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越专利>正文

多功能便携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62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挂于自行车上的多功能便携车。本便携车由底盘、可折叠的靠背,可折叠的车轮和传动部分以及车轮部分组成,本便携车由挂钩挂在自行车右下侧,不用时可折叠起来,携带方便,便于存放。可用于带小孩、载物、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与组装,使用方便,稳固安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自行车的辅助附件领域,特别涉及挂于自行车上的便携车。自行车虽然是骑行方便的工具,但是如果欲携带小孩、买粮、携物或换煤气罐时诸多不便,而且目前这种用于自行车的辅助车并未成为商品。个别也有为自己小孩做的小木壳车,但因做工复杂,成本高;和用途单一(只能供3岁以下的小孩乘坐)。同时,在不用时不好存放,占地大,特别是住楼房者更加不便。本设计便携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于自行车上能带小孩载物并可折叠的便携车。本设计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在本便携车上配备可折叠的靠背,可折叠的轴、以及能调节长度的平衡板,能调节高度的调节板,从而本设计的目的就完全达到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便携车挂在自行车上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底盘除去底板时的俯视图;附图3a是靠背的立体意图,附图3b是拉出坐板时靠背的立体图,附图4a是车轴及传动部分的俯视图,附图4b是车轴及传动部分的 后视图;附图4c是车轴折叠连接处的示意图;附图5是折叠起来的本设计便携车示意图。从附图1可见本设计便携车是挂在自行车后右侧用的,它由底盘1、靠背2、车轴及传动部分3、车轮部分4组成,分述如下底盘1由底板15、围框11和支架12组成,围框11和底板15的形状前后稍长,而左右的宽度稍短,后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与后侧边成直角,而前部则成不规则弧形,特别是在靠近自行车的自行车脚蹬板和轮盘处的弧形向里凹下一些,这是为了便于踏车。围框11和底板15的形状见附图2,底板15的形状与围框11相同,正好压在围框16上。附图2是除去底板时围框和支架的示意图。支架12呈 形,围框11和支架12约用方空心铁制作,但围框所用者为15毫米方,而支架所用者为10毫米方。围框11和支架12相接点均用焊接焊合,在靠近自行车一侧的二根支架腿的下部还各焊有一个宽的对向槽13,该对向槽呈 形,二者左右相对,能容纳5毫米左右的铁板插入(即能容纳平衡板31插入),该对向槽在支架条上的长度约150毫米宽。此外,在支架12纵支条上还分别设有三个固定车轴用的Ω形件14,其位置见附图2,该固定件14可正好与车轴相嵌合,车轴可在其中旋转。附图3a和3b分别是靠背2在座板拉出前后的示意图,其中方空心铁管靠背架21呈倒U形,在弯角处呈弧形,在靠背架21上部设有铁丝网22,在靠背架21的两侧各设有一支活动拉力铁条25,该拉力铁条中部设有折叠件,以便在不用时折叠起来,该拉力铁条25能与围框11前部左右侧搭接,当组合成载人车时能保证靠背维持直立状态,能经得起人背后靠的力量。在靠背2下侧设有活动坐板23和支撑铁丝24。活动坐板23上部二侧和靠背架两侧各经搭配件相连,使活动坐板23能向上旋转翻起,直到与靠背架21垂直,这时,将设于活动坐板23下端的支撑铁丝24拉出,即可将活动坐板23支撑在底板上,如附图3b所示,可供孩子乘坐,不用时可使返回原状。在靠背架21的两只脚上设有与底盘1相连接并能旋转的搭配件27,当折叠时可将靠背以搭配件27为轴向下旋转,使靠背2与底盘1合在一起。此外,在靠背2上还设有安全带26,以保证乘孩的安全。车轴及传动部分3可见附图4a和4b、4c,其中附图4a除去底盘后是车轴及传动部分的俯视图;附图4b是附图4a的后视图。车轴及传动部分由平衡板31,调节板32、挂钩33、加强钢筋35、车轴36组成。车轴36是可折叠的,折叠连接处37的详细结构见附图4c。