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声组件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341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传声组件和电子设备,其中,传声组件包括:传声部;以及集尘部,所述集尘部与所述传声部的下表面结合,所述传声部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具有设置在所述传声部上表面的开口,并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传声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集尘部;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具有设置在所述传声部的侧壁上的开口,并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传声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集尘部包括:基底;和胶层,所述胶层设置在所述基底的内表面。由此,避免灰尘进入到电子产品内部导致的电子元器件的短路和烧坏等不良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领域,具体地,涉及传声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的传声元件为带有小孔的金属片,电子产品的声音通过小孔从内部传到外界。同时,空气中的灰尘也可以通过金属片上的小孔进入到电子产品内部,沉积于电子产品内部电子元器件的表面和空隙中,容易造成电子元器件的短路和烧坏等不良隐患。因此,现有的传声元件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传声组件,该传声组件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通过传声组件的通孔进入电子产品的内部,避免灰尘沉积造成的电子元器件的短路和烧坏等不良隐患。同时,基于该传声组件,还进一步提出了具有该传声组件的电子设备。因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声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传声组件包括:传声部;以及集尘部,所述集尘部与所述传声部的下表面结合,所述传声部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具有设置在所述传声部上表面的开口,并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传声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集尘部;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具有设置在所述传声部的侧壁上的开口,并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传声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集尘部包括:基底;和胶层,所述胶层设置在所述基底的内表面。由此,本技术具有立体结构的传声组件,与目前通常采用的金属听筒网的传声元件相比,当空气中的灰尘通过本技术的传声部进入传声组件后,经重力影响下落,可以吸附于集尘部的胶层,避免灰尘进入到电子产品内部导致电子元器件的短路和烧坏等不良隐患。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传声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任选地,所述基底与所述传声部的下表面共同形成灰尘容纳空腔。由此,由传声部通孔进入的灰尘可以吸附于所述基底与所述传声部的下表面共同形成灰尘容纳空腔内部,从而,可以吸附大量的灰尘,避免基底灰尘沉积过多,堵塞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所述胶层可以设置在所述空腔的内部的至少一部分上。由此,有利于灰尘吸附于胶层表面,避免灰尘的漂浮。任选地,所述传声部可以包括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并且所述多个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由此,有利于声音经第二通孔,由第一通孔传输到外界。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可以呈不超过90度的夹角。由此,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形成的孔道可以更好地避免灰尘经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并且,通过调整声音信号的传播途径,使声音的传输效果更佳。此外,所述第二通孔可以具有弯曲段。由此,通过改变第二通孔的孔道构型,不仅可以避免灰尘由第二通孔进入电子设备内部,而且还可以调整声音信号的传播途径,从而使声音的传输效果更佳。任选地,所述传声部与所述集尘部是由相同的金属形成的。由此,传声部和集尘部所采用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吸声系数相同,传声效果更佳。基于本技术的传声组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本体,和传声组件,所述传声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并且所述传声组件为前述的。由此,本技术的电子设备,空气中的灰尘无法通过传声组件进入到电子产品内部,避免了电子设备内部灰尘沉积导致的电子元器件的短路和烧坏等不良隐患,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任选地,所述传声部的侧壁和所述集尘部被封闭在所述本体中。由此,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声音信号由传声部侧壁的第二通孔传输到外界,并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经由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形成的孔道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任选地,所述电子设备的种类不受特别的限制,可以包括手机、耳机、平板电脑、计算机和扬声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传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传声部的纵截面示意图;图3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传声部的纵截面示意图;图4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传声部的纵截面示意图;图5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传声部的纵截面示意图;图6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尘部的纵截面示意图;图7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尘部的纵截面示意图;图8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尘部的纵截面示意图;图9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以及图10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纵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传声组件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传声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但是,传声组件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传声组件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参考图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传声组件1000包括传声部100和集尘部200。其中,集尘部100与传声部200的下表面结合,并且传声部100可以包括第一通孔110和第二通孔12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通孔110具有设置在传声部100上表面的开口并且该第一通孔I1连通传声部100的上表面与集尘部200,另外,第二通孔120具有设置在传声部100的侧壁上的开口,并且第二通孔120连通传声部100的侧壁与第一通孔11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集尘部200可以包括基底220和胶层210,并且胶层210设置在基底220朝向集尘部200的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通孔110和第二通孔120可以作为传声组件1000的传声孔,可以将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声音通过设置在侧壁上的第二通孔120的开口,经第二通孔120的孔道以及与第二通孔120相连通的第一通孔110传输至电子设备的外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通孔110将传声部100的上表面与集尘部200连通,并且集尘部200具有胶层210,因此,当外界的灰尘通过第一通孔110进入传声组件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会进入集尘部200并由胶层210捕获,而不是通过第二通孔120进入电子设备中。由此,与目前通常采用的金属听筒网的传声元件相比,在采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传声组件1000时,空气中的灰尘进入传声部100后会被吸附于集尘部200的胶层210,从而避免了灰尘进入到电子产品内部导致电子元器件的短路和烧坏等不良隐患。下面参考图2-8,分别对传声部100和集尘部200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传声部100:首先,参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声部;以及集尘部,所述集尘部与所述传声部的下表面结合,所述传声部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具有设置在所述传声部上表面的开口,并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传声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集尘部;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具有设置在所述传声部的侧壁上的开口,并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传声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集尘部包括:基底;和胶层,所述胶层设置在所述基底的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