩弹簧(74);管体(71)为中空的圆柱体件;管体(71)的上部设有前后向贯通的驱动销孔(71‑1);上堵管(72)为中空的圆柱体件;上堵管(72)固定设置在管体(71)内且位于管体(71)的上部;上堵管(72)的上端面与管体(71)的上端面平齐;上堵管(72)上设有与管体71的驱动销孔71‑1同轴的驱动销孔;连接套(73)为中空的圆柱体件;连接套(73)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连接套(73)设于管体(71)内且位于管体(71)的下部;曲柄连杆组件(8)包括曲柄(81)、连杆(82)、驱动销(83)和转动连接销(84);曲柄(81)上设有轴孔(81‑1)和销孔(81‑2);连杆(82)上设有连接销孔(82‑1)和驱动销孔(82‑2);所述的第一支撑管(6)由其套接管(61)与传动轴(3)套接;且第一支撑管(6)的套接管(61)位于限位组件(5)的外侧;第一支撑管(6)的连接管(62)的中下部和螺纹连接部(63)插接在第二支撑管(7)的管体(71)内,第二支撑管(7)的连接套(73)与第一支撑管(6)的螺纹连接部(63)螺纹连接;压缩弹簧(74)套接在第一支撑管(6)的连接管(62)的外壁上,且压缩弹簧(74)的上下两端分别被第二支撑管(7)的上堵管(72)和连接套(73)压缩限位;曲柄连杆组件(8)的曲柄(81)由其轴孔(81‑1)与传动轴(3)的右端相配合固定设置在传动轴(3)上;连杆(82)由连接销孔(82‑1)与曲柄(81)的销孔(81‑2)相配合通过转动连接销(84)可活动销接;驱动销(83)由内向外穿过第二支撑管(7)的管体(71)的驱动销孔(71‑1)、上堵管(72)的驱动销孔、第一支撑管(6)的驱动销活动槽(62‑1)、曲柄(81)的销孔(81‑2)和连杆(82)的驱动销孔(82‑2)将各部件销接;所述的抱箍(4)、限位组件(5)、第一支撑管(6)、第二支撑管(7)和曲柄连杆组件(8)分别各设有2套,在电动车或摩托车车架(9)的下方左右向镜像设置;所述的电路装置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彬张企平张宝库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宏昇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