从附图4c可见,所说的轴36由长段361和短段362在折叠连接处37连接或折叠,在折叠连接处37设有小轴371和轴套372,该小轴371将在372阶状折叠线切开的二部分轴(361、362)连接起来并能使短段362能围绕该小轴371折叠成直角,轴套372套在轴36上,能左右滑动,当折叠车轴36时,将轴套372从折叠连接处37滑开;当需要用车时,将车轴36两部分旋直,再将轴套372套在折叠连接处37即可,以保证轴的强度。车轴短段362的长度等于靠背2和底盘1厚度之和,从附图5可见,折叠起来后,使便于携带与存放。在车轴36短段361的自由端与车轮部分4的叉子41内侧焊接,车轴36在横过支架12与支架的支条垂直相交时,有固定件14从上包住,支撑车轴在其中旋转。车轴36靠自行车一侧的端部与平衡板引垂直焊接,平衡板31以连接件与调节板32相联,也即平衡板31通过连接件的连接能够围绕该连接件的轴旋转,二个板子(31、32)可按需要调节其间的角度。因为自行车1的型号不同,例如28号车比26号车高,为了适应所用车轮的直径,在用26号车时,需将调节板32顺时针旋转一个适当角度,使平衡板31也即车轴36的水平下降,反之,则将调节板32逆时针旋转一个适当角度,使平衡板31水平上升。在平衡板31还设有二个固定槽34,通过该槽用螺钉可将平衡板31固定于底盘的对向槽13上。在调节板32外侧设有二个挂钩33,该挂钩呈倒U字形,可以扣在自行车下部右侧的横梁上,并可由螺钉固定,使本设计便携车与自行车连接起来,在车轴折叠处与平衡板前侧通过加强钢筋35相连,以便底盘更能安全地承载,车轴36外端与车轮上的叉子41相接。车轮部分的结构见附图4b和附图1,车轮部分4由叉子41、挡泥板43、车轮44及轮轴45组成。车轴36与叉子41内侧焊接在一起,叉子41也是倒U字形,垂直扣在车轮44上,叉子41两个端部与轮轴45相接,车轮44按现有技术与轮轴45相接,轮轴45受叉子41的支持,车轮44周绕轮轴45旋转,这都属于现有技术,不多述,在车轮44上半部还设有挡泥板43,将车轮44扣住,以免泥沙飞溅,并保护车轮。挡泥板43见附图1。本设计便携车在使用时,先把折叠着的车以调节板32上的二个挂钩挂在自行车1右下方横梁上,拧紧螺钉,再调节高度,然后把靠背2打开即可载物,如带小孩,则将活动坐板23支起,用支撑铁丝24固定即可。如不同时,先把本车连挂钩3从自行车上取下来,将靠背2折起放倒,打开固定槽34处的螺钉,将轴36向外拉,再将车轴36上的轴套372从折叠连接处37移开,使车轴36向上折叠成90°如附图5那样,这时便携车即可用手提起,携带或存放都很方便。本设计便携车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和加工,使用方便,稳固耐用,功能多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携车,由底盘、靠背、车轴和传动部分以及车轮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底盘由底板、周框和支架组成,其中,支架呈*形,在靠近自行车一侧的二根支架腿的下部各焊有一个呈*形的对向槽,二者相对,能容纳5毫米左右的铁板插入;所说的靠背在上部设有铁丝网,在靠背两侧各设有一支中部带折叠件的活动拉力铁条,该铁条与围框前部左右侧搭接,在靠背下侧设有活动坐板和支撑铁丝,在靠背架二只脚上设有与底盘相连接并能旋转的搭配件,所说的车轴及传动部分由平衡板、调节板、挂钩、加强连接筋和可折叠车轴组成,其中车轴靠自行车一侧的端部与带固定槽的平衡板垂直焊接,平衡板又以连接件与调节板相联,车轴外端与车轮上的叉子相接;所说的车轮部分由叉子、挡泥板、轮轴、和车轮组成,叉子内侧与车轴相接,叉子两个端部与轮轴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车,由底盘、靠背、车轴和传动部分以及车轮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底盘由底板、周框和支架组成,其中,支架呈其形,在靠近自行车一侧的二根支架腿的下部各焊有一个呈形的对向槽,二者相对,能容纳5毫米左右的铁板插入;所说的靠背在上部设有铁丝网,在靠背两侧各设有一支中部带折叠件的活动拉力铁条,该铁条与围框前部左右侧搭接,在靠背下侧设有活动坐板和支撑铁丝,在靠背架二只脚上设有与底盘相连接并能旋转的搭配件,所说的车轴及传动部分由平衡板、调节板、挂钩、加强连接筋和可折叠车轴组成,其中车轴靠自行车一侧的端部与带固定槽的平衡板垂直焊接,平衡板又以连接件与调节板相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越
申请(专利权)人:张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