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有许多种;一般分为中药和西药,采用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副作用较大,对人体的损害较大,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中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但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中药配方治疗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0-15、莪术5-6、百合2-4、白豆蔻6-8、蒲黄4-5、血竭2-4、红藤1-3、蒲公英5_7、半枝莲4_5、当归7_8、川芎4_5、延胡索2-4、乌药6-10、牛蒡子3-5、法半夏2-4、何首乌5-7、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0‑15、莪术5‑6、百合2‑4、白豆蔻6‑8、蒲黄4‑5、血竭2‑4、红藤1‑3、蒲公英5‑7、半枝莲4‑5、当归7‑8、川芎4‑5、延胡索2‑4、乌药6‑10、牛蒡子3‑5、法半夏2‑4、何首乌5‑7、砂仁5‑6、黄精2‑4、益智仁10‑15、炒白术5‑8、山藤藤秧2‑4和粗叶耳草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兴,
申请(专利权)人:繁昌县智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