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7525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板状主体,在所述的板状主体上侧边上形成有开口槽,在所述的开口槽的开口部内侧固定设置有铁条,在所述的铁条的上表面上或者上表面两侧设置有绝缘隔离层以避免锂离子电池直接与铁条接触,在所述的铁条下部的开口槽内设置有可受驱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的铁条的具有磁性的磁吸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取放装置,降低电池返修比例,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护板加工简单,利于规模化生产,应用范围广。同时一次可以实现对10只以上电池的拿取操作,从而降低电池返修比例,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电池,如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进行档次分选,合格电池准备后续测试及包装。原操作模式下,电池在进行档次分选时,需要按照档次标识,逐一对各档进行挑选。挑选后的电池重新统一再插回托盘,等待后序的相关测试。操作流程如下:电池转入一电池分档一从托盘中取出一每档的档次标识一电池插回托盘合批一转出再测试一外观检验。由以上流程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在此操作过程中,锂离子电池需要从托盘中取出和再插入各一次,特别是在电池重新插入托盘时,电池负极容易与托盘对应存放电池的通道入口处的较尖锐棱角进行摩擦,造成负极边缘热缩套破损,在对电池进行外观检验后,需要重新对电池热缩返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板状主体,在所述的板状主体上侧边上形成有开口槽,在所述的开口槽的开口部内侧固定设置有铁条,在所述的铁条的上表面上或者上表面两侧设置有绝缘隔离层以避免锂离子电池直接与铁条接触,在所述的铁条下部的开口槽内设置有可受驱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的铁条的具有磁性的磁吸部件。所述的磁吸部件包括可相对所述的开口槽上下移动的铁磁托板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铁磁托板上的多个强力磁铁。在所述的板状主体下部形成有开孔,在所述的开孔的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拉杆,所述的拉杆通过连杆与所述的铁磁托板传动连接,同时,在所述的拉杆与板状主体或者铁磁托板与板状主体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在所述的板状主体上还固定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的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杆与所述的铁磁托板传动连接。在所述的开口槽的两侧边内侧和/或隔离层上对应地形成有可将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端部卡嵌其中的凹槽或者凹穴。所述的铁条被分割成多个间隔设置且一一与托盘的孔槽相对应的铁块。在所述的连杆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的板状主体干涉的定位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取放装置,降低电池返修比例,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护板加工简单,利于规模化生产,应用范围广。同时一次可以实现对10只以上电池的拿取操作,从而降低电池返修比例,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斜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板状主体1,在所述的板状主体上侧边上形成有开口槽2,在所述的开口槽的开口部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铁条3,在所述的铁条的上表面上或者上表面两侧设置有绝缘隔离层以避免锂离子电池直接与铁条接触,在所述的铁条下部的开口槽内设置有可受驱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的铁条的具有磁性的磁吸部件。其中,所述的铁条作为接触表面,还可将所述的铁条进行处理及分割限位,即,所述的铁条被分割为多个,如10个左右分别一一与托盘的孔槽相对应的铁块,保证每个电池相互距离相等及固定方便,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开口槽的两侧边内侧和/或隔离层上对应地形成有可将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端部卡嵌其中的凹槽或者凹穴,利用一一对应的凹槽或者凹穴对电池端部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取放效果。本技术的辅助拿取装置,用以从托盘中拿取或者向托盘中插入电池,电池可为圆柱形电池或者块状等形状,为提高拿取时的垂直性,在板状主体和托盘上还可设置对应的定位销和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的配合,提高拾取位置的确定性,因为电池壳正极材质为钢镀镍或者铁镀镍,采用磁吸力作为动力可有效实现电池的垂直拿取或者归入托盘的孔槽,能对托盘的孔槽入口处的尖锐棱角进行有效隔离,保证电池再插回托盘的操作时不会损伤负极边缘热缩套,同时一次可以实现对10只以上电池的拿取操作,从而降低电池返修比例,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地,为实现电池的拾取和释放,所述的磁吸部件包括可相对所述的开口槽上下移动的铁磁托板4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铁磁托板4上的多个强力磁铁5,因为铁条实际上可为多个间隔分布的铁块,为此,利用条状的铁磁托板可同时赋以各铁块磁性,实现磁力吸附。其中,可采用手动式设计,即在所述的板状主体下部形成有矩形开孔,在所述的开孔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拉杆6,所述的拉杆通过至少一个,优选两个穿过板状主体的连杆7与所述的铁磁托板传动连接,同时,在所述的拉杆与板状主体或者铁磁托板与板状主体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8。其中,拉杆与板状主体间的导孔间可设置导套或直线轴承等机构,所述的拉杆可直接与强力磁铁连接,利用磁吸力带动铁磁托板联动,也可将拉杆直接与铁磁托板连接。为提高机械化生产程度,还可采用自动拾取,如在所述的板状主体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的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杆与所述的铁磁托板传动连接,连杆与磁吸部件的连接方式可参考手动式设计。其中,为提高对拉杆行程的控制,在所述的连杆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的板状主体干涉的定位环9,所述的定位环可通过销钉等方式固定在连杆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板状主体,在所述的板状主体上侧边上形成有开口槽,在所述的开口槽的开口部内侧固定设置有铁条,在所述的铁条的上表面上或者上表面两侧设置有绝缘隔离层以避免锂离子电池直接与铁条接触,在所述的铁条下部的开口槽内设置有可受驱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的铁条的具有磁性的磁吸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吸部件包括可相对所述的开口槽上下移动的铁磁托板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铁磁托板上的多个强力磁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板状主体下部形成有开孔,在所述的开孔的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拉杆,所述的拉杆通过连杆与所述的铁磁托板传动连接,同时,在所述的拉杆与板状主体或者铁磁托板与板状主体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板状主体上还固定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的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杆与所述的铁磁托板传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开口槽的两侧边内侧和/或隔离层上对应地形成有可将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端部卡嵌其中的凹槽或者凹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条被分割成多个间隔设置且一一与托盘的孔槽相对应的铁块。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连杆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的板状主体干涉的定位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板状主体,在所述的板状主体上侧边上形成有开口槽,在所述的开口槽的开口部内侧固定设置有铁条,在所述的铁条的上表面上或者上表面两侧设置有绝缘隔离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辅助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板状主体,在所述的板状主体上侧边上形成有开口槽,在所述的开口槽的开口部内侧固定设置有铁条,在所述的铁条的上表面上或者上表面两侧设置有绝缘隔离层以避免锂离子电池直接与铁条接触,在所述的铁条下部的开口槽内设置有可受驱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的铁条的具有磁性的磁吸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宁张令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