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718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包括:透光面板;发光部,发光部设置在透光面板的第一侧;以及测光部,测光部设置在透光面板的第一侧,并与透光面板第一部分相对其中测光部与发光部分开设置,使得发光部通过透光面板散射至测光部相对的第一部分的到达光强小于测光部的光强触发阈值。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面板组件,根据空调器中面板的光强散射系数,确定在透光面板为各种材料及各种材料组合情况下的测光部与发光部之间的距离及安装方式,并可以根据不同的安装方式和距离进行测光部的测光补偿,从而避免或减小了发光部对测光部测光的影响,提高了测光结果的准确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及具有该面板组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家电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采用了光强检测来判断用户的环境,如晴天、阴天、白天、黑夜等,并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控制运行模式,实现了设备的智能化。比如家用空调采用光敏元件采集室内环境光线强度,当环境光线低于阈值时即控制空调器进入睡眠模式,关闭屏显等功能。目前,这种测光元件通常安装在设备电路板上,但是往往电路板上还有其他发光元件或显示模块,这些光源发射的光线如果照射至测光元件上,就会影响测光元件判断环境光强的准确度。而且一般电路板不会直接裸露在设备外部,都是安装在设备面板下方,由于面板透光,因此发光元件或显示模块的光线通过面板将散射至测光元件,从而影响测光元件采集环境光线,可能导致测光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该面板组件能够避免或减小显示发光对测光部测光的影响,提高测光结果的准确度。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包括:透光面板;发光部,所述发光部设置在所述透光面板的第一侧;以及测光部,所述测光部设置在所述透光面板的所述第一侧,并与所述透光面板第一部分相对,其中所述测光部与所述发光部分开设置成使得所述发光部通过所述透光面板散射至所述测光部相对的第一部分的到达光强小于所述测光部的光强触发阈值。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可通过将发光部和测光部分别透光面板的第一侧,其中,测光部与发光部分开设置,使得发光部通过透光面板散射至测光部相对的第一部分的到达光强小于测光部的光强触发阈值,即根据空调器中面板的光强散射系数,确定在透光面板为各种材料及各种材料组合情况下的测光部与发光部之间的距离及安装方式,并可以根据不同的安装方式和距离进行测光部的测光补偿,从而避免或减小了发光部对测光部测光的影响,提高了测光结果的准确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测光部相对的第一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透光面板的其他部分的厚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透光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部分的透光率大于所述透光面板的所述其他部分的透光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其他部分上形成有预定的图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光面板包括:第一透光层,所述发光部和所述测光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层的一侧;第二透光层,所述第二透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层的另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二透光层的散光率大于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散光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家用电器为空调、洗衣机、冰箱、空气净化器或者微波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和在所述测光部检测的总光强小于所述光强触发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定模式。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可通过将面板组件中的发光部和测光部分别透光面板的第一侧,其中,测光部与发光部分开设置,使得发光部通过透光面板散射至测光部相对的第一部分的到达光强小于测光部的光强触发阈值,在测光部检测的总光强小于光强触发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空调器进入预定模式,即根据空调器中面板的光强散射系数,确定在透光面板为各种材料及各种材料组合情况下的测光部与发光部之间的距离及安装方式,并可以根据不同的安装方式和距离进行测光部的测光补偿,从而避免或减小了发光部对测光部测光的影响,提高了测光结果的准确度,从而有效地控制空调器进入预定模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定模式为省电模式或者休眠模式。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面板组件的示例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面板组件的示例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组件的测光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透光面板10、发光部20、测光部30、第一部分11、其他部分12、第一透光层13、第二透光层14、面板组件100和控制器2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特别是用于空调器的面板组件。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中,本技术将以空调器作为示例来描述此处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然知道,在阅读了本技术的下述方案之后能显而易见地用于例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空气净化器、微波炉等,因此此处的术语“家用电器”应作广义理解,而不能仅限于下述的空调器。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用于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可以包括:透光面板10、发光部20和测光部30。其中,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发光部20可设置在透光面板10的第一侧,测光部30可设置在透光面板10的第一侧,并与透光面板10第一部分相对,其中,测光部30与发光部20分开设置,使得发光部20通过透光面板10散射至测光部30相对的第一部分的到达光强小于测光部30的光强触发阈值。其中,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光强触发阈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若在测光部30检测的总光强小于某个阈值时使得空调器进入预定模式,则该某个阈值可理解为光强触发阈值。应当理解,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测光部30与发光部20分开设置的距离可以是发光部20到测光部30的光程距离,还可以是发光部20与测光部30之间的垂直距离。举例而言,假设如图1中所示的透光面板10为单层面板,因此,测光部30可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接收到的总光强(即测得的总光强):Ic = Iw*f (dA, sA) +If*f (x, sA) (I)由于光的散射是随着距离呈指数型衰减,因此式(I)中的函数f(x,y)=e~(-x*y),这样根据式(I)和该指数函数可将式(I)变形为:Ic = Iw*e~ (_dA*sA)+If*e~ (_x*sA) (2)其中,式⑴和式⑵中的Ic为测光部30接收到的总光强(即测得的总光强),Iw为外部环境光强,dA为透光面板10的厚度,sA为透光面板10的散光率,If为发光部20发射的光强,X为测光部30与发光部20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Iw*f(dA, sA)为外部环境光强通过透光面10到达测光部30的光强,If*f (X,sA)为发光部20通过透光面板10散射至测光部30相对的第一部分的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面板;发光部,所述发光部设置在所述透光面板的第一侧;以及测光部,所述测光部设置在所述透光面板的所述第一侧,并与所述透光面板第一部分相对,其中所述测光部与所述发光部分开设置,使得所述发光部通过所述透光面板散射至所述测光部相对的第一部分的到达光强小于所述测光部的光强触发阈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艳红郭新生程德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