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752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通过在圆柱形空心轴上设置均匀的一体化互通式连接的大直径的空心套,开发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配合空心轴一端轴承结构连接的负压管,可实现负压的稳定提供,同时罗拉的一体化设计科省却原有的吸风组件的使用,从而减少空心罗拉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问题,减少企业改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纺纱新
,具体地说是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
技术介绍
环锭纺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细纱生产方式,国内目前环锭纺纱锭数已超过1.3亿锭,约占全球纱锭总数的2/3。集聚纺是对环锭纺进行改进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目前已经成为纺纱领域最热门课题,多年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未来环锭纺的天下属于集聚纺。目前,国际上主流使用的集聚纺类型包括网格圈型(主要包括德国Sussen三罗拉网格圈型、日本Toyota四罗拉网格圈型)、罗拉型(瑞士利达Rieter的COM4)、打孔皮圈型(主要包括Zinser打孔皮圈式)、机械式(主要包括瑞士卡洛斯Roscraft磁性集聚式集聚纺系统),网格圈型、罗拉型和打孔皮圈型属于负压气流集聚方式。其中,Roscraft的机械集聚式集聚纺系统由于品种适应性差(一般只适用于60Ne以下纱线的纺制)等原因目前在国内的使用较少;Zinser打孔皮圈式由于品种适应性较差(一般只适用于毛纺)且需整机引进、价格昂贵(平均每锭1500元),因此在国内的使用规模较小。因此,目前占据主流市场的是网格圈型集聚纺。但是网格圈型集聚纺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运行成本较高、维护保养复杂、寿命短等问题。罗拉型集聚纺逐渐受到重视,其在能耗、机物料消耗和系统维护成本方面较网格圈型集聚纺具有一定优势,Rieter的COM4是最典型的罗拉型集聚纺系统,但是该系统集聚罗拉表面采用孔结构,容易堵塞,需要经常清洗,且对车间的温湿度要求较高,增加维护成本。针对此,本技术给出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该装置包括圆柱形空心轴,圆柱形空心轴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负压管相连,负压管与负压风机直接相连,在圆柱形空心轴上均匀的一体化互通式连接有若干大直径的空心套,在空心套的表面开有连续排列的狭长窄槽或均匀排列的圆孔,空心套的数量等于细纱机单面的纱锭数,圆柱形空心轴的直径在20-25mm之间,空心套的直径在50_55mm之间。纺纱时,电机通过带动圆柱形空心轴转动继而带动空心套转动,实现对须条的牵伸作用,同时负压风机产生的集聚负压通过负压管进入空心轴内部,继而进入空心套内部,继而通过空心套表面的窄槽或圆孔作用于纤维须条,实现集聚作用。本技术通过在圆柱形空心轴上设置均匀的一体化互通式连接的大直径的空心套,开发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配合空心轴一端轴承结构连接的负压管,可实现负压的稳定提供,同时罗拉的一体化设计科省却原有的吸风组件的使用,从而减少空心罗拉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问题,减少企业改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有效解决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问题、减少企业改造成本的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包括圆柱形空心轴,所述圆柱形空心轴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负压管相连,所述负压管与负压风机直接相连,在所述圆柱形空心轴上均匀的一体化互通式连接有若干大直径的空心套,所述空心套的数量等于细纱机单面的纱锭数,在所述空心套的表面开有连续排列的狭长窄槽或均匀排列的圆孔,所述圆柱形空心轴的直径在20-25_之间,所述空心套的直径在50_55mm之间。本技术通过在圆柱形空心轴上设置均匀的一体化互通式连接的大直径的空心套,开发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配合空心轴一端轴承结构连接的负压管,可实现负压的稳定提供,同时罗拉的一体化设计科省却原有的吸风组件的使用,从而减少空心罗拉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问题,减少企业改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内部空心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圆柱形空心轴与负压管的轴承式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包括圆柱形空心轴1,圆柱形空心轴I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轴承5与负压管4相连,负压管4与负压风机直接相连,在圆柱形空心轴I上均匀的一体化互通式连接有若干大直径的空心套2,在空心套2的表面开有连续排列的狭长窄槽或均匀排列的圆孔3,空心套2的数量等于细纱机单面的纱锭数,圆柱形空心轴I的直径在20-25mm之间,空心套2的直径在50_55mm之间。纺纱时,电机通过带动圆柱形空心轴I转动继而带动空心套2转动,实现对须条的牵伸作用,同时负压风机产生的集聚负压通过负压管4进入空心轴内部,继而进入空心套2内部,继而通过空心套表面的窄槽或圆孔3作用于纤维须条,实现集聚作用。【主权项】1.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包括圆柱形空心轴,其特征是:所述圆柱形空心轴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负压管相连,所述负压管与负压风机直接相连,在所述圆柱形空心轴上均匀的一体化互通式连接有若干大直径的空心套,所述空心套的数量等于细纱机单面的纱锭数,在所述空心套的表面开有连续排列的狭长窄槽或均匀排列的圆孔,所述圆柱形空心轴的直径在20-25mm之间,所述空心套的直径在50_55mm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通过在圆柱形空心轴上设置均匀的一体化互通式连接的大直径的空心套,开发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配合空心轴一端轴承结构连接的负压管,可实现负压的稳定提供,同时罗拉的一体化设计科省却原有的吸风组件的使用,从而减少空心罗拉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问题,减少企业改造成本。【IPC分类】D01H5-74, D01H5-72【公开号】CN204550876【申请号】CN201520230307【专利技术人】刘新金, 苏旭中, 张洪, 朱预坤, 李思颖 【申请人】江南大学【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结构的空心罗拉,包括圆柱形空心轴,其特征是:所述圆柱形空心轴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负压管相连,所述负压管与负压风机直接相连,在所述圆柱形空心轴上均匀的一体化互通式连接有若干大直径的空心套,所述空心套的数量等于细纱机单面的纱锭数,在所述空心套的表面开有连续排列的狭长窄槽或均匀排列的圆孔,所述圆柱形空心轴的直径在20‑25mm之间,所述空心套的直径在50‑55m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金苏旭中张洪朱预坤李思颖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