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续旋转式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703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持续旋转式机械手。主要解决现有旋转式机械手存在进电、进气的技术问题。包括动力机构、底座、支架以及若干气动工位,还包括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定子导柱和转子,定子导柱的外围设有若干轴向分布的导电块和通气槽,定子导柱上设有与导电块、通气槽相通的进线孔、进气孔,转子套设于定子导柱外并沿着定子导柱持续旋转,转子上设有若干与导电块相对应的碳刷接入口以及与通气槽相对应的气体接入口,碳刷接入口、气体接入口分别与气动工位相对应,支架与转子固定连接。由于该旋转式机械手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通过碳刷旋转接柱来导通电流实现进电的目的,同时采用进气接口对应通气槽实现进气的目的,结构紧凑、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手,尤其是一种持续旋转式机械手
技术介绍
气动技术是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源,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或信号传递的工程技术,是实现各种生产控制、自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气动机械手作为机械手的一种,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动作迅速、平稳、可靠、节能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目前,市场上的机械手大多采用直线摇摆式方式作业,其工作效率低,结构复杂,而旋转式机械手又存在进电、进气方面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生产效率高以及稳定性好的持续旋转式机械手。一种持续旋转式机械手,包括动力机构、底座、支架以及若干气动工位,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定子导柱和转子,所述定子导柱的外围设有若干轴向分布的导电块和通气槽,所述定子导柱上设有与导电块相通的进线孔以及与通气槽相通的进气孔,电线穿过进线孔与导电块相连接,气体通过进气孔与通气槽相通,所述转子套设于定子导柱的外围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沿着定子导柱持续旋转,所述转子上设有若干与导电块相对应的碳刷接入口以及与通气槽相对应的气体接入口,各所述碳刷接入口、气体接入口分别与各气动工位相对应,所述支架与转子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工位安装于支架上。所述定子导柱由各气体导柱和若干导电导柱依次轴向叠加固定而成,且导电导柱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导电块容置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皮带,所述主动带轮与电机相连接,所述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与主动带轮传动配合,所述从动带轮带动转子旋转。所述气动工位周向均匀分布于支架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该旋转式机械手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通过碳刷旋转接柱来导通电流实现进电的目的,同时采用进气接口对应通气槽实现进气的目的,结构紧凑、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电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通气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支架2,气动工位3,定子导柱4,转子5,导电块6,通气槽7,进线孔8,进气孔9,电线10,碳刷接入口 11,气体接入口 12,环形槽13,电机14,主动带轮15,从动带轮16,皮带17,气体导柱41,导电导柱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持续旋转式机械手,包括动力机构、底座1、支架2以及若干气动工位3,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定子导柱4和转子5,所述定子导柱4的外围设有若干轴向分布的导电块6和通气槽7,所述定子导柱4上设有与导电块6相通的进线孔8以及与通气槽7相通的进气孔9,电线10穿过进线孔8与导电块6相连接,气体通过进气孔9与通气槽7相通,所述转子5套设于定子导柱4的外围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沿着定子导柱4持续旋转,所述转子5上设有若干与导电块6相对应的碳刷接入口 11以及与通气槽7相对应的气体接入口 12,各所述碳刷接入口 11、气体接入口 12分别与各气动工位3相对应,所述支架2与转子5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工位3安装于支架2上。定子导柱4上设有的进线孔8和进气孔9分别一一对应导电块6和通气槽7,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工作时,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带轮、皮带以带动转子5沿着定子导柱4旋转,碳刷通过碳刷接入口 11与导电块相接触以实现导电的目的,而气体通过气体接入口 12与通气槽7相对应以实现进气的目的,根据上述方案,由于该旋转式机械手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通过碳刷旋转接柱来导通电流实现进电的目的,同时采用进气接口对应通气槽实现进气的目的,结构合理、紧凑、工作效率高。所述定子导柱4由各气体导柱41和若干导电导柱42依次轴向叠加固定而成,且导电导柱42之间形成环形槽13,所述导电块6容置于所述环形槽13内。采用上述的结构方式,便于安装,结构合理,使用时稳定性高。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14、主动带轮15、从动带轮16以及皮带17,所述主动带轮15与电机14相连接,所述从动带轮16通过皮带17与主动带轮15传动配合,所述从动带轮16带动转子5旋转。电机为伺服电机,控制以及传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所述气动工位3周向均匀分布于支架2上。气动工位3的数量根据需要选择,并呈周向均匀分布,工作效率高。实施例不应视为对专利技术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持续旋转式机械手,包括动力机构、底座(I)、支架(2)以及若干气动工位(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定子导柱(4)和转子(5),所述定子导柱(4)的外围设有若干轴向分布的导电块(6)和通气槽(7),所述定子导柱(4)上设有与导电块(6)相通的进线孔(8)以及与通气槽(7)相通的进气孔(9),电线(10)穿过进线孔(8)与导电块(6)相连接,气体通过进气孔(9)与通气槽(7)相通,所述转子(5)套设于定子导柱(4)的外围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沿着定子导柱(4)持续旋转,所述转子(5)上设有若干与导电块(6 )相对应的碳刷接入口( 11)以及与通气槽(7 )相对应的气体接入口( 12 ),各所述碳刷接入口( 11)、气体接入口( 12 )分别与各气动工位(3 )相对应,所述支架(2 )与转子(5 )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工位(3)安装于支架(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旋转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导柱(4)由各气体导柱(41)和若干导电导柱(42)依次轴向叠加固定而成,且导电导柱(42)之间形成环形槽(13 ),所述导电块(6 )容置于所述环形槽(13 )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持续旋转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14)、主动带轮(15)、从动带轮(16)以及皮带(17),所述主动带轮(15)与电机(14)相连接,所述从动带轮(16)通过皮带(17)与主动带轮(15)传动配合,所述从动带轮(16)带动转子(5 )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持续旋转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工位(3)周向均匀分布于支架(2)上。【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持续旋转式机械手。主要解决现有旋转式机械手存在进电、进气的技术问题。包括动力机构、底座、支架以及若干气动工位,还包括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定子导柱和转子,定子导柱的外围设有若干轴向分布的导电块和通气槽,定子导柱上设有与导电块、通气槽相通的进线孔、进气孔,转子套设于定子导柱外并沿着定子导柱持续旋转,转子上设有若干与导电块相对应的碳刷接入口以及与通气槽相对应的气体接入口,碳刷接入口、气体接入口分别与气动工位相对应,支架与转子固定连接。由于该旋转式机械手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通过碳刷旋转接柱来导通电流实现进电的目的,同时采用进气接口对应通气槽实现进气的目的,结构紧凑、效率高。【IPC分类】B25J11-00【公开号】CN104827475【申请号】CN201510166627【专利技术人】邱昌贤 【申请人】嘉兴川页奇精密自动化机电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持续旋转式机械手,包括动力机构、底座(1)、支架(2)以及若干气动工位(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定子导柱(4)和转子(5),所述定子导柱(4)的外围设有若干轴向分布的导电块(6)和通气槽(7),所述定子导柱(4)上设有与导电块(6)相通的进线孔(8)以及与通气槽(7)相通的进气孔(9),电线(10)穿过进线孔(8)与导电块(6)相连接,气体通过进气孔(9)与通气槽(7)相通,所述转子(5)套设于定子导柱(4)的外围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沿着定子导柱(4)持续旋转,所述转子(5)上设有若干与导电块(6)相对应的碳刷接入口(11)以及与通气槽(7)相对应的气体接入口(12),各所述碳刷接入口(11)、气体接入口(12)分别与各气动工位(3)相对应,所述支架(2)与转子(5)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工位(3)安装于支架(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昌贤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川页奇精密自动化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